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娇
摘要:学习数学需要掌握数字之间的运算方法,但传统的计算往往以题海战术使学生在头脑中盲目地计算。要破解只重视计算的结果而忽视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局面,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数学计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情境
如何让学生把看似简单、枯燥的计算学得有趣、有实,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呢?根据吕随着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我谈一些个人见解。
一、以生为本,积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数学情境创设是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探索,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作为教师,在教学计算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与具体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吕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情境:王老师带学生去欢乐谷玩,在坐车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学生解决。这情境来源于生活,学生容易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数学的计算。如果把情境中的王老师变成学生熟悉的吕老师,让学生变成去欢乐谷玩的主人,让学生来解决自己去欢乐谷玩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否更加能令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呢?
二、优胜于多,注重多样化与最优化的灵活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提倡算法多样化。但计算教学中算法多样化是否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呢?不是的。算法多样化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思维的发展阶段以及算法的同类性、层次性等。如果学生只能想出一种计算方法,而且这种计算方法也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教师不应为了过于追求多样化而生硬地要求学生盲目思考。
另外,在考虑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必须思考“最优化”。这里的“最优化”并不是老师强迫学生去选择,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吕老师在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算法后,并不直接要求学生用竖式来计算,而是把时间交给孩子,让孩子们通过比较、分析,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当然,最后吕老师有意识地进行“优化”,让学生自主分析、对比,加以理解,有时甚至加以点拨。
【片段1】
师:这四种方法中,其实我们用得最多的是竖式计算。为什么呢?
生1:因为竖式计算比较方便,写的数字少。
生2:因为竖式计算步骤比较少。
……
师:所以,我们以后可以尽量用竖式计算,节省时间。
吕老师在最后的小结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优化”。但是,他并没有硬性地去要求孩子必须用这种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性,也引导学困生选择简便的方法。
三、重视估算,活跃思维
课标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生学习科学的估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其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促进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学生若掌握并灵活运用科学的估算方法,能减少计算的错误率,节约计算的时间。因此,在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引导必不可少。
【片段2】
师:请帮王老师估算一下,她带的钱够吗?好好想一想应该怎么估算。
生1:可以把26看成30,21看成20,30×20=600,不够。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2:我是把26看成25,21看成20,25×20=500,两个数我都看小了,所以不够。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两位同学的估算都很不错,但是哪种估算方法更精确呢?
生:后面那一种。
师:非常好,那我们一起来估一遍。
在估算引导的过程中,老师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让孩子畅所欲言,并在最后有意识地让孩子选择更恰当的方法,从而加深孩子对估算的理解。而在巩固练习中,吕老师也巧妙地设计可以估算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并深刻地感受到估算的好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片段3】
师:回到我们的魔幻城堡里。剛刚我们已经拿到钥匙了,现在我们赶快进去看看吧。首先,第一个游戏——连连看。哪两个糖果是连到一起的?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看你能不能先估算出谁和谁连到一起。
生1:老师,我觉得37×21这个算式应该连的是777,因为37可以看成40,21可以看成20,40×20=800,接近777。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生2:老师,37这个数很大,21也很大,它们两个乘起来应该也是一个很大的数,所以应该连777。
师:你说得真有道理,很合理的推理。
生3:老师,我觉得25×18连的是450,因为25个位上的5乘18个位上的8得40,它的末尾是0,所以应该是450。
……
在这次“连连看”的练习中,学生大胆、合理地猜想、估算,节约了计算的时间,从而使计算更加有效。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多向互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计算原理和方法的探索,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毕婷.奥数是非之争[J].教育,2009(07).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