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年
摘要: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小小的标点,由于所处的情境不同,所蕴涵的情感、意蕴也不同。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标点符号是言语主体借以传情达意的特殊表达方式,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因此标点符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很多学生因不重视标点,不加标点,或不懂得正确运用标点,常常造成所写的语句不通,读来费劲的后果。所以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明确标点的作用,并在较短时间内让其掌握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生本教学,习作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3-43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多次提到标点符号教学,这足以说明标点符号教学的重要性。但纵观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很少有教师会关注这一课程内容中的“丑小鸭”——标点符号。那么,标点符号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该如何使之“常态化”,如何把标点符号教学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展开教学。
一、帮助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辅助工具,也是读者理解、品味语言的重要凭据。标点符号虽然只是一个符号,而且形象看上去很小,但是作用却非常大。
1、标点符号具有留白功能,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情境。
教学中,借助标点的留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补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所描述的情境。如人教版《父爱之舟》一文的最后: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難忘......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省略号的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反复品读这一句,说说这里的省略号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学生联系了上文之后,感受到“姑爹的小渔船”就是指细腻、深沉的父爱,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深深感激之情。
2、标点符号具有达意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意蕴。
如何让言意走得更近,教学中,借助这些隐藏着作者特别用意的标点符号的品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所包含的意蕴。如人教版《桂花雨》中描写摇桂花时的情景: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两个感叹号,让小琦君的“乐”溢于言表。教学中,可让学生抓住感叹号,联系上下文品读思考,想像作者当时激动、快乐的心情和画面。
3、标点符号具有传情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文本情感。
同样一句话,因为标点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就存在差异,借助这些具有传情作用的标点符号的品读,能够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如人教版《跳水》中描述船长逼孩子跳水的情景: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同时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船长短短的两句话中三四个感叹号,他当时的焦急与果断跃然纸上,从而突出了船长的机智。
二、标点符号的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充满兴趣的事情会产生无穷的探知欲。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标点符号的兴趣呢?我觉得教师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为此,我在备课时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设计了儿歌、猜谜语等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标点的名称和作用。如: 句中有停顿,加只小蝌蚪。(,)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 疑惑或发问,耳朵坠耳环。(?)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生动形象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标点符号的写法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儿歌中也简要地说明了几种标点符号在句中的用法,熟记了儿歌,便能相对轻松地在句中将各个符号对号入座。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生为本。
教师如果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当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如:在教育学生使用标点要谨慎时,我告诉学生,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徐渭因家里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仅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三、用好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看似简单,但要百分之百地正确使用却不大容易。它的运用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指导,而最好的语言环境莫过于学生自己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习作。因此,除了进行各种的专项练习外,我们更应该利用好“习作”这个平台,多层次地引导学生用好标点。
1.规范使用,达到文从字顺。
首先要强化学生文必加点的意识。习作中,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标点符号知识,一边写一边点,先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逗是逗,句是句,一定要写清楚、明白,用错了没关系,但不能不用,或是一“逗”到底。修改作文时,一定要把标点符号的运用作为一个项目,结合作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认真修改。教师也应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典型普遍的标点符号的错误进行点评,指导修改。
2.选择使用,提高表达效果。
我们现在通用的这套标点符号,它既是规范性的,又不是刻板的,在共同的规范之下,又有灵活性。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表达功能——可以这样用,也可以那样用。如学生习作中很简单的一句话:“不只一个,还有一个。”这里的句末用句号没有错,用感叹号、省略号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就要取决于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效果了。
总而言之,标点符号的作用举足轻重,并非可有可无。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重视标点符号,并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勿以“点”小而不为,千万不能忽视它。标点符号作为一种微小但却很重要的语文工具,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地重视它。引导学生多层面地把握和学习标点符号,让学生在观察、感受和思考中,不仅掌握一些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还获得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终身受益。我想,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对标点符号这一教学内容的关注,真正实现了标点符号的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2]庄育芬:《简析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的教学现状》,好家长,2016年。
[3]罗婷婷:《浅谈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策略》,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年。
[4]田雨泽:《标点符号的独特功能及使用规范问题》,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
[5]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小学语文教学》,杨永建,《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