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三历史通史复习路径探讨

2021-09-24 16:55杨文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三历史高考评价体系

杨文莹

[摘   要]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的指挥棒,在高三历史通史复习中跟着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挥棒对复习内容进行精准定位,同时采用主题探究的形式可让复习事半功倍。文章以中国近代史中晚清政府時期的内容复习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三历史;通史复习;主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5-0067-03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关键性问题。其中,“四层”就是回答“考什么”的问题,是指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历史学科的试题情境往往是学科前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是科学性和专业特色的高度体现,是教育功能和测量功能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说,现今的高考历史试题,一般都与学术前沿动态、时事热点等紧密相关,通过情境材料等方式将历史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相结合进行考查。

因此教师在制定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的目标时,要跟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一高考指挥棒走,在构建历史纵横联系、明确阶段特征的同时,通过情境材料引领学生进行主题探究,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下以中国近代史中晚清政府时期的内容复习为例进行探讨。

一、了解全国卷试题特点,构建历史必备知识体系

2019年的《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要求掌握的必备知识在必修部分中列出26个一级考点、85个二级考点,涉及500多个知识点。在高三历史通史复习中,要想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并能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必须先让他们了解全国卷的试题一般考什么。

1.精准定位——分析全国卷的考查内容

在2018—2020年的全国卷试题中,对于中国近代史中晚清政府时期内容的考查一般放在第28题。

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晚清时期的内容在全国卷中的考查主要有两方面特点:集中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和19世纪末两个时段;以政治、经济变革的考查为主,“晚清外交”和“民族工业”是常考点,思想方面稍有涉及。

2.颗粒归仓——建构必备知识体系

明确了全国卷考查的侧重点后,在历史通史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将相关的必备知识进行体系建构,可以时间轴或是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建构。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目标:以时间轴的形式建构知识体系,可以从概念着手构建同时段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建构知识体系,可以侧重知识间的深度联系,包括内涵和外延。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同一时段内的相关必备知识是缺一不可的。中国近代史中晚清时期的必备知识有(见表2):

按照以上说法,仅对该阶段的必备知识进行归类是不够的,还要注重时空的立体关联,以形成这一时段独有的阶段特征。 比如在晚清政府时期,引起中国变革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内部因素,而是列强的侵略,这就必须与同时期世界的发展情况进行联系。晚清政府时期两个时间段的社会变革分别受到了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因此,在建构知识体系时应注意到世界形势。

二、依托主题探究活动,落实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关键能力具体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

从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20年版高考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分册)中关于2019年全国卷历史部分的试题分析来看,该部分试题考查的能力全面,涵盖了《考试大纲》提出的全部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该部分试题还体现了“六个下功夫”方针,注重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同时,该部分试题倡导五育并举,把审美能力(如全国Ⅱ卷26题)、健康观念(如全国Ⅰ卷26题)、劳动精神(如全国Ⅲ卷31题)等内容纳入高考的考查范围。

由此可以看出,在历史通史复习中通过精选材料开展主题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加工能力、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中晚清时期的内容时,在初步建构了必备知识体系后发现,有些知识是可以直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民族工业的知识就可以用来解答全国2020年Ⅲ卷、2019年Ⅰ卷、2019年Ⅲ卷、2017年Ⅰ卷、2017年Ⅱ卷、2017年Ⅲ卷的第28题。而2018年Ⅰ卷和2018年Ⅱ卷的第28题所涉及的晚清外交并没有明确地出现在主干知识体系当中。但这两道题并没有超纲,只是需要学生在全面解读材料的基础上,调用相关时段的必备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方可解决问题。

吴伟教授说过:“考过的高考试题都是一张张可以说话的嘴,都是跳动着生命的活体,只要我们会问,他们就会什么都告诉你。”高三历史通史复习应以高考题为指挥棒,落实必备知识体系,通过创设材料情境、设置对应问题开展主题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素养。针对高考试题中出现晚清外交这一考点,可设置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从“冲击—反应”角度看列强侵华与近代条约外交的建立。教师可通过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站在更高处了解那个时代的特征。

1.主题探究的第一层次:基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关键能力,融史料实证于其中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晚清政府是如何进行对外交往的,在教材中并没有过多提及。实际上,清政府在认清形势后,即使很艰难,还是由传统的宗藩外交逐渐转向了近代条约外交。教师可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材料一  (总理衙门)奕    在中外交涉中尝到了运用和学习国际法的甜头,并以此为理由建议朝廷多多印行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分发给涉外官员学习。

