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活态传承调研

2016-03-21 14:08潘红交韦景云
广西民族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活态壮族舞蹈

潘红交 韦景云

【摘 要】本调研拟从武鸣师公舞传承现状入手,调研师公舞的生存文化空间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政府、民众、传承艺人及其他参与者的立场及在传承中发挥的作用,提出政府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重视市场经济下师公舞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创设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的环境氛围,完善师公舞当前传承机制等活态传承的策略。

【关键字】活态传承;武鸣师公舞;壮族非遗

【作 者】潘红交,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韦景云,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1 - 0088 - 006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与传承是“非遗”存续于历史之中的重要途径。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或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 [1 ]。师公舞源于古代壮族民间法事道场,最初是壮族民间老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屋太平而在生产劳作中创造出来的古代祭祀仪式,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发展成为一种舞蹈样式,称师公舞,现主要流行于广西柳州、武鸣、来宾、象州、武宣、邕宁、上林、河池、百色、钦州等地,通常在民间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表演 [2 ]。2007年,壮族师公舞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鸣壮族师公舞是师公舞中的代表,它既是古代祭祀舞蹈的“活化石”,也是壮族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鸣师公舞用不同的面具造型代表自然界、本民族及道教中的各种神灵,舞蹈以打击乐伴奏。每位神先跳一段舞表示该神降临,然后演唱该神的故事,唱完再跳一段舞,直至所有神都轮流一遍。

武鸣壮族师公舞的舞蹈动作较丰富,有半蹲的蹲点步和两臂屈肘举过头两侧的形似壮族图腾“蛙”的舞姿。师公随曲而舞,每一首音乐都配有一套动作并附有一定的含义。但武鸣师公舞的舞蹈动作,也因地区而异。在笔者调研点武鸣县仙湖镇三冬村坡那屯,春季土地神祭祀活动中的师公舞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祭祀仪式舞蹈,掌坛师公在村祠堂前摆上一小木桌,桌上摆放唱本、法器和各种祭品,之后,师公身着师公服扮演成神,伴有双腿屈膝,上身、头部不断颤晃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并在打击乐的伴奏下,即兴跳一段舞蹈以示神降临,师公用壮语方言演唱该神的事迹,带有请神查看灾情、消灾迎福的含义,舞蹈显得庄重古朴,极富特色。

二、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的现状

(一)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取得一定的成绩

多年来,广西武鸣县积极响应国家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通过活态传承,壮族非遗师公舞的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54年,武鸣举办全县文艺大汇演,把师公舞改成戏曲和舞蹈,搬上舞台。师公剧《抗旱在灵源》被推荐参加全广西的文艺汇演并被评为广西优秀节目。1956年,新编师公戏《万事不求人》,被广西评选为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节目。同年,壮族师公舞《五人横鼓舞》第一次在首都北京演出。1964年,武鸣县文化部门集中该县的民间艺人,把师公音乐全部录谱,编汇成册,把师公舞全部录下,并重新创作赋予新的内容。从1985年至今,历经三十年,武鸣县每年举行的壮族“三月三”歌圩活动上,壮族师公横鼓舞表演是必不可少的曲目。可以说,武鸣壮族师公舞在历史的潮流中推陈出新,舞出了古老民间文化的魅力,并散发出青春的活力,打造了壮民族文化品牌,弘扬了壮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二)武鸣县仙湖镇师公舞活态传承现状

仙湖镇位于武鸣县西北部,镇内有中桥社区,连才、三冬、六冬、那溪、邓柳等10个行政村,共159个自然屯。调研点位于该镇三冬村坡那屯,在2015年2月26日大年初八这一天该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迎土地神祈福祭祀仪式。此祭神仪式由师公完成,在祭神仪式中师公所跳的舞蹈即为师公舞。大年初八这天,师公们很早就来到该村的祠堂,并将祭祀用品摆放在祠堂前的供桌上。点上香烛,设师公坛请神。师公主要敬奉“三元”神:上元唐文明,中元葛文度,下元周文康。师公坛挂图五张,他们称为“四值公曹”。待一切准备就绪,三位师公穿上师公服,戴上黑色的头巾,于祭坛前排成一排,一师公手敲铜锣,中间师公一手持迎神棒,一手持铃铛;另一师公打鼓。在打击乐的伴奏下,配以锣鼓,口念唱词,手舞足蹈。铿锵有力的铜锣声,师公严肃的表情、虔诚的状态,庄重古朴,令人心生敬畏。开春拜土地公迎神祭祀活动,是以稻作为主的壮族村民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祈愿的祭祀活动,是仙湖镇每个自然屯开春必做的祭典。可见以武鸣师公舞为主导的师公文化具有传承的文化空间。

