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创设情境的路径分析

2021-09-29 12:27吕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

吕娟

[摘 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理解能力、生活阅历限制了学生学习与理解古诗词的效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教师可以在古诗词的各个教学重难点环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诵读情境、历史情境、比较情境、模拟情境等,并结合互联网资源提升情境教学的质量,这样就能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2-0059-02

新课改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古诗词中的生字以及相关的古文常识,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者所描绘的意境。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想办法降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并激发学生学习、思考与想象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而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深入到古诗词的内核中,体悟其意境,就是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朗读节奏,创设诵读情境

古诗词是具有格式美与韵律美的文体,并且朗读古诗词时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其的理解。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朗读教学,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符合古诗词意境的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更高质量的朗读,以提升学生从朗读中感知古诗词情感与意境的效率。

比如,在《暮江吟》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古诗。在学生朗读之后,我指出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感情不足的问题。然后播放两张PPT,以此来营造欢快的朗读气氛。两张PPT内容与古诗内容对应,一张对应前两句的“残阳”与“江水”,一张对应后两句的“露珠”与“弯月”,并使用动画效果实现了融合转换,PPT还包含着轻快、欢乐的纯音乐。在播放一遍PPT之后,我让学生自由站起来回答感受到了什么情绪。在图片与音乐的影响下,学生们分享了自己感受到的欢快、轻松、惬意等情绪。然后,我再点名几个学生在配乐中带着情绪朗读古诗。在我的要求下,学生们以或轻快,或慵懒拖长的语速进行朗读,与配乐共同形成了带有学生个体气息的朗读情境。但是,由于音乐的影响,学生的朗读并没有显现出“一道/残阳/铺水中”这样的节奏,或者因为朗读速度过快,学生的朗读节奏并不清晰。对此,我问他们:“音乐可以让古诗朗诵更有美感,那么古人在没有配乐的情况下是怎么表现古诗朗诵的美的呢?由于学生基本都受过音乐学科节奏美以及古诗节奏美的教育,所以很快就能答出:古诗要有节奏。我又点名一个学生朗读,并提问:“刚刚我们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那么你能将感情融入节奏中吗?”该学生回答“能”,随后便带着笑容以轻快的语气和明晰的节奏朗读了一遍古诗。

总体而言,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图片与配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情境。以这种方式开展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质量会更高,并且在情境的辅助下他们也能更轻松地感知古诗词的意境。

二、基于创作背景,创设历史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作者以及创作背景,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以蕴含着不同情感、特征的情境引导学生获得接近作者创作古诗时的感受、经历,使学生能够突破历史的限制,对古诗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以古诗《示儿》为例,在教学中,我先播放课前准备的反映百姓疾苦或侵略者凶残的影视剧片段、图片、音乐。比如,我选择了剧情片《1942》中的人民迁徙的镜头与老人回忆的特写镜頭。在这些镜头中,学生可以看到蜿蜒的拄拐人群在荒野中迁徙,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被大人牵住但神情麻木的孩童图片,也可以看到倒在地上的一堆堆的人。在展示这些图片之后,我告诉学生,造成这种情况的不仅是饥荒,在战争中,敌人还会对这些逃难的人群进行追杀。在观看中,学生的情绪随镜头和音乐的变化而变得低落起来。随后,我降低视频的音量,点名一个学生以低沉的语气解读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解读会与视频产生奇异的效果,对其他学生的情绪产生更大的影响。在学生解读之后,我再以悲伤、深沉、迟缓的方式朗诵古诗,将情境中的情感迁移到古诗中,让学生从我的朗读中去感知作者的情绪。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以及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的古诗,而学习这篇课文的小学生基本都从小生存在优渥、安乐的环境中,对国破家亡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对此,教师就可以基于这首古诗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创设历史情境,并在准备的视频中配上与背景相关的解读文字,用以营造悲凉的氛围,奠定教学的情感基调,以凸显作者的爱国情怀。通过上述历史情境的营造,能够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学生在静默的过程中感知古诗的悲伤情感与意蕴,这样,教师之后的教学活动也就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三、基于诗词内容,创设比较情境

