浅谈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如何融入德育元素

2021-11-20 08:13娄兴容
红豆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德育教育

娄兴容

【摘要】体育课程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重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并借助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立德树人背景之下,教师应当以体育课程为教学着眼点,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为最终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构建一个互动、有趣、高效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德体结合;中学生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实践研究

健康向上是体育精神的真实写照,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斗志、激励学生前行,因此,这与德育教育理念也不谋而合。而对中学学生来说,仅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及充满智慧的头脑还远远不够,必须兼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基于这一理念,在实践教学课堂,体育教师应当紧紧抓住德育这条主线,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融入德育教学需避开的误区

(一)德育教学不等于口头教育

提起德育,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口头教育学生,为他们讲理论知识,这说明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太过、过于传统。高中生对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可能会产生反感情绪,这样的德育教学很容易激起他们的抗拒心理,起到相反的效果。但是,从德育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踩到了“雷区”,但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德育教学工作一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是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注意并避免的。

(二)德育教学不需要组织专门的活动

在接到德育教学工作的任务后,有教师总是以“没有时间”为由,没有将任务落实下去,因为在这部分教师看来,德育教学需要利用足够的时间展开专门的教育活动,这显然也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真正有效的德育教学是融入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及教师的一言一行当中的,不必大肆组织活动或特意强调,但却能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因此,在体育课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无需占用大量时间,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实践策略。其实,只要教师将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的任务,时刻严谨落实,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机会践行,就能摆脱压力,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

(一)体育课堂常规融合德育教育

俗语言:“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在进行体育课教学之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基本的课堂常规,如不得迟到早退,不追逐打闹,不无辜旷课,不私自离开教师指定的活动区域,身着运动装运动鞋上课。在学习各技术动作时,做到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领悟动作要领,严格遵守各项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堂常规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的投入到各种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中。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工具,树立榜样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体育课堂较为常用一种教学资源,这种资源以生动、鲜活的画面而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青睐。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事先收集各种体育教学资料以及与德育教育相关联视频影像,并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清晰直观的观赏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内容。为了向学生灌输拼搏奋进、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教师可以收集历年来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披荆斩棘、争金夺银的画面,使学生在观赏过程中,增强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

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力挽狂澜,时隔12年后,再度荣获奥运冠军。在播放视频影像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争夺冠军的精彩瞬间剪切成视频片段,尤其是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下三城,连续扳回比分,最终以3—1的大比分成功逆转,女排姑娘在夺冠的瞬间,整个奥运场馆以及电视机前的数以亿计的全球华人为之沸腾,这一精彩瞬间也将被永久的载入史册。而正是女排姑娘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努力,才换取了今天的成功。学生在观看视频影像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场景当中,并为女排姑娘的飒爽英姿与努力拼搏的精神所折服,这时,中国女排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当中遇到阻力、遇到困难,女排精神将鼓舞学生勇往直前,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强有力的精神支柱。由此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教师只有将这种充盈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受到德育教育的洗礼,对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教师以身作则,融合德育教育

德才兼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严谨风趣的语言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以德服人,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更应严于律己。行为方面,身教大于说教,教师举止优雅、动作精炼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体育教师,不仅要靠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体育技能吸引学生,更要用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体育这样一门能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教会学生运动技巧的学科,不应该只发挥外在的作用,还应该加强学生内部素质建设。学生學习和训练的过程伴随着身心的同时磨练,因此,培养学生德育教学应该是体育教学任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加大德育元素在体育课中的融入和落实力度。

参考文献:

[1]曹春芳.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合[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 No.439(06):182-183.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德育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