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情
摘要: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新出现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前,应该首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正确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同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避免学生因为不了解课程内容而产生退缩心理,进而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都较差。学习具有体系性,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是为后续高难度深层次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初中生群体具有旺盛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其对趣味性事物具有天然的探究欲望,为此,教师应针对其这一特点,积极探究趣味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体系性;趣味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3-186
在目前的生物教学过程中,首先因为其不是主要教学科目,并且其在高中也是选修科目,所以教师及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其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僵化,且教学效率较低,进而学生生物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兴趣是学习热情的基础,学习热情是学习质量提升的有效保证,因此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群体喜好趣味性事物这一特点,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其学习热情,进而推进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生物课程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其旨在研究各种生物的相关知识,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其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富强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为此教师应重视初中生物教学。
一、运用趣味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趣味活动具有较为丰富的趣味元素,其可有效针对初中生群体对趣味性事物的喜好这一特点,从而可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推进学生主动学习课程知识。初中生物课程内知识与日常生活现象关联较为密切,因此教师可在其中发掘知识的趣味性,并且结合教学任务构建趣味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此,教师应合理运用趣味活动这一形式,例如,教师在讲解“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这一单元内容时,首先教师简单讲解课程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自主罗列涉及物质运输的人体器官,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结组,每个人选择一项器官,并且将其拟人化,设想可能出现的对话内容以及肢体动作等,最后教师邀请几个小组上台展示,在其展示完毕后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与整理,由此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由此可见,教师运用趣味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引导其进入课程知识的学习进程中,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课程氛围
教学情境多是教师依据课程内容创设的,具有较强的渲染性,因此可以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选取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的内容,由此推动学生占据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讲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这一课时,创设激励式以及问答式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讲解课程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总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以及“运输作用”的内涵及定义,其次教师举出关于上述五重植物生活方式的例子,要求学生举手抢答,最后教师奖励回答迅速且正确的学生,并且鼓励未回答正确的学生,由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课程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感知趣味性的同时巩固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善用媒体资源,加强课程展示效果
媒体资源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展示工具,其形式较为多样,因此可以有效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在课程教学中,最为首要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专注于课程知识的讲授,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高效教学工具,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善用媒体资源,例如,教师在讲解“物种的多样性”时,首先教师运用幻灯片中的动画效果展示多种生物的图片,促进学生在直观中感受物种的多样性,其次教师运用相关讲解视频讲解“原生生物”、“植物”与“动物”的主要类群,由此可省去教师冗余讲解,并且为课程增添趣味性,最后教师结合幻灯片以及视频,针对讲解课程中的重难点以及易错点,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而全面且清晰地掌握课程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将纸面知识转化为动态物象,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善用媒体资源,可有效加强课程的展示效果,为生物教学源源不断注入活力,从而推进教学成效有序提升。
综上所述,首先初中生物是初中阶段新出现的科目,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需要实现的教学任务,其次初中生群体对趣味性事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其次生物课程对学生学习、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義。为此,教师应创新教学策略,充分认识生物课程的教学意义,采取趣味教学方式,从而促进生物课程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初中生物的趣味性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4).
【2】杨志萍.浅谈如何增强初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