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1-11-12 13:24:39叶晓晖
启迪·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考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小学高年级

叶晓晖

摘要:劳动有助于人们群众社会和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生活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力,开拓其智力。尤其是小学时期的学生,其正处于思维能力提高的关键阶段,倘若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全面渗透劳动教育,同时与德智体美建立循环性教育模式,则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常態形式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较强的性格意志力,让学生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思考与实践

引言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持续深入背景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慢慢融入了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当中,为小学教育带来的丰富的新内容。其更加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劳动教育的贯彻和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创设劳动教育模式,加强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和优化,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社会以及学习经验,为学生创造广阔的眼界,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源于现实的思想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一、小学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未正确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尽管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背景下,素质教育思想在义乌教育体系中已经实现广泛可定,但是因为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方式仍旧停留于考试层面,大部分学校开设的学科教育仍旧局限于应试教育思想中,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通常不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学,部分学校缺少专门的课程教师,甚至有些学校的该课时被其他学科教学所占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1]

(2)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具备实践空间以及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比较注重活动组织的参与性以及实践性,在课程教学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需要未学生构建相应的实践情境,或者未学生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更多机会,进而促进学生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部分学校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同时教学资源难以与社会资源进行较好的衔接,进而无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具备良好的实践平台以及空间,学生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接受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无法充分发挥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教育价值和优势。

二、在小学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常态化形式的劳动教育

在人们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劳动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小学时期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实施常态化形式的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常态化的终身劳动思想。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落实劳动教育,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实现常态化方面的工作,将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中。例如,在“家中的环境问题”一课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意识,家庭生活尽管是一个规模较小的生活环境,然而对社会环境建设具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家庭普遍存在不节约水、电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能力、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对生活投入更多的关注,重视家庭生活环境的建设,借助课余时间积极做家务,为家庭环境的建设给予清洁保障,通过废旧物品动手操作制成精美的小物品,为生活环境进行装扮。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丰富的家庭生活经验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教育素材,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以及学生个人的劳动行为是喜爱呐长天花,进而达到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

(2)组织家校合作,拓宽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树立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完善劳动技能以及优化劳动认知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给予劳动态度以及技能方面的有效教育和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通过劳动活动的参与习得相关的劳动技能。基于此,需要学校与家庭进行配合建立家校合作教学模式,一起为学生接受良好的劳动教育构建轻松环境:第一,学校要充分利用班级管理和组织积极构建创议劳动、引导劳动以及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并在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展开中充分体现学生潜在的自主性以及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作用下落实班级事务方面的自主管理,同时引导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环境建设、装扮活动、征文演讲、科技展示等多样化文体活动做到积极参与、组织以及实施。借助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综合技能,利用多方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促进学生树立自主管理以及勇敢面对的精神。第二,需要广大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给予学生良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劳动态度,不能仅仅注重文化成绩而忽视劳动,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加强劳动方面的重视,对各行各业服务的劳动者给予中分尊重,让学生从小形成劳动光荣的良好思想。同时,需要明确划分家庭成员的职责,让学生能够在家庭事务中负责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劳动,并切实落实好自己的职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完成的思想和习惯,在劳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性以及独立意识。[2]

结语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综合素养的一项有效方式,小学高年级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劳动教育的渗透和贯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优化劳动教育思想,建立常态化星是的劳动教育模式,注重家校合作的组织,拓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而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庆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1(44):3-4.

[2]高清潮.小学劳动教育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0(73):3-4.

猜你喜欢
思考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小学高年级
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3:04:32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44:32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40:42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3:20:32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15期)2016-06-18 17: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