在对三位师公的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一是师公做道场所着服装有专门的规定,每位师公所穿的衣服是受戒当天由师傅及其门派专门定制,有红布镶边蓝色长袍或黄布镶边红色长袍,并用黄色丝线于背面和下部分别绣龙、凤图案。该服装是师公逢白事或祭祀活动才穿的此生唯一的一套师公服,当师公仙去时也需着此服,寓意就此得道成仙。此外,主持师公均有一顶用白丝网线编织成的帽子,叫网巾帽,有禁凶神恶鬼之法力。二是关于师公的传承,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绝大多数的师公因家人或本人连遭灾祸等不幸,经过卜卦、问“仙”,被告知只有受戒师门才能避免灾难而进入师门的神灵意定说;二说是师公在家族内部寻找和选定接班人的世袭传承说,受戒做师公需拜师,所拜师傅是掌坛师公,他既是各种祭祀仪式的主持人和总指挥,又是师公舞的总导演和传授人。师傅传授给徒弟的一般是祭祀礼仪中师公舞唱词的唱法与唱本的誊写、师公舞的舞蹈动作、祭祀礼仪与器具运用等。三是师公的日常行为规范。师公本身是社会道德楷模,在受戒过程中得到师傅教诲,出师后他们的行为有严格规定及相关禁忌。[3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以身作则,不能犯盗、抢、奸、杀生等戒律。

(三)师公舞在祭祀仪式中的作用

汉代王逸《楚词章句》中记有:“昔楚国南郭之邑,阮湘之间,其俗信鬼神,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4 ]可见,自汉以来,舞蹈就是祭祀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壮族祭祀仪式中,跳“师公舞”是祭祖、酬神、祈福、消灾最为重要的方式。

1. 沟通神灵与人

师公担任连接人间与冥界的“媒介人”,师公所跳的是“非凡人”与“神”沟通的舞蹈[4 ]。在仪式中,师公们展现出严肃的表情、双手持神器朝神灵顶礼膜拜,通过这些来表达对神灵无限虔诚的膜拜,并祈求神灵能够赐予他们非凡神力以消灾求福。

2. 展示对神灵的虔诚信仰

祭祀仪式中,有一个设坛请神的环节。祭台上放有丰厚的祭品,伴以喧天的锣鼓声、师公喃喃的经文声讲述着诸神的故事,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并伴以师公的单人或集体舞蹈,显示出对神的信仰及虔诚的宗教情感。壮族群众正是借由师公舞而传达内心善良美好的感情并使其形象化,宣泄内心的宗教情感。

3. 祭祀性与娱乐性的融合

师公舞源于祭祀活动,是一种宗教性舞蹈,舞者(即师公)带着各种造型夸张的神灵木面具,表演各种神灵故事,十分具有传奇性。舞蹈在愉悦舞者的同时,其观赏性给观者也带来了愉悦和神往。观者被吸引的就是舞蹈人员所穿的服装和所带的木面具,丰富、夸张的色彩,吸人眼球的面具,神灵的一幕幕故事,像电影一样吸引各方民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将其发展成了带有娱乐性质的舞蹈,在平时也经常表演。师公舞由表演者戴着各种夸张造型的神灵木面具进行表演,是中国祭祀仪式中原始巫术、民歌、舞蹈、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与越巫文化信仰相融合的结果。

(四)武鸣壮族师公文化的社会价值

1. 承载传承民族文化

壮族师公的手抄唱本以繁体汉字记录诸神故事,用壮音作注,看的人不仅要识繁体汉字,还要懂壮语,才能完全读懂经书里面的内容。所以,壮族师公的唱本、经书中的内容,都夹杂着壮语的句式结构及语法特点,其字里行间往往还夹杂着壮族师公根据实际需要自创的部分文字。有人把师公经书里的文字称为壮语土俗字,它是研究古汉语、古壮语的重要文本。师公舞的唱词、经书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对创世者歌功颂德之歌及邻里仁爱孝悌故事等类,它们大多被认为是地道的壮族民间口头文学,对壮族早期口头文学的研究与传承有重要意义。

2. 宣扬社会道德规范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干认为:宗教力量是强大的道德力量[3 ],它的权威是社会对其成员行使巨大道德影响力的一种形式。师公文化不仅是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是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道教的修身养性,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等多教融合的社会道德观念。这些教义通过祭祀舞蹈的仪式,弘扬罚恶扬善、伸张正义、孝敬老人、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思想,肯定、鼓励人们行善做好事,对于德行不好的人还有一定的威慑力,对宣扬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和谐有序起重要作用。

