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提问的现状研究

2021-11-02 02:42李沁珂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一日生活中班幼儿提问

【摘要】为了解中班幼儿提问数量和类型在性别、活动环节、提问对象方面的差异,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法、事件取样观察法以及参与式观察法深入幼儿园中班37天,观察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提问行为,获取中班幼儿有效提问218次。研究结果表明:中班幼儿在园提问数量非常少,平均一名中班幼儿每周提问一次;中班幼儿求知事实型提问最多,寻求评价型提问最少,不同提问主题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男孩提问数量多于女孩,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孩在提问主题和提问环节中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女孩在两者中的差异均不显著;中班幼儿在过渡活动提问最多,在教育活动提问最少,不同提问环节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相对于同伴和自己,中班幼儿更倾向于向教师提问,不同提问对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一日生活;提问;中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9-0035-06

【作者简介】李沁珂(1998-),女,四川乐山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提问是幼儿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从提问的角度关注幼儿个体需求发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1]《西方教育词典》中认为“提问”的重要意义有:“教育应当培养儿童不仅能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且能自己组织问题并求得答案。”[2]本研究是指幼儿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提出问题。

综合现有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者主要聚焦于教师提问行为而非幼儿提问行为,关注幼儿提问行为的研究者也大多关注教育活动中幼儿提问行为或教师回应行为,对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幼儿提问行为研究较少。以往研究中关于幼儿提问的分类很多,但是到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共同的分类标准。关于幼儿提问对象,以往研究少有涉及。中班幼儿好奇好问,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因此,本研究着眼于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提问行为,探究中班幼儿提问数量和类型在性别、活动环节和提问对象上的差异,进而总结出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提问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整群抽样法、事件取样观察法以及参与式观察法进行研究。观察对象是天津市某幼儿园中班30名幼儿,其中男孩18名,女孩12名。对中班幼儿进行长达37天的参与式观察并撰写观察记录,总计获得218次中班幼儿提问。数据收集整理完毕后,利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录入及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提问的数量特点

1. 中班幼儿提問的总体数量特点

由表1(见下页)可知,中班幼儿在园提问数量偏少,平均每名中班幼儿每周提问1次。(因为每人每天提问0.2次,一周5天,因此说平均一名中班幼儿每周提问1次。)

2. 中班幼儿提问数量的个体差异

由表1、表2可知,提问数不足平均数7.27次的中班幼儿达23名,占总人数的77%。经分析,标准差(SD)=10.59,不同中班幼儿的提问数量差异较大。

3. 中班幼儿日提问频次差异

由表3可知,经卡方检验,χ2= 3 2 . 0 5 2,p=0.000,在37天的参与式观察中,中班幼儿每天的提问频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二)一日生活不同主题的中班幼儿提问状况

1. 中班幼儿提问的主题类型

关于中班幼儿提问主题的研究,本文借鉴何亚柳[3]、李承[4]等学者对中班幼儿提问内容的分类方法,并结合观察到的中班幼儿提问内容,将提问主题概括为日常生活型提问、求知事实型提问、解释原因型提问、解决策略型提问、请求许可型提问、寻求评价型提问、他人行为型提问七大类。

2. 不同主题中班幼儿提问数量差异

经卡方检验(见表4),χ2=136.174,p=0.000,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提问主题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3. 不同主题中班幼儿提问的内容

中班幼儿求知事实类提问最多,这类问题主要围绕幼儿园中、动画片里或者中班幼儿无意间谈起的某事物进行提问。例如,教师为中班幼儿准备了活动材料,中班幼儿问:“老师,这个是什么?”;户外游戏时,中班幼儿指着一棵梧桐树问:“老师,这是嘛树?”等。这些提问主要包括事物的概念、属性、来源、用途、类别等基本问题,中班幼儿的好奇好问心在这类问题中充分体现。

中班幼儿的寻求评价型提问最少,例如,中班幼儿问:“老师,我今天画的小红花是不是倍儿好?”;看动画片时,一中班幼儿问同伴:“我觉得这个人是坏人,你说呢?”等。这些提问主要是中班幼儿向教师、同伴围绕对某事物、人物、事件进行的,目的是获得教师、同伴的评价。