——李書源整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二  在 1868—1869 年间,近代中国第一次显示出有能力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没有直接压迫的情况下,就一个条约进行谈判。

——芮玛丽《同治中兴 :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

通过对材料的整理与解读,可以辨析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晚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已经认识到传统的外交方式已经失效,在与欧美的接触中只能顺应他们的外交方式。于是,他们的外交观念和外交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在外交观念上,转变夷夏观念,称谓从“夷”向“洋”转变,涉外事务从“夷务”向“洋务”变化;在外交机制上,建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并在中外交涉中运用国际法来保障国家利益。

2.主题探究的第二层次:基于调用和运用知识的关键能力,融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于其中

清政府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国家主权的观念逐渐加强,并在一次次的对外交往中体现出来。国人的国家主权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何在?教师可通过材料三来引导学生调用知识。

材料三  1864年4月,在处理普鲁士与丹麦因战争而在中国渤海湾发生的“战船纠纷”时,奕曾初步提出国家主权问题。他运用有关领海的国际法理论,成功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被扣留在中国领海的丹麦船只,解决了棘手的外交难题。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指出,倘若外国要求之事“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因万国公法直斥之”。1868年“修约”期到来之前,曾国藩也主张中国应“委婉而又坚定地拒绝外国人在修筑铁路、设置电报、内地通航、在中国水域运盐以及建立货栈等方面提出的一切要求,认为这些活动将有损于中国国民的生计”。后来郑观应进一步指出“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夺之”。

——摘编自施建兴《国际法输入与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发轫》

通过材料,学生了解到,随着西方思想的不断传入,中国人逐步接受国家主权观念,并最初萌发在政治领域,但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派开始关注国家经济权益,早期维新思想也开始产生,国家主权归属成为他们的关注点。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感受到在“屈辱”面前中国有志之士的自强精神,并以史为鉴,认识到国家主权的维护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3.主题探究的第三层次:基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关键能力,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于其中

从以上两个层次的主题探究中可以看出,面对列强19世纪中期以来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各阶层的反应都不如印象中的“消极”,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积极的作为。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还是得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与学生一起探讨清政府最终不能成为维护国家主权的使命担当的原因。在此,可引用芮玛丽的话“(清政府)在技艺与具体策略上学习西方相对容易,而一旦涉及意识形态或体制问题则非常之难”。

为了能让学生对晚清政府时期的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可抛出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四种不同看法:1.鸦片战争开端说;2.明清之际开端说;3.第二次鸦片战争开端说;4.辛亥革命开端说。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三、升华主题,点睛核心价值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考命题要肩负起“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重任。这既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所指的立德树人,也体现了“四层”中的“核心价值”,还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

在高三历史通史复习中,通过主题探究帮助学生建构了对这一阶段的整体认知之后,教师对主题进行升华,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与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素材。比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晚清时期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材料四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客观地看待这一时期。

材料四  此前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研究叙事的两个主要视角值得重新审视。其一是民族主义视角。作为历史主体的中国人,出于民族感情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考量,民族主义成为历史叙事的主要方式。在近代史的叙述中,充满了民族主义情绪和思想的语言表达,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解放和独立”,以及将中西历次冲突的根源归结为帝国主义侵略等。其二是殖民主义视角。西方各国以文明传播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将中国视为“半开化半文明”国家,试图通过传教、外交、经商甚至战争手段,将中国拉进文明国家的行列。这种视角下的历史叙事,自然将殖民主义行为视为合法合理。这两种叙事的共同特点是,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文明的,而对方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非文明的。总体来看,民族主义视角有一种宿命式的正义感,殖民主义视角则难脱西方中心论嫌疑。

——摘编自仲伟民《全球史视野 :对晚清时局的一种新解读》

材料四中提到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视角都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意识形态的制约。如今,我们再来看中国近代史,不能单单循着中国历史发展或西方历史发展的主线,而应该跳出来,适应时代的发展,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全面、客观地进行研究、分析,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同时探求真相,崇尚美好,增强创新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奉先.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59-6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三历史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物理命题如何体现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秉承理念 沿袭风格 导向素养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精选 精讲 精析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应用唯物史观,构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