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思考

2021-11-14 23:24:15周兴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4期
关键词:高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学习、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习效率。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蹋牛能力,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高校课堂

引言

初中学生的学习更加强调学习方法,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下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本文将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1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必要性

1.1打破学习的沟通方式

传统教学中,通常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但是也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性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也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较大,会出现班级学习成绩不均的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交流频率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为被动的学生提供表达发言的空间和机会,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有了更多自我发挥和表达想法的空间,同时小组内不同成员之间的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提升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由传统的倾听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学习环境更加的轻松愉悦。其次,在进行小组分配时,教师会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配,小组成员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分配不同的学习内容,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时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价值,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到参与点,使得每堂课都可以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进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2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科学分组

进行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小组划分并不只是简单的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而是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秉性等特定,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进行划分,划分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才可以保证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小组都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组内成员的不同性格可以使得组内讨论中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小组之内可以形成一个和平互助的学习模式,在小组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进行小组比拼时更加的公平,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需求选择适合自己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够形成正向积极的学习氛围。

2.2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

当前的小组合作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开朗外向的学生有更多发言表现的机会,而较为内向的学生则成为了衬托,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学习能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都避免发表自己的想法,而是依赖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小组之内学生之间的发言频率就产生了差异,这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长此以往,小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有的作用,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特别是对于自我认同较低的学生,需要给到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教学中,重点需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讲述了关于阿长的哪些事情?文章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去塑造阿长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什么情感?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以此启发学生在分析文章时,需要注重对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的分析,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这些分析方法进行小组探究。

2.3有拓展学生思维

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对待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观点态度,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对问题的多方面思考。这就需要教师给到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的讲解中,根据陈元芳最后“入门不顾”,教师就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友人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是否失礼?引导小组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观点,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最后汇聚在一起,形成这个问题的答案:元方失礼,是因为友人是父亲的友人,并且友人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立马向元芳认错道歉,面对友人真挚的道歉,元芳需要原谅友人。认为元芳不失礼是由于友人有错在先,不仅言而无信,并且对子骂父,元芳可以入门不顾。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无论是哪一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以的。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2.4优化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教学中的评价机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的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积极性。小组评价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小组和其他各小组之间评价竞争,教师在建立评价体系时,需要将小组成员的成绩归到小组的成绩中,根据每个小组成绩进行排名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集体意识,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对于小组氛围较好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鼓励各个小组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通过有效评价体系的设置,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使得教学课堂更加高效。

结语

每位教师对于小组合作探究的理解都不相同,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具体运用的方式也是不相同的,但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学习体验和教学目标为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秦军梅.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 2016(24)

[2]邵億锋. 如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J]. 文学教育(下). 2017(08)

[3]刘志波. 从习惯入手,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5)

作者简介:周兴星(1981.09--),男,黎族,贵州关岭人,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关岭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导评模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数据挖掘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剖析电子交互式白板驾驭语文课堂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