古诗词一般记录的是古人的思想内容,而承载这些思想的则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对小学生而言,无论是古人的思想抑或是古人的生活经历都在他们的理解、经历范围之外。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对古诗词中的内容以及教师讲解的事物通常都是一知半解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基于古诗词的内容,引入互联网中的相应资源,为学生创设比较情境。

以白居易的《暮江吟》为例,我在多媒体上以并排陈列的方式展示多幅“残阳落江”图,第一幅与教材所给的图片相同,第二幅图残阳与碧水参半,第三幅图的红色阳光若隐若现,第四幅图已然没有太阳的踪迹。在展示四幅图之后,我让学生举手选择契合古诗前两句的图画。一开始,许多学生都认为第一幅图是最契合的,因为与教材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在学生们大致表达完自己的选择之后,我再以缓慢的语速吟诵“半江瑟瑟半江红”,并着重拖长两个“半”字。然后点名一个选第一幅图的学生提问:“‘半是什么意思呢?”该学生先是回答“‘半的意思是‘一半”,然后以恍然大悟的神情表述第一幅图是“满”而不是“半”。在肯定了该学生的回答后,我再让学生比较四幅图,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在我的吟诵引导与之前学生的回答启发下,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在阅读时不够认真,忽视了注释中“瑟瑟”的释义。

总体而言,这一首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是前两句诗,而这两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造成理解困难的因素既有学生缺乏相应生活经历的原因,也教材图片的误导。针对这首诗的教学难点创设比较情境,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注释的重要性,并使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得到增强。

四、基于意境特点,创设模拟情境

意境的体会是新课改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程度并不高,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所以较难通过古诗词中的文字描述感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意境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并且以多媒体营造相应的氛围,以此来引导学生感知古诗词的意境。

以《竹石》为例,在课前准备阶段,我先结合古诗内容,在网络上搜集能够体现《竹石》内容的视频,用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我先展示“竹石”视频:暴风雨中某种植物受风雨摧残,但在风雨之后依然舒展着残破的枝干挺立在阳光之下。在播放完这个视频后,我点名几个学生,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直接感受。在画面与声音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被视频中的植物所震撼,如有的学生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植物坚韧品质的赞叹。随后,我再播放张海迪等人物的生平事迹,然后提问学生:“这个视频是竹石吗?”学生们明显安静了几秒,显然都在脑海中进行思辨。但很快便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是”。于是我再提问:“你可以结合古诗说一说原因吗?”被提问的学生回答得较为笼统:“因为她也很坚强。”对此,我细化问题范围,逐步提问:“坚强往往是在受打击后体现的,那你认为她受到了哪些打击呢?”学生回答:“我看过她的书,我知道她五岁时就瘫痪了,而且她长大以后还做过鼻子上的手术。”对此,我再继续追问:“很好,看来你平时很喜欢读书啊,大家鼓掌。你能再结合古诗说一说她的坚强体现在哪些方面吗?”学生回答:“她瘫痪了但是不气馁,而是自学针灸为别人治病,还写了很多书,这就是她坚强的体现。”

总体而言,在统编教材中,许多古诗都包含着意蕴深刻的意境,这些意境是学生难以自主感知、体会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引导学生去感知意境,还应教给学生感知意境的能力。而创设模拟情境以及进行引导性提问,就不仅能够辅助学生感知课文意境,还能够辅助学生将古诗内容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知意境的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学难度较高的内容。為践行新课改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借助情境解决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基于所教学古诗词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当前阶段的理解能力,合理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推动教学活动高效、高质量地开展,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教学中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还可以感知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

[ 参 考 文 献 ]

[1] 马世卫.阅读 赏析 领悟 想象: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0).

[2]金雪花.古诗深度教学三部曲:例谈优化古诗教学的路径 [J].语文天地,2018(30).

[3] 干小丽.情境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语文教学,2017(01).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