(三)一日生活不同环节的中班幼儿提问状况

一日生活是中班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一日生活环节包括入离园、集体教学、户外活动、进餐、如厕、午睡、过渡等。本研究结合所调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将一日生活分为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过渡活动四个环节。

1. 不同环节中班幼儿提问数量差异

经卡方检验(见表5),χ2=34.147,p=0.000,一日生活不同环节中中班幼儿提问数量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2. 不同环节中班幼儿提问主题差异

经卡方检验(见表6,下页),χ2=103.15,p=0.000,一日生活不同环节中中班幼儿提问主题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3. 不同环节中班幼儿提问的内容

教育活动中中班幼儿提问发生最少,除请求许可型和他人评价型提问没有之外,其他提问主题均有涉及。如日常生活型提问:“老师,我坐哪里?”求知事实型提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啊?”解释原因型提问:“为什么我有两个相同的小汽车呢?”解决策略型提问:“老师,这个怎么做啊?”寻求评价型提问:“老师,他们的行为是对的吗?”其中,与教育活动内容、材料、规则密切相关的提问仅有求知事实型、解释原因型和解决策略型。

过渡活动发生的提问最多,除寻求评价型没有外,其余类型均有涉及。求知事实型提问最多,如两中班幼儿闲聊:“你知道19+19等于多少吗?”其次是日常生活型提问,中班幼儿经常在看书的环节问:“老师,我是今天的值日生吗?”解决策略型问题在过渡活动发生最少,如排队间隙一中班幼儿问同伴:“这个玩具怎么玩啊?”过渡活动的提问主要发生在中班幼儿早饭环节后自己阅读绘本的过渡时间及排队上下楼的时间。

(四)一日生活不同性别的中班幼儿提问状况

1. 不同性别中班幼儿提问数量差异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中班幼儿提问的性别差异,并尽可能减少误差,本研究采取的是比较不同性别中班幼儿提问次数的平均数来探索中班幼儿提问的性别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7),t=2.32,p=0.03,男孩和女孩的提问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孩提问数量显著多于女孩。

2. 不同性别中班幼儿提问主题差异

将男孩、女孩的提问主题分别进行卡方检验(见表8,下页),得到男孩χ2=132.80,p=0.000,女孩χ2=11.76,p=0.07,男孩的提问主题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女孩的提问主题差异不显著(p>0.05)。

3. 不同性别中班幼儿提问环节差异

将男孩、女孩的提问环节分别进行卡方检验(见表9,下页),得到男孩χ2=34.40,p=0.000,女孩χ2=1.55,p=0.67,男孩的提问环节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女孩的提问环节差异不显著(p>0.05)。

4. 不同中班幼儿提问内容

由表8、表9可知,女孩的求知事实型提问最多,在四个环节中均有涉及,主要发生在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知道玩教具的用法;过渡活动中一女孩问老师:“妈妈今天给我带园服了吗?”以此来求证园服携带情况;游戏活动中,老师说一个中班幼儿表现一般,一女孩马上问老师:“一般是什么意思?”解释原因型提问主要发生在游戏活动,如一女孩指着玩具说:“这上面为什么有个图标啊?”;日常生活型的两个提问都发生在过渡环节,都是询问老师自己是否是今天的值日生。寻求评价型提问最少,提问发生在生活活动中,指甲长的中班幼儿排队剪指甲,一女孩儿问:“老师,你看我的指甲长吗?”

