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海 李林川
这是笔者在听评课活动中亲历的一节八年级历史课。课间,在教师设计和引导下,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历史知识竞赛。应该说,这种教学策略与相应的方式是符合初中学生实际的生理、心理与学习水平的。这种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节目”教学设计,能激起其思维、表达、争辩和好胜的欲望,提高学习热情。按照竞赛评分规则,答对给10分,答错给零分。竞赛结果是胜者欢声雷动,败者垂头丧气。笔者疑问在于,这种评分规则给予学生的思维导向和价值引领,是否符合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错,难道就没有其价值吗?在课后评课阶段,笔者与参加这次活动的历史同行就此展开探究。
经过讨论,大家意识到这种竞赛评分规则并不适合于教学,应予以修正:即答对给20分,答错给10分。虽然评分规则的正误分值实际上不变,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出错也是有价值的。不过,这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结束这一竞赛后彼此交流、议论,让他们运用历史知识、概念、方法等了解出错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纠错的方法,达到增进历史学习成效的教学预期。
教师没必要急于越俎代庖去纠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错误,或者采取全盘灌输所谓正确历史结论的方法,力图避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出错。事实证明,运用“试错法”来学习历史其实是最聪明的笨方法之一,鼓励和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和用好学习上出现的错误,才是历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有之道。
一、教育理念:宽容和理解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出错”
第一,学生出错的成因分析。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从旧知发展到新知,需要经历一个感知、理解和内化的习得过程。因此,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不可避免“出错”,其具体表现是多样性的。
以辛亥革命一课的学习为例,例如一些学生将相关史实张冠李戴,出现史实结构性的混乱,究其原因是借助于死记硬背式的机械性记忆,而不是根据史事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理解性记忆;又如,学生常常将辛亥革命等同于武昌起义混为一谈,这是对二者的历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误读造成的;再如,学生在描述其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认识时,习惯性背诵教材中相关段落的具体词句,但对于这样的推论是基于怎样的史实并不了解,显示了其“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与方法论缺失。此类各种“出错”现象,客观反映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专业性”的欠缺,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出错”宽松的学习氛围,以便针对性予以指导和解决。
第二,教师需要适时“诱错”。事实上,学生并不完全围绕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出错”,而且是随机出现的。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备课与教学环节中,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设置一些易错易混的情境性问题,主动引导学生暴露潜在的各种认知错误,以便有针对性地及时纠正。
还以辛亥革命一课的学习为例,通常学生将“武昌起义”混同“辛亥革命”,出现历史概念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文后,提出系列问题:“辛亥革命”为什么将这场革命以“辛亥”冠名?“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吗?当部分学生出现二者混淆时,建议请全体学生从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定义、时空范围、主要内容等,借助教材相关史实展开探究。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认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正是学生获得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从历史教学策略上需要创设民主、宽松和温馨的学习氛围,采用“安全的松耦合——为试错创造出安全区”[1]。理解和宽容对待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出错”,因势利导将学生暴露的“错”作为宝贵的历史课程资源,应该成为历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二、教学依据和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议错”进而“知错”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奠基人桑代克在“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中对学习的实质是这样阐述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不断尝试和减少错误,并最终在刺激与反应间形成联结的过程。人们在应对新的情境问题时,通常应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去不断尝试。众多的尝试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通过不同尝试后形成的相应反馈,人们会放弃错误的而保留有效正确的尝试,最终建立起正确联结即达到学习成功。[2]通俗地说,人的成长是可以从检视、反思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中习得的,简称“试错学习”。
如前述,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出错”也在所难免。如何让学生“知错”“议错”,则需要教师予以专业的指导。那么,怎样才是最优的历史教学方式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课程标准”)提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3]
笔者认为“知错”可分为两个维度。除了学生“知错”外,教师也需要“知错”。即教师从学生“出错”和“议错”过程中,了解学生思维过程以及具体出错原因;从中了解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由此,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仍以辛亥革命一课的学习为例,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在讲述主要史实以及历史概念后,应结合之前在教学中曾经使用过的方法,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本课“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若干问题,示范和展示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
例如,对“先行者”的概念,是“先遣者,先驱”的意思。它是通过与同时代从事同样的革命活动其他人的比较而做出的。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哪些史实可以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呢?同时代的其他人也可以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吗?
