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21-10-16 12:49郭军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5期
关键词:陶冶以人为本教育

郭军红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在教学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陶冶。

【关键词】陶冶;以人为本;教育

一、以人为本的最佳方式:陶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小组实验应强弱搭配,实现合作学习,教师的重心应向能力弱的学生倾斜,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容易的题由他们展示;点评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通过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使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获得知识、构建知识,增长能力,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结果。以人为本教育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陶冶,而陶冶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方式,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去经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让我们记忆深刻:“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以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早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陶冶就已经在教育中应用,“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的学生要学习的六门课程,礼即礼仪、乐即音乐、射即射箭便是磨练品性、激励气势、陶冶学生的情操。孔子在其教育生涯中,提倡用“诗”、“礼”、“乐”来陶冶弟子的情操,以达到其培养贤人君子的目的。墨子的一句名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色,其色亦变”就表明了他重视社会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就是社会环境的陶冶作用。但是,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中,教育家多半将陶冶作为自发因素,没有将其上升为理论。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系统深入研究陶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二、陶冶教育的具体方式

陶冶教育的确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陶冶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具体操作起来并不是很容易。要想很好地运用陶冶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创设良好的情境使被教育者产生共鳴。在优良的活动情境中,具有陶冶价值的诱因是极为丰富的。诸如:教育爱、以身作则、传统和舆论、榜样的力量、讲故事、游戏和兴趣活动、艺术角色和职责、同学朋友和不分辈分之间的交往、委托和信任、个体和集体间的权利和义务、文明的设施和秩序、艰难险阻的遭遇、优美宜人的景色等等。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陶冶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陶冶,即有意识的利用隐性课程,使隐性课程显性化。

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在重视字词的默写,文章的背诵之外,可以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利用文章的意义来熏陶学生,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因为一般情况下,文章都具有教育意义。再比如说,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育人资源,历史课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感人事迹,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如“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入藏”等历史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对昭君和文成公主明大义、识大局,为民族团结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产生共鸣;对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著名论断的分析讲解,能够激发学生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感;对红军长征历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产生崇敬。”成功的历史教学能在青少年心目中形成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的强烈反差,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利用这种资源,使之发挥出最大作用。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和学校例会,蕴藏着宝贵的陶冶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进行陶冶教育。“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元旦”、“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端午节、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人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其次,我们还应重视利用例会进行陶冶教育。目前由高校组织的各种大型例会不少,但能够给学生心灵以震憾使其终生难忘的并不多。以毕业典礼为例,许多国家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场面非常隆重而热烈,校长、导师和毕业生都身着学位服,毕业生的亲朋好友盛装祝贺。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导师代表致赠言,毕业生代表致答谢词等。毕业是学生离开母校踏上社会的转折点,对学生来说是他们人生关键时刻,隆重的毕业典礼无疑能震憾他们的心灵,牢记母校师长的教诲,因而也是进行陶冶教育的良机。再如,学校每年一度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的表彰,不应只举行一个简单仪式,发发奖状和奖学金完事,而应特别重视精神鼓励,举行隆重的仪式,为三好标兵披红戴花,把三好学生的照片张贴于学校宣传橱窗内,营造出一种“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光荣”的浓厚气氛。除以上外,学校其他例会如开学典礼、校庆等等,只要精心设计组织,并逐步规范,也会收到预期的陶冶效果。

三、陶冶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谢桂新,崔绍怀认为,陶冶教育中品德变化的内在机制,包括五个环节,即“无意识心理倾向”、“感受体验”、“产生共鸣”、“引发思索”、“价值生成”。其中,“无意识心理倾向”这一环节常常是通过学生自我无意识的作用产生的。他们认为,陶冶教育往往内含一定的有感染力的感染源,当借助学生的无意识活动,使学生对此有所感受时,便会引起学生对感染源产生关注,在关注中有所认知、有所体验,进而激起强烈的情绪、态度、倾向,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无意识的心理倾向。由于教育唤起注意的方式是通过创设情境、优化情境,不显露目的,所以其情绪的激起和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更容易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为陶冶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无意识心理倾向的产生,关键是要恰当显现有感染力的感染源,感染源的设置不能够目的性太强,人为的设计痕迹太明显,学生往往有防范的心理,容易厌烦,而要能够使学生易于关注,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3]所以,为了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陶冶情境的设计需要教育者运用智慧和精力。

猜你喜欢
陶冶以人为本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不再孤独:爱是我们的舞场我们的朝堂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