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焕萍 王燕丽
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1]。近年来,其发病数量在逐渐增加,甚至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2]。具有扩散快、易复发等特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从根本上治疗癌症。因此。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其身心都会受到很大的打击[3]。作为临床上传统的护理模式,护士的服务只局限于在院诊治住院的患者,为其提供临床护理。一旦患者结束入院治疗,护士对其相应的健康护理及健康指导就会相对减少甚至中断。虽然在住院治疗期间癌症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得到了相应的治疗与解决,但是患者在后期出院疗养期间,还可能会面临疾病复发与相关并发症的困扰,疾病与康复实时监测信息中断,康复与健康用药等知识匮乏等一系列问题[4]。因此,迫切需要医护人员为其提供持续的后续治疗与护理,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5]。延续性护理通过及时有效专业的干预措施解决出院患者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促进患者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6]。本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癌症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20 年5 月—2021 年1 月出院的癌症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并接受手术治疗;无精神疾病及大脑功能障碍;年龄18~75 岁;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课题的内容与目的,且同意参与此研究。排除条件:诊断不明确的恶性肿瘤:需要保护隐私;不能沟通或者认知功能障碍;患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中男32 例,女28例;年龄32~70 岁,平均59.08±4.02 岁;癌症类型:肝癌13 例,直肠癌7 例,肺癌16 例,乳腺癌7 例,胃癌14 例,子宫癌3 例。观察组中男31 例,女29例;年龄30~75 岁,平均57.41±5.23 岁;癌症类型:原发性肺癌18 例,胃癌12 例,肝癌14 例,乳腺癌5 例,直肠癌9 例,子宫癌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类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由中高级护理职称且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癌症护理人员,根据出院患者癌症特点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出院时发放科室自制的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出院后1 周内电话随访1 次。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该小组由从事肿瘤临床护理工作10 年以上的护师6 人和具有教授级职称的肿瘤医学医生3 人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主要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以及通过电话、微信平台或者其他互联网APP 等措施对患者进行随访,积极主动的了解出院患者的健康指标及情绪管理。针对性的对其实施个体化管理。延续性护理小组在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准备出院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汇总备案,该信息登记汇总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出院时主管医师开具的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及相关的日常注意事项,并制订专业完善的康复与护理计划来动态监护和管理出院患者的康复与疾病情况。延续性护理小组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平台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有序、协调不间断的医疗服务。进行连续6 个月的动态随访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每周通过电话、微信平台或者其他互联网APP 随访1 次,督促出院患者保持良好的遵医嘱行为;建立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由至少1 名小组成员每天与患者随访交流,随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疼痛控制情况并收集患者的健康指标信息,及时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专业合理的康复指导、饮食干预、预防疾病复发等相关指导。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指导患者合理正确的用药,向其主动介绍相关药物所伴随的副作用,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对生活充满希望。
(1)心理状态评估[7-8]:分别以出院时及延续性护理6 个月后为观察节点来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心理状态评估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SAS、SDS 满分均为100 分,SAS 临界值为50 分,SDS 临界值为53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2)生活质量评估[9-10]:采用QLQ-30 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在延续性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表一共包含30 个项目,包含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5 个功能子量表和疲乏、疼痛、恶心呕吐3 个症状量表,6个单项测量项目和1 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整体生活质量评估项目为条目29、30 分为7 个等级,计分为1~7 分,得分越高整体生活质量越好。其他条目分为没有、有一点、较多、很多4 个等级,评分为1~4 分。功能子量表条目得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症状子量表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重。所有条目及子量表均经过0~100 分转换。功能子量表得分={1-(RS-1)/rang}×100,症状子量表的得分={(RS-1)/rang}×100。RS 为子量表中单项得分平均值,rang 为自由度(整体生活质量自由度取6,其他子量自由度取3)。
(3)疼痛程度评估[11]: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NR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疼痛程度由弱到强为0~10 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出院时SAS、SDS 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干预6 个月后的SAS、SDS 评分比较(分)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维度中恶心呕吐、疲乏、疼痛、气促、失眠、食欲散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N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干预6 个月后的NRS 评分比较(分)
延续性护理使出院患者能在康复期间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减少因病情恶化出现再住院的需求,从而节约卫生资源,减少卫生服务成本[1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治疗过程复杂,至今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彻底根治的治疗方法。癌症势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虽然我国癌症的治疗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对癌症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改善癌症出院患者的负面情绪,还可以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综合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14]。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延续性护理小组通过电话、家庭、网络等不同方式的随访,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处于困境或者承受痛苦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与引导。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护理小组可深入了解患者的顾虑及疑惑,有针对性的引导患者。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随访交流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消除不良刺激,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与积极的治疗态度。因此,通过延续性护理的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另外,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这是因为延续性护理小组通过随访及时告知患者康复注意事项与定期复查,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由医护人员指导其康复训练、放松肌肉等。延续性护理小组督促患者遵循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对其存在的康复问题,提供及时有效全方位的指导,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的治疗康复行为与心理认知,减少疾病复发的诱导因素,使患者出院后的止痛治疗及康复指导得到了保障,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出院后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延续性护理作为新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治疗效果与节约医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