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剧观演关系看广西仫佬族“依饭仪式”中的生命崇拜
——以白标屯“依饭仪式”为例

2021-11-14 08:53付宜玲唐健清
戏剧之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师公仫佬族族人

付宜玲,唐健清

(广西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宗教祭祀仪式,因为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加上“人物”(即神)的传说故事作为表演的内容,常被学术界定义为戏剧乃至一切艺术形式的起源。学者田仲一成曾说:“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是农村的祭祀礼仪走向世俗化的产物,具有可以称为礼仪变形的性质,是发生于祭祀礼仪的艺术形式。”

在早期部落生活中,原始人类的舞蹈和形体动作展现的是他们试图征服自然并为此而尝试的各种努力。这些狂乱的肢体动作既具有宗教性,又富有艺术感,它们既是宗教礼仪的原有形式,也是戏剧的原始形态。不言而喻,从人类历史上来看,宗教可以说自始至终是一切艺术的源泉。

此外,宗教与艺术都是以象征的活动展示人类对生命和世界的看法,宗教的本质是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人类在有限的认识能力范围内,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诸多方面难以解释,于是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存在,维持着世间的秩序。宗教仪式企图通过象征活动确立、强化这一观念的真实性、实在性。而艺术活动也是通过一系列的象征符号形式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生存环境的感悟、思考。

不难发现,戏剧艺术给人最重要的便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表现的内容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从某种层面而言,戏剧是一种生命的仪式。这种仪式表明人类可以通过仪式得到某种成长。可以这样说,戏剧作为一种表现人类自身生命存在的艺术,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种生命意识的宣扬。

仫佬族是广西12 个世居民族之一,其人口主要分布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据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人口仅有17 万余人。由于人口相对其他民族而言较为稀少,仫佬族人对人口的繁衍、生命的兴旺看得格外重要。族人时常要在立冬之后选上一个良辰吉日,通过布置“依饭道场”、吟诵“依饭唱本”、扮演“依饭神灵”等形式,集体举行宗教祭祀仪式——依饭仪式,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仪式戏剧——“傩愿戏”。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式的规模日益庞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仫佬族最著名的依饭文化节。依饭节也常被称为“喜乐愿”或者“贺香火”,“贺香火”就足以洞察出仫佬族人看重生命的延续,他们希望通过举行祭祀仪式使本民族生生不息。

一、生命崇拜——“依饭道场”的布置

戏剧的繁荣与危机,取决于观众,这一方面就表现在剧场的氛围上。戏剧的审美体验也可以说是一种仪式模拟化的集体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一定的空间——剧场中进行的。在英文中,戏剧还有一个单词Theatre,有剧场之意。不仅如此,Theatre 还指剧场建筑。

剧场建筑和寺庙建筑一样,是一种礼仪性、公共性的建筑。西方的剧场建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酒神祭祀,酒神祭祀的场地既没有舞台、看台,也没有观众席,都是在荒野、平地上进行。

中国传统的戏曲并没有剧场。所谓剧场,一般都是在祠堂附近或者祠堂之中的空地或广场上,极具祭祀性和宗教性。直至后来,戏曲的剧场就是在城市的寺庙和瓦舍勾栏所提供的场所。

不难察觉,戏剧是生命在一个虚构时空中呈现的集体体验艺术,这是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性。看戏已经成为人们的文化活动,他们观察、感受、思考,他们身临其境,超然地旁观。

在白标屯依饭仪式上,族人都会集体聚在一起,来到承办本次仪式的户主家客厅进行“安坛”,也就是布置“依饭道场”。“依饭道场”是依饭师公进行仪式表演的场所。师公在“道场”里进行表演,族人就围坐在一旁进行观赏,并从师公戏剧表演的内容中学到一些生产、生活的知识。

笔者在户主家客厅见到,师公书写的对联,诸如“人丁兴旺”、“四季平安”等。客厅的两旁张挂着神灵的画像,显得十分神圣。在客厅的供桌上,摆放着大米、棉鞋、苹果、蛋糕等食物,寓意着能够保佑本族人全年衣食无忧。唯有衣食无忧,族人才可以生存和发展,生活才会过得美好。由此可见,族人对生命十分敬畏。

