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合作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且在丰富多样的音色中,发现不同风格音乐的表现形式,在彼此协调合作中,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的培养。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怎样高效开展合唱教学活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难题。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引入的方式,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的策略,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
合唱是音乐特殊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点,合唱对成员之间协作与配合能力要求极高,最终实现集体艺术形式美感的体现。合唱会突出音域变化性与多样性,具有极强的旋律感,最后和声的完美呈现,体现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在合唱环节中,争取将自己独唱片段完美演绎,注意音程与音准的效果,以保证音响输出的和谐性。以下内容是小学音乐教师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对合唱教学的意义与价值进行研究,从而制定详细周密的合唱教学路径。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开展的意义分析
(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拓展
通常完美合唱效果的呈现,对学生音乐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注重音准把控与气息调和,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学生按照自己肺活量承受能力,感受气息的变化,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音乐教师让学生训练基本吐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音准的把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先天能力的拓展与培养
基于现代化教学理念基础下,教育秉承尊重人性特点的原则,注重学生性格的塑造与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先天能力的延伸与拓展。音乐是拓展学生先天能力的重要学科,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拥有观察美、感知美以及体会美的能力,刷新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发现世界的美好。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策略分析
(一)加强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兴趣驱使下学生会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并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在大量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只有保证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才会保证课堂效果效率与质量,趣味性课堂的构建,可以满足丰富幽默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轻松学习环境,实现音乐教师教导与学生知识掌握的完美结合与统一,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合唱积极性。
例如,在《忆江南》教学时,由于这首歌的歌词来自白居易同名诗词,因此,只要学生理解诗词含义便可以掌握歌曲的情感,诗词中主要讲述作者对家乡的回忆之情。所以,教师要以家乡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音乐形式与内容展开想象,然后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哪首歌曲可以代表自己的家乡,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方式,将江南地域风情特点与景色播放给学生,并将这首歌具体演唱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课件,一边在心里揣摩演唱方式,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最后,当学生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基本上掌握了独唱的方法时,教师要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合唱練习,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去演绎歌曲,将作者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指导模式,充分发挥独立个体优势
小学生性格以及思维能力具有很大差异性,对问题体现出不同的理解能力与范畴认知,因此,教师在音乐合唱教学中,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自身都有着闪光点,反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为合唱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情况作为参考,对学生定制差异化合唱指导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进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独立个体的优势与作用,为合唱演唱完成呈现奠定基础。
例如,在《小螺号》教学中,教师会事先演唱几遍歌曲,让学生加深对歌曲旋律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理论知识与演唱方法的掌握。教师按照座位排序的方式,让学生依次演唱歌曲,在每个学生演唱结束后,教师要给出针对性的评价,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并提出相对应的改正方法。当全班同学都完成检验之后,教师会做出总体分析与评价,根据学生出现的失误与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与归类,然后再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确保每名学生都可以得到进步。教师在单独指导学生过程中,会渗透一些合唱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合唱练习,繁衍出合唱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实施,技能提升不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遵循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唱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团结能力精神与合作意识会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音乐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当学生情感与歌曲内涵达成共识时,便会表现出极强的震撼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亚楠.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参花,2021(6):116-117.
[2]张蕾.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学周刊,2021(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