又如,学生要完成“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一较高学习要求,通常存在的学习困难是:第一,对“历史意义”的概念不清;第二,对如何得出“历史意义”的学科方法不明。建议教师提示学生:什么是“历史意义?”能够证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有哪些?继而,要求学生就这一历史概念的解读,以及史料实证的方法展开交流和讨论。再通过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出错”以及“议错”的状况,予以针对性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继续讨论探究,在“议错”过程中真正“知错”。
因此,教师有必要应用教育智慧让学生主动犯错或在教师诱导下被动犯错,在“望闻问切”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成效。
三、教学方式与目标:指导学生通过“纠错”达成课程目标
在教师专业指导和组织协调下,学生从自身暴露的错误入手,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在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中使大家的思维相互碰撞,利用各种手段来验证不同想法,在“议错”过程中逐渐瓦解原有的错误。在“知错”的基础上进而“纠错”,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能力。
桑代克在“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中分别提出了“练习律”“效果律”的“纠错”方法。练习律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此加强。如果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如果结果满意能得到加强,反之则减弱。[4]
通常,纠错可以有两种教学策略,是需要根据校情和学情而选定的。对于历史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来说,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议错”的结果,在借助教师提供的方法、策略等,在交流、合作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习来“纠错”,解决历史学习上的相关问题。同时,对于历史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群体来说,则需要教师更多以启发、示范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总结在“试错学习”中获得的相关学习方法,并多借助同类案例对学生进行练习,在“纠错”中提升和巩固学习成效。
由于上述“试错学习”是否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其成效是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最关键的因素。只有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试错学习”,能够获得学习的成功,在“渐悟”中强化其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在试错过程中的正确尝试予以肯定,对其错误尝试建议放弃,并在此后的各种历史考查中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当这种反应使人感到满足时,刺激与反应间联结便更牢固。” [5]
例如,辛亥革命的下一课学习的是有关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列出本课中的 “北洋军阀”“独裁”“复辟”等历史概念,提请学生讨论并解读,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教师教学指导下,认识北洋军阀尤其是袁世凯否定民主共和的倒行逆施本质;进而为完成本课的课程学习目标“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铺平道路。经过这样连续几课的系统训练结合相应的测试,学生在“渐悟”中走向“顿悟”: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理解“历史概念”,才能避免囫囵吞枣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如此反复进行长期的练习和强化,可有效提升学生发现、提出、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养成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关于应用试错法的若干认识
第一,实施“试错法”需要遵循“基于课程标准,适于校情学情” 原则。[6]在“适于校情学情”情形下,教师需要围绕“基于课程标准”把握分寸避免问题的泛化,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出错、议错、纠错,聚焦到完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和宽容学生犯错,鼓励学生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专项强化练习,使学生能得到自我肯定与心理满足的积极结果,持續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试错法”适用于包括初中历史教学在内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灵活性:对于一般性知识差错或浅层次的理解失误,教师可以直接告知;对于分析、评价等高阶能力要求的问题,则需要发动学生课堂讨论并予以指导和小结;对于较为复杂需要耗费较多时间的,则指导相关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讨论并在课堂上交流。
第三,教无定法,但有常法。“试错法”只是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其特点是教师运用合适的学科教学策略和方法方式,因势利导将学生暴露的问题转化为其学习进步的宝贵资源,让学生在知错、议错和纠错过程中持续成长。它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使用,取长补短以获相得益彰之功。
在新时代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定位并不止于历史专业教育,而更倾向于人文素养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应用“试错法”,有利于逐步养成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理性思考分析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现历史课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彰显“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7]
【注释】
[1][英]蒂姆·哈福德著,冷迪译:《试错力,创新如何从无到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页。
[2][5]王北海:《“尝试—错误”理论的几条学习定律及其应用》,《南方教育论丛》1993年第3期,第47—48页。
[3][7]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36页。
[4]方丽华:《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科教导刊》2011年第17期,第10页。
[6]李林川:《基于课堂观察的听评课——以评点一节历史优质课为例》,《历史教学》2021年第7期,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