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佳立 姜鑫
摘要:本文主要从小学生生涯发展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新进展解析进行阐述说明。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论从动态视角关注人的生涯选择,主要体现在人的主观意识当中。生涯包括了一个人对工作世界职业的发展和选择,以及对非职业的休闲活动的追求。Super是生涯发展观的提出者,他认为,生涯发展所注重的并不仅仅是对职业的发展,更关键的可以促进个人自我现象的发展与整合,使得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涯发展理念;生涯教育;实践研究
引言:当前我国大陆地区仍然在被基础教育简单的追求升学率所束缚,虽然表面上开展素质教育,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其中所实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由此就导致学生自身的個性化培养、社会性发展以及兴趣的养成忽视,并且学校的教育还难以涉及到经济生活与工作世界的知识内容。因此应当着重注重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创建自我意识,保证学校教育与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所结合。当前应当从学龄期开始注重对儿童生涯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走进经济化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生涯发展理论阐述研究
Super针对生涯发展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是通过该理论周期作为研究的重点。结合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和职业阶段的目标将生涯发展划分成为不同的阶段内容,从而提出全新的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内容。
Super将生涯发展理论划分成为了五个主要的阶段内容:
1、成长阶段是学生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
2、探索阶段是学基础知识打底的重点阶段。
3、创业阶段是选择与安置的主要阶段。
4、维持阶段是升迁与专精的主要发展阶段。
5、衰退阶段是退休的黄金阶段。
成长阶段:主要是从出生到十四岁,对于该阶段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自我概念,并且纷纷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对新奇的事物进行不断的尝试,努力修正自己的角色。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自我形象的提升,对工作保持积极正确的态度,从而深入了解其中的含义。这个阶段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4~10岁的幻想阶段。这一个阶段所考虑的主要内容为需求,在这一阶段幻想时候的时期十分重要;其次就是11到12岁的兴趣时期,主要将“兴趣”作为考虑的主要内容,喜好是个体发展当中所产生决定因素的主要内容;最后就是13岁到14岁的能力阶段,主要将“能力”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从而在能力当中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
探索阶段:这个阶段是青少年,年龄在15~20岁之间。参与学校活动,社会活动以及打工活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知自我,从而可以探索出一番作为,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弹性。
该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知道自己的职业偏好。同时特地以及具体的选择这项职业作为目的,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该阶段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的内容:首先是15岁到17岁的试探阶段,主要所考虑的就是需求、兴趣能力以及机会,并将幻想、探讨、课业作为工作当中的进一步尝试;其次就是18岁到21岁的过度阶段,在进入到就业市场或者专业训练,从而更加注重现实的发展,进一步图现实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变成为特定的选择内容;最后就是22岁到24岁的实验承诺阶段,在生涯规划当中初步确定并进行实验,作为成长职业生活的可能性发展,如若不适合就结合上述的内容重新规划方向。
25岁到44岁是创建的阶段,在经过上一阶段内容的尝试之后,小合适者就会谋求变迁或者进行其他方面的探索,因为该阶段可以稳定自身在各个职位当中的位置,并且在31岁到40岁,就会开始考虑如果在该位置上得到稳固。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稳定中不断上进的。
该阶段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5~30岁之间的承诺稳定期。这个时期的个人为了寻求安定。可能因为生活或工作的变动,并没有感到完全的满意。第二个时期是31~44岁之间,个体努力与工作上的稳定,多数人处在最佳的创意时期,并且因为有着丰富的经验,常常业绩比较突出。
当一个人来到了65岁以上,这个就属于衰退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开始渐渐力不从心,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并需要积极的隐退。因此该阶段应当格外注重角色的重新发展,从而探索出不同与他人的方式。
二、小学生生涯发展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新进展解析
(一)运用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生涯探索的机会
Super指出,探索是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好奇心与兴趣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探索。除此之外,在探索活动中,学生也可以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榜样,从而树立全新的生涯发展观念。由此可见,生涯教育如果想要呈现良好的效果,那么就应当为学生创建实地考察与参观活动。例如美国地区的小学会开展生涯日、医院参观等活动,主要就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成年人的工作岗位,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采访,了解和职业相关的内容,这样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生涯的领会。除此之外,生涯演讲活动也是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得到提升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聘请社会的成功人士到学校参与演讲,并且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等等,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明白自己应当成为怎样的人,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心里面也有了榜样的理解。
(二)运用榜样作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Super在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当中明确提出,学生在0到14岁时候是自我概念发展关键的时期,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结合外部世界,进而调整自身的形象,获得全新的工作态度。在这一阶段中,不管是教师与家长都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方向。主要将自我概念分为三方面:能力意识、兴趣意识以及自我概念转变。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身的能力处于哪一方面,兴趣点在哪,确定自身的兴趣爱好。当学生选择爱好以及兴趣的时候,教师可尝试对他们的这些兴趣进行一系列的转变。部分相似的,例如考古学与历史学,有位学生希望日后可以研究考古学,但是听说考古学要经常到田间考察实际情况,但是该名同学并不愿意总往外跑,因此教师与家长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学,并且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白在历史学中同样也可以进行考古学研究。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涯发展理论可以说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教育应当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关注度,增加学生的生涯自信,提升对生涯的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乃弋,王晓,严梓洛,蒋建华.生涯发展的系统理论框架及其应用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03):89-96+104.
[2]杨秀治.教师生涯阶段研究:标准、论域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48-52+62.
[3]关翩翩,李敏.生涯建构理论:内涵、框架与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177-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