依饭师公银联相还说道:“依饭道场就是举办地台依饭。”因为地属阴,台为阳;女属阴,男属阳,地台就是传授男女阴阳相融的场所。依饭祭祀仪式不仅仅是作为祈福还愿的仪式道场,还是在祭祀神灵过程中讲授男女生育知识的重要平台,族人看重族内人口的繁衍,这个说法主要是强调依饭祭祀仪式祈佑人丁兴旺的作用。

二、生命崇拜——“依饭唱本”中的生命观

不可否认,在戏剧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戏剧史的主要构成,或者说人们能够认识戏剧、了解戏剧,大多借助的是戏剧文学。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素材。对戏剧而言,语言有着特殊意义。在戏剧文本中,语言不仅是戏剧文本创作的材料和形式,也是表现剧情、主题和内涵的重要媒介。戏剧语言通常指角色语言,即台词。

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也是创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它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依饭唱本”是仪式表演中师公传授生产、生活以及相关道德理念的文本,其一共包含六个篇章,即《焚香通用》、《地台清筵科》、《劝圣科目》、《朝上熟科》、《地台招兵牛哥科》、《收兵科》。唱本中的很多唱词深刻表达出仫佬族人对生命的敬畏。

在《焚香通用》中,“……祈求祈保,保得众等夫妻二姓,夫不克妻,妻不克夫,越老越寿,越富越长,寿比南山之叠叠,福如东海之洋洋。南山长在,海水长流,双双到老,龙角齐全。也叩圣神大乘庇佑,再来祈保,保护花男(女)花根稳正花树坚牢,花枝受父母,父母受花枝,罗罗长大。接顶门风,顶代祖公香火,万代香烟……”从这段唱词可以看出族人祈求众神灵保佑他们长寿、香火绵延不断。

在《劝圣科目》中,“……禄酒再斟再酌,侍奉再劝上司、社王、公爷、婆王、梁吴、白马、龙爷开金牙,露金齿,开牙领受。

提瓶斟劝三郎到,伏望三郎登领受,保哥五谷满家堂。伏望三郎保佑。呤啰唎!提瓶斟劝仙人到,伏望仙人登领受,年头年尾得平安。伏望仙人保佑。呤啰唎!……提瓶斟劝梁王到,伏望梁王登领受,保哥五谷十分收。伏望梁王保佑。呤啰唎!提瓶斟劝吴王到,伏望吴王登领受,保哥牛马满山头。伏望吴王保佑。呤啰唎!……提瓶斟劝九官到,伏望九官登领受,乡村吉病结苑船。凭我九官来遣送。呤啰唎!提瓶斟劝婆王到,伏望婆王登领受,五男儿女满郎家。伏望婆王保佑。呤啰唎!

禄酒再斟再酌,侍奉再劝婆王、花林、南曹、社王、芥王、祖先、三元、师公开金牙,露金齿,开牙领受。

……提瓶斟劝南曹到,伏望南曹登领受,改笔换簿寿千秋。伏望南曹保佑。呤啰唎!提瓶斟劝社王到,伏望社王登领受,春头春尾得平安。伏望社王保佑。呤啰唎!提瓶斟劝芥王到,伏望土主登领受,收除灾难上青天。伏望土主保佑。呤啰唎!提瓶斟劝祖先到,伏望祖先登领受,花男花女得成人。伏望祖先保佑。呤啰唎!……”

这段唱词表明,仫佬族人虔诚的敬奉各路神灵,希望神灵庇佑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在《朝上熟科》中的引光唱中:“……三十八将全招降,特来守镇弟家堂。住宅方隅全招降,同来镇护拜才郎。尽是开旗来送福,保哥宅舍得兴隆。万物千般成大发,猪羊牛马结成群。五谷丰仓家富贵,人丁兴旺不忧贫。我引一神十神降,我引十官百官临……”

土主唱中:“……祈求祈保,保得众等个个家门清吉,人口平安,人丁兴旺,六畜成群,禾苗成熟,十倍全收……”

在社王唱中也可以看出:“祈求祈保,保得众等收除瘟㾮病气、凶奴盗贼、龙虫虎豹、鹦鸭野鸰、妖精百怪、茶前酒后官符口舌、飞星火烛,一切凶神远遣他方、另游别界……药盛当初求五谷,社王拜恳得三分。五谷将来田地种,养得凡间万万人。于此世间人敬奉,春秋二祭社王身。许愿求他来保举,还愿求他作证明……”

