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俊(1.兵团开放大学教学科研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2.国家开放大学戍边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群体,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2018年中国残疾人数超过8500万。数目庞大的残疾人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特殊生力军。1983年,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创办中国残疾人事业。1988年3月,中国残联成立。中国残联代表大会每隔5年召开一次,到2018年已经召开七次,残联组织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发表《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强调残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所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多次在残联会议上敦促各级残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
中国不仅党和政府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群体,传媒也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群体。央视网《联播+》在2020年12月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与网友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群的关爱。早在2010年,在遥远的大西北,新疆电影人、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严高山就关注到残疾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并把内蒙古赤峰市8岁盲童刘浩弹钢琴在国内获大奖的事迹搬上了银幕,在电影《弹钢琴的盲童》中担任总导演。影片由上海军凯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富尔亿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片上映之后,盲童刘浩的励志故事在全国中小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影片成为青少年砥砺前行的教科书。《弹钢琴的盲童》以多种叙事策略再现了盲童刘浩的成长经历及自强精神,给身体健全的社会人以深刻启示。刘浩的成功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助残人士的爱心帮助,影片讴歌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主旋律电影常常采用宏大叙事策略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生活,而电影《弹钢琴的盲童》则以独特的视角,采用微观叙事策略,关注平凡的残疾人个体,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表现中国特色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影片中盲童刘浩用实际行动拼搏奋斗,迸发出璀璨的生命光彩,诠释、书写了残疾人的无悔人生。
音乐给了盲童刘浩光明,快乐。刘浩因为追求音乐的卓越,生命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影片开始,钢琴大赛中盲童刘浩坐在没有琴谱的钢琴边弹琴,台下观众满怀狐疑地议论纷纷。随着钢琴曲的进行,台下鸦雀无声。琴曲结束,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音乐大厅。伴随画外音——“本届少年钢琴大赛,金奖获得者刘浩”,影片先声夺人,采用倒叙手法,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启发观众急切地想知道一个盲童是如何成功的。身残志不残的刘浩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因为出色的弹琴技艺,刘浩成为当地的音乐名人。影片结尾,刘浩在社会上爱心人士捐赠给自己的钢琴上演奏,表达对生活的爱,对社会的感恩。音乐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中心线索,影片以弹琴开始,也以弹琴结束,结构完整,自成系统,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
音乐成就了残疾人刘浩不同凡响的人生。然而刘浩的音乐之路走的并非一帆风顺。影片选择了刘浩婴儿时期、3岁幼儿时期和8岁童年时期三个人生片段。婴儿时期揭示残疾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幼儿时期是刘浩在家乡赤峰市音乐天赋的孕育时期,童年时期是刘浩离开家乡,奔赴京城求学,音乐天赋再造辉煌时期。刘浩人生的三个阶段比起一般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多了许多艰辛和心酸。
刘浩刚出生时,由于意外事故失明,成为盲人,对家庭的打击是致命的。眼科医生无情地否决了沉浸在悲痛中的刘浩父母愿意为爱子各自捐献一只眼睛的可行性建议。为了不忍心看到儿子在父母百年后,无生存能力而拖累社会,母亲康桂琴甚至一度想到下毒,和半岁的儿子同归于尽。父亲刘国玉在绝望中甚至想要遗弃襁褓中的幼子,为此刘国玉沿着大街漫无目的地痛苦游走通宵,在“弃”与“不弃”的抉择中艰难徘徊,最终难舍父子之情。在婴儿刘浩高一声低一声的饥饿的哭叫声中,被痛苦和绝望冲昏了头脑的年轻父母,逐渐清醒,他们面对生命,义无反顾地选择珍惜。
