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生活化策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2021-10-21 19:08林进忠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初中地理

林进忠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相对抽象。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协助地理教学。当前,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原地理课堂的单一教学方式,注重与教学生活情境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无聊的地理学习更多生动有趣。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方式策略;科学探究

过去的传统地理教学中,一直提倡基于生命的教学,但很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许多教师经常在教学中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详尽的讲解并实际操作。在现阶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迅速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将生活导向问题融入地理教学中,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习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枯燥的地理学科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学科的热情。

一、做好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介绍

在新课程改革的当前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应不断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学习、了解和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做好地理课教学中的环境介绍。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相关生活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研究“从世界看中国”一章中“国籍”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和地理环境。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预先组织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多媒体照片,并根据种族分类的特点制作PPT格式,以方便在教室中展示图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這些PPT导入教室,让学生先观察图片,然后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这些图片你能想到什么?有些学生会回答“我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些学生会说“中国不同民族的民族语言和习俗不同”,有些学生会说“不同民族的生活特点不同。”还有其他不同的答案。通过观看国籍图片,可以将学生带入本课程的学习内容。通过欣赏图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的特征,了解我国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并通过科学介绍以生活为导向的情况来改善课堂教学情况,提升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创造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抽象和概念化的某些特定特征。学习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聊和僵化,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甚至更低。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地理教师应为学生创造面向生活的问题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促进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地理知识。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当教师解释“水资源”的部分知识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与水资源有关的教学内容,例如水库和三峡大坝。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同时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有效地结合研究结论,提出节水的实施策略,保护水资源。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如果课堂教学时间比较充裕,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就水资源浪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共同研究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扩展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地理教学的真实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三、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运用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生命的教学已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应学会科学地应用基于生命的教学方法,将基于生命的教学融入日常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热爱。

例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教授农业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栩栩如生的情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衣服,看书,用过的桌子和椅子以及吃的食物都涉及农业。经过教师的解释和描述,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哪些属于农业。一些学生会说得更认真一些,例如大米,小米,花生等,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的一部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谈论各自家中有哪些农业资源以及家中有哪些美味的食物。这个问题是学生更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们会积极回答。一些学生会说:“我的家乡主要生产小麦。我一年可以种植两个季节的小麦。小麦生长得很好,又白又香。”一些学生会说:“我的家乡主要生产棉花。许多工厂会来家里购买棉花。”通过上述学生的描述,教师可以总结出中国农业的特点。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各地也根据当地条件种植了相应的农作物。许多优良农作物品种不断涌现,这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接下来,教师将介绍本课的另一内容,即作物生长的环境是什么,也可以通过创造生活环境来实现,然后教师将向光,热,湿气,地形和土壤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基于生命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论:

简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以应对考试结果,而且还让学生真正了解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采取更多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莹.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初中地理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