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丽 秦伟 闫志刚
摘要:高职百万扩招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激活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百万扩招政策下的生源对象范围广泛,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人群。构建与扩招生源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新的课题。依据现代职业教育行业企业、社会组织、职业院校多方参与的特征,激发企业参与活力,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适应扩招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质量完成国家高职扩招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扩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百万扩招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对于充分激活职业教育资源、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具有政府、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特征。随着高职扩招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职业院校应创新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学校、企业、行业联动,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结构调整,构建面向高职扩招生源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等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支撑。
一、高职扩招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大决策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技能人才规模非常巨大,并且涉及不同的技术技能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高职百万扩招是对于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探索改变依赖人口红利的产业发展新动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高职教育招生基本以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培养对象不同,扩招生源以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新型职业农民4类人员为主,可以增进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与认同,同时,也将积极促使高职教育实现并具备为不同生源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路径的教育功能,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与人才资源终身教育模式变革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行业产业发展的职责。因此,在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双重时代背景下,高职扩招工作即是国家支持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有效策略,同时也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改革方向,推动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依托企业课堂,校企合作构建面向扩招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中学生源不同,工作场所构成了扩招生源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要场所。工作场所学习与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念一致,构成了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出发点。企业课堂模式可以看作是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理念,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相关模式探索各有特色。东莞机电工程学校形成了“现代学徒制”特征的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南通开放大学构建了以课程为导向、以证书为导向、以顶岗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总体上,企业课堂作为“双主体育人”模式,充分体现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有助于构建学生、院校、企业多方共赢的合作态势。高职院校可依托企业课堂模式,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创新校企共育扩招生源长效机制,推进高职扩招高质量培养工作。
(一)对扩招生源特征与教育诉求形成科学认知,构建正确培养导向
由于招生生源具有来源多样、培养模式及考核评价模式灵活等特点,高职院校应联合行业企业,对于扩招目标群体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学习动机等进行详细调研,形成结论,构成实施高职扩招工作的前期认知与重要依据,对高质量培养工作形成导向。本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扩招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1)扩招生群体心智较为成熟,具有清楚的自我概念,学习主观意愿强烈,具有明确的自我认知需求,基本具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
(2)学习动机多样化,与其职业、社会身份、个人兴趣等密切相关,其中职业需要构成了最主要的学习动机;
(3)学习目的性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自制力较强,能依据社会实践效果为标准,主动实施学习目标调节、技能方法调节等,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更易于内在化。
(二)有效发挥企业课堂双主体育人机制,保障扩招生培养质量
根据扩招生源特点,校企合作构建企业课堂双主体育人模式,主要举措有:
(1)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上可打破了传统、固化的学籍、学制,实行了可转换、弹性化培养的学籍、学制制度设计。
(2)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建教学指导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应依据知识、能力、素质、态度等人才培养目标,涵盖知识素养与实践技能。
(3)采用弹性教学形式,实施学校-企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由学校教师承担,企业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素质培养,进行核心技术培训,形成双元主体育人机制。
(4)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线上学习资源,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在线开放的课程资源,实施“预约制”教学组织模式,预约授课时间和地点,随机组班,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军,莫荣,徐艳,赵立卫,陈兰.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J].中国劳动,2011(12):11-14.
[2]周涛.工作场所学习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07):53-56.
[3]曹永浩,胡丽英,等.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企业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8):74-78.
[4]吴长贵,陈晓军.现代学徒制下“企业课堂”的组织与实施——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7,31(0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