刘浩在婴儿时期丧失了视力,却在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而独自在家里玩耍的幼儿时期,培养了超乎寻常的听力。刘浩对窗外小鸟凄惨的叫声,恶猫不怀好意的喵喵声都十分敏感,甚至为了救落下树枝的小鸟,赶跑恶猫掉进了深坑,差点丧命。邻居楼上小女孩的琴声成为幼年刘浩最大的精神安慰,而3岁时母亲无意间买的玩具电子琴促成了刘浩音乐天赋的萌芽。刘浩用玩具电子琴演绎出大自然的声音以及模拟听到的乐曲,以至邻居楼上的小女孩儿数次被刘浩的琴声打动,向他挥手致意。正是因为刘浩真心地执着地爱上了音乐,才有了母亲康桂琴一趟趟背着他去琴行拜师学艺,一次次被拒绝,直至多年后遇到音乐学校刘校长,刘浩才真正走上了音乐之路。
童年时期的刘浩学琴非常不易,家里买不起电子琴,甚至拿不出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车费。刘浩不顾上学路途遥远,求学寒暑无阻。刘校长不认识盲文,无法教刘浩盲人乐谱。刘浩靠惊人的毅力学琴。最能表现刘浩毅力的事件,莫过于刘浩为报答刘校长和母亲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他忍着钻心的剧痛,参加电子琴比赛。琴键上沾满了刘浩手指头缠着纱布渗出的斑斑血迹。
刘浩的电子琴技艺在赤峰市少年组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却由于偶然听到电视上钢琴王子郎朗弹奏的钢琴声就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电子琴,转行学钢琴。无论父母、老师如何劝导刘浩,都改变不了刘浩挑战自我的决心。刘浩在北京学钢琴比之在家乡学电子琴更加艰难。刘浩母子流落在北京街头,即便是睡在公园里,他们也没有想到打退堂鼓。娘儿俩吃了上顿没下顿,最落魄的时候,刘浩甚至想到卖掉唯一的家当——电子琴。母子俩到音乐学院找老师,连大门都进不去。在琴行寻找老师,母子俩也是无数次的没有结局。在北京没有经济来源,母子俩租住狭小简陋的民房。刘浩仍然充满信心与渴望,催促母亲给自己找钢琴老师。对音乐的酷爱,使8岁的刘浩藐视一切困难,克服一切障碍,寻找老师,学钢琴。刘浩想成为第二个郎朗,最终找到了大学里的钢琴专家当老师,后来刘浩和郎朗同台演出。影片上映十年后,刘浩果真成了第二个郎朗,蜚声海内外。
盲人刘浩的事迹搬上银屏,使稍纵即逝的生活形象化为永久的艺术形象。刘浩的真实故事就是残疾人自强的生动教材,影片展示了残疾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尊自强、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影片中的主角由盲人本色出演,幼年刘浩由3岁盲童腊冬饰演,童年刘浩由刘浩自己饰演。盲人刘浩不甘于平庸,其自强故事生动解读了生命的伟大,人生的精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尊自立、奉献社会的奋斗事迹不胜枚举。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他们身上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8岁盲童刘浩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弹钢琴的盲童》是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影片中出场的大多数人物基本是生活中自我形象的本色出演,除了刘浩外,还有刘浩的钢琴启蒙老师刘永学校长,电视台主持人徐平等。电影呈现的内容大都是普通老百姓日常平凡琐碎的生活,没有惊险无比的情节,没有绮丽的域外风光,没有帅哥靓女死去活来的感情纠葛,也没有主人公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影片采用现实访谈与回忆交替的叙事策略,用访谈提出关键问题,回忆还原生活场景,解答问题。
电视台在绿色葱茏的户外搭建的遮阳舞台作为临时演播厅,徐平主持的《成长》访谈节目邀请嘉宾刘浩和他母亲康桂琴、电子琴指导老师刘校长与现场特邀观众面对面访谈。主持人徐平精心布局,把刘浩成长过程中观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提纲挈领,按时间顺序,层层递进,每抛出几个核心问题,电影镜头借回忆重现往昔的真实场景,以影像的形式,解答盲童刘浩成长的奥秘。整部影片按刘浩成长经历主要有八次回忆片段组成。影片通过这些回忆,主要表现母爱父爱的伟大,社会各界助残人士的无私关爱,以及刘浩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盲童刘浩固然热爱音乐,但给予刘浩热爱音乐的动力源泉还有父母以及社会各界对他的赏识和帮助。影片前四次回忆侧重叙述盲童刘浩家庭内部的矛盾。第一、二次回忆追述刘浩失明的原因和失明给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身体残疾,不论是对生命个体、家庭还是社会,无疑都是一种不幸、负担和灾难。但是,生命个体、家庭、社会无论如何都必须别无选择地面对现实,然后采取行动。第三、四次回忆,侧重叙述刘浩父母对刘浩学琴的不同态度和采取的不同行为。父亲刘国玉认为家贫负债,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反对儿子学琴。刘国玉对妻子“砸锅卖铁也得支持儿子学琴”的幼稚想法直接泼冷水,说:“你说得轻巧!咱们家也得有的砸呀!”影片以父亲刘国玉清醒的现实主义,反衬母亲康桂琴冲破现实,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执着精神。母亲康桂琴不但首先发现了儿子的音乐天赋,而且出于对残疾人生命的尊重,更追求精神的健康。影片以一系列写意的特写镜头描述母亲康桂琴背着或抱着幼年刘浩奔赴各个大小琴行,给刘浩找电子琴老师。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康桂琴找到了四十多位音乐老师,这些老师先后都拒绝收留盲人学琴。