男孩提问总数量较多,在前文不同主题和不同环节中班幼儿提问内容中已有较详细的内容呈现,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五)指向不同对象的中班幼儿提问状况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大多接触的是班级中的教师和同伴。因此,结合调查实际,本研究将中班幼儿的提问对象分为教师、同伴和自己。

1. 中班幼儿提问指向对象的整体差异

经卡方检验(见表10),χ2=136.413,p=0.000,中班幼儿提问对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在218次提问行为中,中班幼儿向教师提问的数量为 147次,占总提问数的67.4%,相对于提问同伴和自己,中班幼儿更倾向于向教师提出问题。

2. 中班幼儿提问主题的对象差异

经卡方检验(见表1 1),χ2= 2 3 . 7 4 8,p=0.02,中班幼儿提问主题的对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表11可知,七种提问主题中,中班幼儿均愿意向教师提问。

3. 中班幼儿提问环节的对象差异

经卡方检验(见表12,下页),χ2=25.863,p=0.000,中班幼儿提问环节的对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由表12可知,四类活动环节中,中班幼儿均愿意向教师提问。

4. 面向不同對象的中班幼儿提问内容

中班幼儿面向自己的提问主要集中于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大多为求知事实型提问,提问的内容主要为对于已知某物的寻找、某事发生的原因或某物的属性概念。如教育活动中,解释原因型提问:“为什么我有两辆相同的小汽车呢?”;游戏活动中,求知事实型提问:“这个东西是哪个活动区的啊?”等。

中班幼儿面向同伴的提问主要发生在过渡活动和游戏活动,集中于求知事实型提问、请求许可型提问和他人行为型提问。如过渡活动中,一中班幼儿问同伴:“你可以吃(你爷爷奶奶家的糖果)吗?”游戏活动中,一中班幼儿用玩具拼了一个造型,另一个中班幼儿问她:“你拼的是什么啊?是蛋糕吗?是戒指吗?”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一中班幼儿问正在玩跷跷板的中班幼儿说:“你们在干什么啊?”由此可以看出,中班幼儿面向同伴的提问内容主要为对于某事物的求知、对于他人的请求以及对于同伴行为的好奇。

四、讨论

(一)中班幼儿在园提问数量非常少,平均一名中班幼儿一周在园提一个问题

本研究发现,每名中班幼儿的平均提问次数为7.27次,中班幼儿每天提问的平均次数为5.89次,平均每人每天的提问数量为0.2次。结合实践经历,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影响中班幼儿提问数量。

第一,班级氛围。班级中有三名教师。主班教师具有29年教龄,经验丰富,做事情有计划性。开展活动和环境创设时,她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准备好一切,不喜欢中班幼儿打乱计划。配班教师10年教龄,在班级中是一个主导者的形象,她希望中班幼儿按要求安静做着自己的事情,一旦中班幼儿没有按要求,她就会提高声音提醒中班幼儿。保育教师是一位新教师,无教学经验,繁重的保育工作常常让她忽视中班幼儿的需求。因此,班级的环境氛围较为紧张,部分中班幼儿往往因为害怕教师,较少提出问题。

第二,中班幼儿自身性格因素。提问不足平均数7.27次的中班幼儿达23名,占总人数的77%,其中有2名中班幼儿从未有过提问行为,提问次数最多的中班幼儿提过52个问题,两者数量差异很大。部分中班幼儿性格腼腆,不爱和教师、同伴交流,较少提出问题。相反,班级中有几个中班幼儿非常喜欢提问,如提问52次的男孩,他是一个性格开朗、乐于探索但有点依赖家长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非常愿意和教师、同伴交流,遇到新奇的事情会说出自己的疑惑,希望他人予以解答。由于依赖家长,他常求助教师帮忙分清衣服正反或者穿脱衣服以及经常问教师他的家长什么时候来接他等。提问20次和30次的两个男孩,都格外喜欢和教师、同伴交流,好奇心强,但由于不爱遵守纪律,他们的发言常被教师制止干预。

(二)中班幼儿求知事实型提问最多,寻求评价型提问最少,不同提问主题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中班幼儿存在好奇、乐于探索的心理。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新奇事物,他们存在最多的疑惑是“是什么”,其次是“为什么”,再次是“怎么办”,因此中班幼儿的求知事实型提问多于解释原因型提问,解释原因型提问多于解决策略型提问。中班幼儿生活在幼儿园中,面对每天发生却时常变化的事情会产生疑问,因此日常生活型提问也较多发生。中班幼儿从小班开始慢慢训练独立穿衣、吃饭、适应中班幼儿园生活等,大部分幼儿到中班都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但中班幼儿不免也会向教师寻求帮助。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旁人的观点,因此寻求评价型提问最少。