三、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存在的不足

(一)师公传承人的传承具有偶然性

据笔者在武鸣县仙湖镇三冬村坡那屯调研时采访的师公潘兆新介绍,武鸣一带的师公舞自乾隆年间已有,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武鸣的师公大多有文化,特别讲究辈分,每个师公都由年长的师公来带领。在当地人眼中,师公为广行善事并能驱邪和祈福消灾之人,故备受人尊敬。现在武鸣从事师公这行业的人已不是很多。据潘兆新师公介绍,目前仙湖镇的师公人数总共不过二十人。这些为数不多的师公中,年长的已逾九旬。师公入行大都是因为家人或本人连遭灾祸而受戒师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传承方式无形中给师公的传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源生环境的改变导致武鸣师公文化的生存根基动摇

以稻作文化为主的武鸣壮族人民,传统稳定的生活方式使师公文化的传承是自发进行的,且其传承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觉悟普遍提高,以封建迷信为依托的师公文化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加上现代传媒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各式各样的媒介中得以满足,审美观念因此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源生环境的改变导致了武鸣师公文化生存根基的动摇,师公文化的生存环境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因此,如何让师公文化顺应时代,在源生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得以传承下去,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武鸣师公文化的活态传承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才能传承下来的独特文化形态,因此,对传承人进行保护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方式。但是,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师公舞,传承链条正面临着断裂的危险。

1. 传承人老龄化导致传承后继乏人

师公文化的传承依靠的仅仅是一代代老师公的口传心授得来,据潘兆新师公介绍,武鸣县仙湖镇不到二十人的师公中,基本上以中老年为主,对师公文化有较深刻了解和认识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有些甚至已经离开了人世,因此,师公文化正不断地随着老龄师公的离去而逐渐消失。

2. 传统传承方式单一导致传承后继乏人

师公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存在于稳定的传统社会中,传统社会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精神文化生活的单一,壮族先民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粮食丰收的良好祈愿,使师公文化得以存续。但由于师公的传承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且唱词与仪式等是保密的不外传于他人,传承方式单一。这种保守谨慎的传承方式,必然造成师公舞的流传面过窄的情况。面对师公文化传承“选人严格”且现今年轻人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的局面,武鸣师公舞的传承处于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

3. 科学的发展以及敬畏心理的改变导致后继乏人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审美情趣的改变,传统的以敬神祭神为主要方式的师公文化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电影、电视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各种精神娱乐方式,单调的师公文化逐渐失去市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接触社会的面更加宽广,以稻作文化为主的壮族人民渐已改变生活方式,现在以祈求丰收为目的的祭祀活动已不似先辈那般热衷与虔诚了,而老一辈也很少跟年轻后代讲述师公文化在祖辈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祷祝土地神的师公表演在仪式和氛围方面都缺少了应有的凝重与庄严,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心理也随着文化传统意识的销蚀而逐渐消散。如坡那屯的迎土地神的祭祀活动,在现场笔者发现来参加此祭祀活动的以老年村民为主,年轻人很少。这些主客观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公舞的传承后继乏人。

(四)师公文化的活态传承意识缺乏

目前,当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较差,主要表现在对师公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政府部门、团体、社会相关部门作为保护主体对于师公文化的认知与保护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对师公文化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师公文化的深刻文化底蕴与内在价值没有能够充分挖掘出来。师公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它是当地民众智慧的结晶。然而,无论是保护主体、传承主体,还是当地民众,都没有意识到师公文化的独特价值。年老的传承人自身也都无法意识到他们身上承载的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要说积极地开展传承活动以及寻找传承人进行传承了。这些无疑都给师公舞的传承带来较大的困难。

四、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的途径与对策探究

(一)政府应重视师公舞的传承和发展

武鸣师公舞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这种民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尤其政府的重视。文化的流传虽然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 [5 ],但也需要进行人为的重视与强化。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应该积极创设基础环境和条件,使更多人了解师公舞这一传统文化,激发群众内生性的地方文化保护及文化自觉意识。

(二)重视对师公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传承人是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的载体,也是维护和传承师公舞的纽带。正因为非遗的活态传承离不开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在武鸣师公舞的现代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保障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是首当其冲的措施,在保障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重视对师公舞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 认定和命名优秀师公传承人

师公文化传承人的认定,是对个人技艺特别突出、精通师公文化的师公给予认定,并对优秀的传承人设置称号,使其得以正名,令师公文化传承人的绝技和技艺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6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传承人的地位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师公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很好的保护。