母亲康桂琴对儿子深沉的爱,希望儿子快乐的愿望,使她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康桂琴的坚韧行为,为儿子刘浩未来的成功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影片重点塑造的助残人士是刘浩的电子琴启蒙老师刘校长。电子琴培训学校的刘校长是第一个教刘浩学电子琴的老师,而且免学费义务教育残疾人学琴。事实上,刘浩家庭别说交学费了,连坐公交的车费都支付不起。母亲康桂琴每天背着儿子走很远的路来琴校学琴。影片第五次回忆着重塑造刘校长形象。刘校长非常欣赏刘浩的音乐天赋,影片用不少特写镜头叙述刘校长单独给刘浩开小灶,手把手教刘浩弹琴。在朝夕相处中,刘校长逐渐地把刘浩当亲人看待,分担康桂琴的家庭重担,主动接送刘浩上学。刘校长鼓励刘浩参加电子琴比赛,为了节约刘浩学琴走路的时间,赠送了刘浩一台电子琴。刘浩在母亲和刘校长的爱心激励下,终于夺得电子琴比赛金奖。刘校长说只要刘浩能成为音乐家,送他什么东西都可以。刘校长帮助刘浩只是希望刘浩能成才。电视台主持人徐平曾经问刘校长帮助刘浩的初衷是什么,刘校长说:“刘浩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他家里的经济条件很不好,应该说我能够帮到他,我比他还要幸运。”“中国大约有六千万残疾人,……作为十三亿当中的一员,你能帮助到其中一个残疾人,应该说你就是最幸运的人。”盲童刘浩是一个不幸的人,但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因为他有幸遇到了助残爱心人士刘校长。
影片第六次回忆聚焦刘浩决定放弃本地如日中天的电子琴而去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学钢琴,刘浩父母为此爆发了激烈冲突。刘国玉愤怒地指责妻子,不考虑负债累累的家庭经济状况,竟然跟着无知的孩子瞎胡闹,说:“你想问题就是简单。北京那么大,你们俩去了,住哪儿?吃什么?谁管你们?”刘国玉接着又指责儿子,说:“你,你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了。你说你到了北京,谁教你学钢琴哪?你以为到处都有刘老师吗?”刘国玉的担心无疑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然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其诚信、友善的社会氛围,自由、平等、和谐的文化特色使刘国玉的担心成为多余,影片由此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影片第七次回忆则展现了北京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助残义举。为了刘浩学钢琴,母亲带着儿子来到北京寻找钢琴老师,没有收入的母子露宿街头、公园。母子先后邂逅包子铺老板娘,小旅馆女老板,琴行工作人员,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依次解决了吃饭,住宿,弹钢琴等诸多现实难题。包子铺老板娘对仅有五元钱的康桂琴说:“行了,那给你装一笼吧。不就三块钱的事嘛!”小旅馆女老板看到陷入绝境中的康桂琴,说:“我在前边开了一家小旅馆,如果你不嫌弃,就到我那儿去住吧。别担心,吃住我全包了。不要你的钱。谁还没个难处啊!”如果说包子铺老板娘只是尽了微博之力帮助生活困难的弱者,那么小旅馆女老板则从根本上缓解了刘浩母子的困境。而琴行的工作人员则感于刘浩的弹琴天赋,免费让刘浩在店里天天弹钢琴,并推迟下班时间,让刘浩多弹一会儿琴。康桂琴原本要求无偿给琴行打扫卫生,换来儿子刘浩的免费弹琴,琴行后来还是付给了康桂琴的保洁费用。父亲刘国玉在社会助残人士的感召下,最终把唯一的房产卖了,以支持妻儿在北京的音乐梦想成真。
影片每一次回忆结束,镜头再次回到现实临时演播厅现场,主持人徐平总是小结镜头再现的往昔内容,然后开启下一个关注点,承上启下,现实和回忆结合得天衣无缝。比如镜头第八次回到演播厅,主持人徐平说:“听说你们后来租了一间房子,是吗?”“住的问题解决了,下面最关键的是教浩浩弹琴的老师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影片由此开启第八次回忆,康桂琴在琴行打扫卫生,终于等来了高校的音乐专家王老师,以及王老师免费收留刘浩学钢琴的经过。
刘浩虽然是个盲童,但在他走上音乐的道路上,父母、刘校长、王老师,以及他所接触到的社会各界的助残人士就是带给他光明的人。社会助残人士以真挚的博爱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为国分忧的社会责任感,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书写了人间大爱,引领了社会风尚。而电视台等媒体则有义务和责任,宣传助残人士的光荣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影片结束的时候,主持人徐平向嘉宾贺喜,苹果基金答应资助刘浩了;乐博琴行的朋友,赠送了一架钢琴给刘浩。刘浩在专家指导下,钢琴水平迅速提升,还和偶像郎朗同台演出。最后,背着书包的刘浩在母亲的陪伴下,幸福地进入北京盲人学校学习。
在刘浩成长的过程中,帮助他的,不仅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有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这些助残个体和团体,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时,说:“希望各位助残先进把助残善举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把爱传播给更多群众,鼓励更多人加入扶残助残行列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爱无疆、仁者爱人。这种舍己为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总之,电影《弹钢琴的盲童》以微观叙事策略表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无憾的精彩人生。采用现实访谈与回忆交替的叙事策略,表现助残人士的无私大爱。影片弘扬社会正能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