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1-11-18 04:10:44王欣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建模能力数学学科应用题

王欣彤

摘要: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难题。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估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这是由于解决应用题过程中,学生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计算能力,对于问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也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结合笔者具有的丰富教学经验展开讨论。

关键词:数学学科;应用题;建模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286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的教学方法不太协调,且与目前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不符合。大多数教师面对这些教学改革变化时,由于无法很好地处理传统教学方式转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变化,致使新教材与旧教材之间的凝聚力略显不足。因此,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也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新方法。具体地讲,新教材摒弃了将应用题归纳为一章的学习方法。相反,单独的问题穿插在章节之间的目的是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独立的问题。这种新型教材的出现使一些教学陷入了困境。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中单元问题的分布和排列,新旧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测试水平,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解。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以简单的演示方法为主,而不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就导致了学生的思维长期受到一定的局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也是如此,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再有,小学数学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以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这就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于数学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和旧教材的影响

目前,小學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很大一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忽略了课堂上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大多的时间花费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以及解题技巧方面。虽然学生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脱离教学实际的教学往往使整个教学变得更加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下降。

2.小学生在应用题分析和技巧方面有所欠缺

学生选择分析方法与应用题解题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现阶段的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比较被动,缺乏发散思维和一定的灵活性。学生的分析方法运用有所欠缺,未能掌握良好的分析技巧,教师在教学中也很少关注学生分析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四、小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对策

1.一般性解题技巧,解题的重要思路

在组织教学中,教给学生一般性的解题技巧十分关键。以上文求小明的英语分数的应用题为例,在准确读题后,需要学生把握的解题关键就是总数量。计算方法如下:总数量÷总份数=平均分;平均分×总份数=总数量。学生只要掌握这一核心知识点,那么这类应用题就会迎刃而解。总数量就是5 门学科的总成绩,我们解题的时候需要先求出4 门功课的总成绩,最后就可以得知小明的英语成绩为:(90-2)×5-90×4=80(分)。在一般性解题技巧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小组互动学习,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思路,形成头脑风暴等。教给学生一般性技巧,更进一步地促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丰富的知识点建设等,全面促成日常教学的发展,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索。

2.展开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提升

将一些应用题目转化为实践性题目,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寻灵感,探索解决方案。尝试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一些应用性问题制作成动画模型等,在课堂进行展示与讲解,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与数学的互动,将自己的思维外化为思维导图或可以关注与互动的内容,在多媒体设备中记录与演示出来,积极促成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丰富的体验,使得应用题不再是试卷试题中的重头戏,而是成为一种开放性的数学内容。例如,对于浓度、溶液、溶质、溶剂等数学问题,在讲解典型题目之后,可以进行拓展,让学生掌握这种类型问题的通用解法,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明确百分比浓度的概念,并且明确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浓度=溶质÷溶液×100%。例如:瓷碗中有16%的糖水50 克,如果想要喝淡一点的糖水,稀释成10%的糖水,需加多少水?如果变成30%的糖水,需加多少糖?对于简单的问题,直接套用公式即可,对于复杂的问题,变通公式之后再使用。第一个问题这样解答:50×16%÷10%-50 =30(克)。第二个问题这样解答:50×(1-16%)÷(1-30%)-50 =10(克)。通过拓展教学内容,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举一反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数学的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将小学数学应用问题作为重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重视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确保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笔者相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 刘世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方略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57).

[2] 伏霞,李彬,王墨荣.数学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元认知开发[J].数学通报,2010(5).

[3]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上)(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建模能力数学学科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50期)2016-07-12 17:12:14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
考试周刊(2016年23期)2016-05-13 00:16:30
走近打折应用题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