2. 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传承主体师公首先应履行妥善保存师公文化相关的实物、资料的义务。师公文化虽然是活态的文化,是历代师公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承的,但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其内容归纳成册,慢慢形成师公文化的典籍系统,便于传承给后人。其次传承主体师公要积极参与关于师公文化的公益宣传工作。为了使师公舞能够很好地传承并且为大众知晓,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通过搭建平台、展示平台等,使传承人在舞台上对其技艺进行展示表演,在这些宣传活动中,传承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充分展示才华。师公文化的传承是活态的传承,我们应该强化作为传承主体——师公的传承意识,改变过去任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发传承的状态,使其传承方式走上由传承人主导的自觉传承的道路。

(三)创设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的环境氛围

1. 加强宣传教育和开展多种活动,全面提高师公舞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在此次的调研活动中笔者发现,武鸣县仙湖镇的各个村庄开春举行的迎土地神祈福祭祀活动,都需要师公的参与,这些活动就是师公舞活态传承的最大的传承场所和时机。在迎土地神祈福祭祀活动中,一些村民们自发搭建舞台,开展山歌对唱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融合大大增强民众对师公舞的认同,并激发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意识。

此外,往更广层面来看,注重载体建设,以“一地一节”及各种展演活动为载体,繁荣和活跃民间传统文化师公舞。武鸣县政府可以借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宾阳炮龙节、武鸣三月三歌圩、马山县文化美食旅游节、横县国际茉莉花节等节庆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等方式,将师公舞搬上舞台、请上街头,为传承人搭建展示精湛技艺的平台,使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瑰宝通过举办展演活动,不断发展壮大并焕发新的活力。这些文化活动每年也会吸引大量的群众参与,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民间文化与经济的广泛互动,也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增强民众的传承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网络资源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公舞进行广泛宣传。在地方电视节目安排播放介绍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公舞的影像节目,并将师公舞刻录成碟片销售给群众欣赏,让民众更全面地了解具有地方特色的师公文化的重要性,明白为什么要对其进行保护以及怎样进行保护,从而形成对师公文化保护的良好社会风气与传承的文化氛围,使当地民众都为能够拥有如此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保护它、宣传它、发展它。

3. 把传统培养方式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培养传承人

当师公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时,师公舞的传承与发展该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使自己的文化能够历久弥新不退出社会舞台?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当成为其弘扬与传承的重要方式。从2011年开始,南宁市在各地中小学建立了一批新的校园传承基地,同时,还扶持了传承基地,鼓励并资助传承人定期到校园进行传习活动。这些校园传承基地可以定期请师公传承人讲授师公舞的历史起源、文化底蕴、传统功能和艺术特征等,为学生普及师公文化的精髓。各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举行展览、论坛、讲座等形式来加深公众对师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此外,将师公舞引入地方高校课堂教学以实现活态传承。高校可以通过舞蹈、音乐、美术、文化等方式引入课堂。因传统的师公舞是壮族祭祀的舞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格, 动作原始简单,用引入地方高校课堂活态教学的传承方式,以民族民间舞与舞蹈形体课的形式进入课堂,舞蹈教师提取师公舞的精髓进行教学,对所选精髓加以编排和组合,整理成为一套相对适宜教学的动作并形成教材以便传承。其中,以小民族舞种形式引入地方高校音乐学院专业舞蹈课堂,并在课程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请传承艺人进校园开展理论讲座与技能指导,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可以使师生从学习中体验到知识与欢乐,并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接受师公舞,为师公舞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 语

文化传承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对于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活态传承,只有重视传承方式、加强对师公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优化武鸣师公舞活态传承的社会环境、完善师公舞活态传承机制等,才能使壮族的非遗师公舞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承。壮族非遗武鸣师公舞的成功传承,真真切切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君. 从文化艺术特质看益阳地方戏曲的现代传承[J]. 戏剧之家,2015(6).

[2] 钟泽骐. 壮族师公舞打击乐的艺术机能[J]. 民族艺术,1989(3).

[3] 叶建芳. 壮族师公文化及传承思考——以都安县大兴乡观音庙打蘸仪式为例[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6).

[4] 蒋亚云. 广西壮族民间舞动律风格特征根源探寻——从创作的角度看师公舞的传承与发展[J]. 艺海,2013(9).

[5] 李鸿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J]. 文艺争鸣,2014(4).

[6] 罗红流. 广西武鸣壮族师公舞的生态研究[J]. 艺海,2011(6).

﹝责任编辑:黄润柏﹞

猜你喜欢
活态壮族舞蹈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舞蹈课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日本民俗保护与工艺文化的“活态”发展
贵州民族民间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