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和满意度探讨

2021-11-03 12:49刘丽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延续性血糖护理人员

刘丽艳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近年来,伴随大众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1]。其中2型糖尿病的占比更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临床上通常应用胰岛素及抗糖药物实施医治。多数患者在出院之后,由于自身对病情的认知度不高,不懂得如何自护,导致其病情加重等[2]。为改善这一现象,需对患者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所以,此次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施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探讨其治疗效果,以下为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入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为试验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例。纳入标准:试验患者经诊断,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试验患者均自愿参与,且由本人签署研究知情书。排除标准:试验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其配合度相对较低;试验患者同时合并其他严重的器官性病变。将所有试验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对照组试验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12∶10,年龄最小值为44岁,年龄最大值为76岁,平均年龄为(62.14±3.28)岁;患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为(6.67±2.06)年。研究组试验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11∶11,年龄最小值为43岁,年龄最大值为77岁,平均年龄为(62.08±3.49)岁;患者病程3~12年,平均病程为(6.78±2.5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试验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其出院之前,展开相应的常规健康宣教,并提醒其及其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定期实施常规随访工作[3]。研究组人员,展开延续性护理干预。内容具体如下:①成立相关延续性护理小组。可挑选责任心强,且经验充足的护理人员,并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展开专业的培训,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整个护理过程可由主管护师等实施监管,护理人员则主要实施相应的延续性护理工作即可。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出院前,建立相应的微信群等,便于出院后与患者实施良好的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4-5]。②实施每两周一次的随访。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患者展开每两周一次的随访,注意时间应至少在10 min以上,需小组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应对患者的实际症状,实施相应的评估,并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展开相应的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每次的随访内容需尽量一致,并针对随访内容,实施详细的记录。③实施相应的家庭随访。可在患者出院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对患者展开家庭随访,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实际家庭情况,病情发展等,并根据其近期变化,给予针对性护理计划。同时发放糖尿病健康手册,有效加深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④安排门诊随诊。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定期实施复查,小组成员针对患者情况,实施全面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进一步改善延续性护理措施等[6]。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满意度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85~100分则为非常满意、60~84分则为较为满意、0~59分则为不满意。总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3.2 血糖控制情况,包括FBG(空腹血糖)、2hPB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1.3.3 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实施评估,其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指标对比 试验数据表明,患者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0.91%),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5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n(%)]

2.2 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试验数据表明,患者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表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2.3 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对比 试验数据表明,患者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86.54±4.13)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70.02±5.37)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程漫长,不能治愈,临床上暂无特效治疗措施,只能通过患者调节自身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7]。而患者的生活习惯、用药习惯、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院之后,不重视遵医嘱用药,普遍对病情认知度较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相对较差,所以导致自身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因此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这一情况,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自身的血糖[8]。而常规的护理干预,不能够满足患者实际需求,预后较差。对比而言,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更好,能够将护理延续到患者出院之后,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深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患者的生活习惯等[9],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制订相应的饮食计划、运动计划等,能够有效对患者实施监督,帮助患者培养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10]。同时定期电话随访或是家庭随访,都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动态病情变化,能够及时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延续性护理方案,更贴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本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11-13]报道具有一致性。

综述所述,延续性护理措施较常规护理措施,其优越性,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延续性血糖护理人员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