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英
【摘要】写作在小学语文试卷占有较大的分值比例,同时写作也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底蕴,从而教师也就要有目的性地加强日常的写作教学,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从“导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梳理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写作技巧”“扩展文章阅读,有效积累写作素材”三个方向出发,对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有效写作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课改;生活情境;写作技巧;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师也进一步意识到了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也就要去不断丰富该版块教学的形式和內容,以求大大提升学生们的写作热情。除此之外,教师们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还要能够为学生们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才更加容易迸发灵感,最终有效提升作文的质量。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专项培养,大多都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带而过,也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较差的;再加上如今的小学生都忙于日常的学习,很少有对生活的丰富经历,所以在写作时也就常常面临无话可说、无情可表的现象,进而这一切都大大限制了学生们写作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就要及时创新写作教学的模式,从而利用学生们喜好的形式和内容展开教学,以便充分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最终通过一次次的强化训练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一、导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写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导入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并且这样一来学生们也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作文也是要基于学生们对写作内容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学生简单的将一堆华丽的辞藻进行堆砌加工,同时学生更要能够结合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发展顺序来创作,进而有效加强作文的逻辑性,最终切实加强自身的写作思路。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篇文章时,就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纳米技术吗?生活中有哪些纳米技术做的产品呢?”进而引发学生之间的学习好奇心,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得出答案:“建筑物的窗户清洁、纳米陶瓷、纳米家电等等,”接着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纳米技术的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通过阅读文章你认为纳米技术还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呢?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并写下来。”从而利用生活实例有效激发学生对此的写作兴趣。
二、梳理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写作技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是基于教材内容所展开的,进而在指导写作时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仔细梳理教材中学过的内容,并从中有效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对此,教材中的一些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其在表现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自然会有出奇之处,所以学生们就要有意识地去学习这些写作技巧,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最终大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猫》这一篇文章时,就可以带领学生仔细赏析文章的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比如作者在写猫的淘气和性格等方面都运用了比喻和修辞的写作手法,由此便惟妙惟肖的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练习写作,进而在学生不断的练习中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三、扩展文章阅读,有效积累写作素材
扩展文章阅读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们也要善于在生活中去仔细观察和阅读各自形式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有效积累自己可用的写作素材。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强化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则要向学生多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长期发展的读物,进而有效开阔学生们的眼光视野,同时也就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写作词汇,最终有效促进学生们的作文质量。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更多的童话故事阅读,进而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习文章中塑造人物的方法以及各种核心观点,不断的开阔学生的眼光视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从而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学生之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写作能力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逐渐掌握的能力,对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进行专项的培养,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阅读和写作两者间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们要真正意识到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之一,进而在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注重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总结写作时可能用到的材料、技巧等等,同时也可以养成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真正将功夫用到平时,最终厚积薄发,切实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凡艳.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探索[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09):P.51-51.
[2]陈磊.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J]. 新作文:教研, 2020(1):0163-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