这三段唱词的内容都体现出仫佬族人对子嗣的兴旺、身体的健康、牲畜的繁衍等尤为看重,他们通过敬畏神灵,希望这些愿望能够成真,使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得以生生不息。

经依饭师公在仪式表演中对这些唱词的传唱,族人通过观赏演出,聆听唱词,在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断加深对生命崇高敬仰的意识。唯有敬畏生命,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才能绵延不息。

三、生命崇拜——“依饭神灵”的扮演

马丁·埃斯林曾把戏剧的观赏视为一种“集体体验”,并把这种“集体体验”和仪式相联系。他说道:“仪式和戏剧的表演都有演员和观众,二者的表演都是带有从演员到观众,再从观众到观众的集体体验。”

人类本身就是一种集体生活的动物,在精神上始终留有着集体的心理。人们到剧场看戏,一方面是一种“集体”心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也就是说,戏剧演出是一种集体仪式,看戏是人们集体性的文化活动,而这种集体的活动往往是通过一个民族的庆典表现出来的。

依饭节作为仫佬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族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集体进行依饭仪式。仫佬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其信仰的神灵就有36 位。在依饭仪式上,依饭师公常常要在唱神程序中头戴面具依次扮演各位神灵,通过戏剧表演动作将各神灵的神力施展开来,并与围观的族人进行互动,这不仅使整个仪式极具戏剧观赏性,也使族人祭祀与祈福的信念得到表达。其中,依饭师公对“梁九官”、“婆王”等神灵的扮演就深刻地体现出仫佬族人对生命的敬畏。

“梁吴二帝”简称“梁王”、“吴王”,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等地的壮族、瑶族、仫佬族等民族都有流传,属于地方性保护神。“梁九官”是“梁王”的弟弟,同样是仫佬族敬奉的36 位神灵之一。

在白标屯依饭仪式的最后一个程序“送圣”中,送走的最后一位神灵是“梁九官”。在户主家的客厅内,只见依饭师公扮演“梁九官”,手拿一壶酒,身扛一支竹竿,竹竿上挂有一只公鸡,竹竿的尾部还挂有一个吹胀的猪尿泡,“梁九官”在客厅内绕着集体围观的族人四处走动,边走边对着围观的族人传授很多两性知识。不仅如此,“梁九官”还以问答的形式与围观的族人互动,对回答不出或者回答不对的族人,“梁九官”便用猪尿泡对其击打以示惩罚。“梁九官”通过这生动、形象的表演赢得族人哄堂大笑,族人也通过集体观赏从中领会到了生活相关的知识。这个过程也足以感受到仫佬族人对生殖即生命的崇拜,族人对神灵施展法力帮助他们繁衍子孙,使本民族能够人丁兴旺寄予了崇高的期望。

在广西,众多少数民族如壮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都将婆王信奉为掌管小孩生死和女性生育大事的神灵,族人希望通过祭拜婆王来求子嗣。在仫佬族,曾有婆王神话。传说婆王有一座大花园,花园中开满了各种鲜花,每一朵鲜花象征着一个生命,人们都是婆王花园中的花朵。凡间的人都是由婆王赐予花朵而生育,赐到红花则意为生女孩,赐到白花则意为生男孩。如果孩子生病了就意味着花生虫或缺肥了,族人就要祈请婆王浇水除虫才使得小孩健康成长。所以对于仫佬族人而言,他们信仰婆王就是希望能够保佑家中小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仫佬族人都将这天定义为“婆王节”,在节日里族人会杀猪一头,用猪头、猪心、猪肺等内脏祭供婆王。

在白标屯依饭仪式的“唱神”程序中,依饭师公扮演“婆王”,一手拿红花视为女孩,一手拿白花视为男孩,然后对其进行“哺乳”,象征着在“婆王”的帮助下,仫佬族儿童能够得到健康成长。随后“婆王”会来到围观的族人面前,让族人选花色,“婆王”询问了三、四位族人,他们都会同时选红、白两种花色。因为有红有白寓意着有儿有女,整个民族就可以人丁兴旺,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从师公对“婆王”的扮演中也可以看出仫佬族人极其重视生命。

猜你喜欢
师公仫佬族族人
不受欢迎的人
不受欢迎的人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石头记
非遗语境下南宁平话师公戏传承问题考辨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活态传承调研
中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
广西仫佬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