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卿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互动较多,非常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开展合作式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对小学英语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小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把握语言敏感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英语能力的持续进步,离不开更有效的互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综合考量,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是第一步。很多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分组过于随意,没有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进行摸底测验,考察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然后还要考虑其他关键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能力或个人性格等,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为之后的小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习能力是分配小组成员的首要因素,每个学习小组应该平均分配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比如在学习“Drawing in the park”这节内容之后,教师让小组完成对话训练,学优生可以纠正学困生的语音语调。对于学优生来说,通过向中等生和学困生讲解,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其他因素也要考虑。比如一些学生可能只是因为不够专心或者没有将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导致成绩不佳,本身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进步速度可能很快。另外,一个小组的学生,应该性格有所差异,比较安静或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不能集中在一个小组之中,这会导致该小组沟通效果不佳。总之,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争取让组员达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的结果。
小组分配之后,并非完全不变。教师应该定期进行测评和考察,对小组成员进行灵活调整,保证各小组的均衡。另外,教师应该选择一名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要组织本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同时针对小组的各种问题和教师进行及时沟通。总之,教师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合理分配组员,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效果。
二、全新设计,科学安排小组任务
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针对小组的形式设计学习任务,充分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性,让所有组员都能参与进来。很多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布置的作业或任务和之前没有本质变化,很多学生往往独自完成,小组之间缺乏配合,完全没有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安排小组任务时,要根据组员人数、学习内容等要素进行布置,合理分配,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解“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节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话剧表演的小组学习任务,让每个小组自己组织表演,一个组员扮演狮子,一个组员扮演老鼠,另一个组员作为旁白,如果组员人数超过三人,可以将旁白进行分配,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参与进来。在准备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台词分配以及练习,都需要小组独立完成。通过设计这样的小组学习任务,每个组员都不能回避任务,经过表演,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将更加深刻。在话剧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小组问答的任务,让一名组员进行提问,如“Who woke the lion up?”,“What did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ome?”等问题,其他组员进行回答,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除了话语表演这种锻炼听说能力的小组任务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例如,在学习“The kings new clothes”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向學生推荐安徒生童话的其他英文绘本,安排学生制作幻灯片,阅读绘本、整理信息、内容总结、制作幻灯片等任务,每一名组员负责其中一部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取得最终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和概括能力,还能够加强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三、构建情境,不断提升小组兴趣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有很多的交流和沟通,学习趣味性明显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仍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小组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打造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形象思维更强的小学生更快地被新知识吸引,在个人的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Keep our city clean”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和污染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城市污染的情况,生动的画面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文内容。然后教师设计相关的小组学习任务,比如针对不同的污染情况,可以实行哪些措施,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在这样的情境中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组员的兴趣会显著提升。
除了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Chinese New Year”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春节时感受节日的氛围,观察节日的细节,然后在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完成一篇微写作,写下自己最深刻的春节记忆,组长将组员的作文进行汇总和整理。在这种直接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入,写作时言之无物的问题将得到极大地改善,组长可以将课文中的常用句式进行整理,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at Chinese New Year?”和“Im going to buy some flowers.”,使得组员对重点语法和句式掌握得更加牢固。总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会明显提升,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动力更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有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