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型实践教育体系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

2021-11-14 08:47戴丽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戴丽华

摘要:本课题旨在解决基于高创电信企业学院为案例的产教深度融合型实践教育体系研究,通过分析该企业学院的建设路径,合作机制,全面贯彻“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通过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实现“双赢”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学院;职业教育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这为高等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政策指导,而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产教融合方式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产教深度融合型实践教育体系在国外具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最著名的德国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主要是由行业协会与企业共同主导而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责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企业根据岗位培训组织教学,有效结合实践技能培养与在校进行的理论学习,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培养人才的典范。德国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之中形成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基础和政策保障。

产教深度融合型实践教育体系在美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合作教育,其主要是以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的雇员为目标。将课堂学习和工作经验学习相结合的结构式教育项目。美国的校企合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泰勒科学管理、杜威实用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纵向的,而是根据各个企业的强烈内在需求,合作形式也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与德国相比,美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日本的产教深度融合型实践教育体系被称作产学合作。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中介机构深度参与的现代人才培养机制。日本合作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日本政府的绝对宏观调控和管理。因此,日本的校企合作机制又被称作“官产学合作”。日本校企合作主要是由企业协会、科技协会和学术协会共同展开工作的,这些协会有着组织规范、管理严密、分工细致、任务明确、规章清晰等特点,在与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就业等方面的沟通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高创电信学院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学院典型成功案例,2019年获批苏州市级优秀企业学院,合作企业2020年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试点企业。

以高创电信企业学院为例研究企业学院的建设路径及优化实践模式,辅助卓越人才培养的建设路径。企业从提升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考虑,积极主动加强同院校的合作,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稳步实施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引企入校,把企业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标准引入教学内容,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实现零距离对接,特别是共建的高创电信学院全面贯彻了教育提升的宗旨。

建立了合作共赢动力机制。秉持“学校先行、企业先赢、五创协同、相生共荣”的校企合作理念,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从企业参与招生、教学、人生导师辅导、顶岗实习考核等方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了工作保障机制。形成企业与专业的定期研讨机制、联合办公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加强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定期检查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确保企业学院运转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合作畅通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玲.探索将德国“双元制”教育本土化的新途径.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

[2]李艷波等.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36期.

[3]牛士华,杨频,沈文其.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外实践借鉴与启示.现代企业,2016年第4期.

项目来源:2020年苏州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产教深度融合型实践教育体系研究——以高创电信学院为例(项目号:JG2020215)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