(三)男孩提问数量多于女孩,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孩在提问主题和提问环节中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女孩在两者的差异均不显著

本研究通过观察得出男孩、女孩的平均提问数分别为10.3次和2.8次。费广洪在研究中提出在4~5岁年龄组,男孩提问多于女孩,本研究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他们认为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动作更加灵活,相比较而言,男孩的活动能力比女孩强,探索的欲望也更强,因而到了大中班男孩的提问次数明显多于女孩[5]。结合自身实习经历和与带班教师的沟通发现,男孩较女孩而言在各个活动中表现得更活跃,更愿意与周围的教师、同伴、环境互动;而女孩性格相对腼腆,心思更加细腻,很少向教师提问或求助。因此,总体上男孩提问数量多于女孩。

女孩提问数量少,仅33次,且每个提问主题和环节都有所涉及,因而女孩在提问主题和提问环节的差异不显著。男孩提问数量较多,由于活动时长和活动类型等差异,男孩的提问主题和提问环节存在差异。

(四)过渡活动提问最多,教育活动提问最少,不同提问环节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早餐后的过渡环节,中班幼儿会阅读故事书或静坐等待其他中班幼儿等,这是中班幼儿的提问高峰之一。这个阶段的提问主要以“谁是今天的值日生”“我的座位在哪里”等为主。游戏活动的地点在室内外,活動材料多样,新奇事物较多,中班幼儿更容易跟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产生并提出自己的疑问。生活活动中,教师会对中班幼儿提出一定要求,如“吃饭时不要说话”“男孩子(女孩子)安静地去厕所小便”等,中班幼儿有各自的事情需要完成,交流相对较少。开展教育活动时,一部分教师存在“偷懒心理”,开展的活动大多是美术活动和使用《快乐学习》教材。导入阶段,教师大多以图片和实物展示为主,辅以口头解说,把活动内容安排、活动材料使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告知中班幼儿,中班幼儿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活动,很少提出问题。一部分教师有较重的目的心理,对中班幼儿的提问是预设性的,中班幼儿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脚步。有研究指出,封闭式提问和是非式提问易使中班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养成不愿动脑思考的坏习惯,最终导致问题意识的丧失[6]。

还有一部分教师任务心理较重,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对中班幼儿的活动纪律和活动进程进行干涉,减少了中班幼儿独立思考和操作的时间,进而减少了中班幼儿的提问次数,中班幼儿的提问积极性得不到更好发挥。

(五)相对于同伴和自己,中班幼儿更倾向于向教师提问,不同提问对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中班幼儿学习经验少、依赖心理重,在他们眼中,教师具有“权威性”,是无所不知的,因此,产生问题时,中班幼儿更愿意向教师提问。同时,在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中,教师非常强调纪律,同伴互动相对较少,中班幼儿向同伴提问的机会较少。

五、结论

(1)中班幼儿在园提问数量非常少,平均一名中班幼儿每周提问一次。(2)中班幼儿求知事实型提问最多,寻求评价型提问最少,不同提问主题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3)男孩提问数量显著多于女孩,且存在显著性差异。(4)男孩在提问主题和提问环节中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女孩在两者中的差异均不显著。(5)中班幼儿在过渡活动提问最多,在教育活动提问最少,不同提问环节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6)相对于同伴和自己,中班幼儿更倾向于向教师提问,不同提问对象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67.

[2] [英]德·朗特里编.西方教育词典[M].陈建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60.

[3] 何亚柳.科学领域中幼儿提问的特点及教师回应策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88-91.

[4] 李承.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提问行为的研究 ——以长沙市A幼儿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5] 费广洪,申继亮,姚艺.幼儿在园提问数量的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Z1):84-87.

[6] 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02):63-69.

通讯作者:李沁珂,15522953273@163.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

猜你喜欢
一日生活中班幼儿提问
幼儿一日活动中感知数量关系的指导方案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巧用家长资源优化幼儿一日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