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当前的教育模式不再仅以文化知识教学为主要内容,而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通过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小学音乐课程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从组织音乐游戏、诗歌朗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节奏等七方面提出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144-02
节奏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节奏感,提升学生手脑协调性为主要教学目标,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潜移默化地培养节奏感,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整体音乐节奏能力的目的。
一、组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节奏感
游戏是教师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游戏类的学习方式兴趣较大。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节奏训练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节奏并进入学习状态。组织音乐游戏的方式和途径十分广泛,教师可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创设更加完善的游戏教学方案,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节奏教学的有效性。以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太阳出来啦》一课的教学为例,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教师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并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在本课教学中,节奏教学是难点,同时是教学重点所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节奏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指导。游戏以小组形式进行,在游戏中每组均可以获得一个小桶,小桶中藏有一张节奏卡片,小组成员需要利用桶将节奏卡片中的节奏拍对。此游戏不仅可以达到训练学生音乐节奏的目的,同时可以有效发展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在此环节的游戏设计中,教师应当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将更加具有趣味性、科学性的游戏活动融入教学过程中,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通过诗歌朗诵,强化学生节奏
诗歌朗诵是小学教育中经常用的活动方式,可以通过背景音乐的辅助作用提升诗歌朗诵的效果。将具有节奏感的音乐作为诗歌朗诵的背景,可以促使诗歌朗诵通过具有节奏感的音乐体现浓烈的情感色彩,同时有利于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使学生深入情境之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在诗歌朗诵的节奏训练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徑培养学生节奏感。首先,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著名的诗歌朗诵节目《朗读者》的视频,此节目以具有背景音乐的诗歌朗读为主要节目内容,很好地诠释了诗歌的情感与节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从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习朗读者的节奏。以此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节奏感学习。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诗歌朗诵,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朗诵,教师安排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2]。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彩色的祖国》一课的教学中,其主要歌词内容可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作为节奏练习曲目。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设置相关背景音乐,组织学生对本课歌词进行朗诵,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节奏感,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在诗歌朗诵中感受情感的变化,更加直观、清晰的体会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并完成节奏训练目标。因此,利用诗歌朗诵提升学生节奏感,可以通过多方面途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以此保证教学设计更加完善且有效。
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节奏
结合生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节奏,可以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节奏,也可引导学生将音乐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节奏。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生活中存在的节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联想能力,感受生活中更多的节奏。在日常生活中,钟表滴答走动的声音以及火车鸣笛的声音等均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教师可以此为例子,引导学生联想并对生活中的节奏进行模仿。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音乐节奏并学习节奏。如在小学音乐教材《花蛤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将灯光、音乐作为背景,使学生发挥联想能力,体会真实的赶海情境,从而使本课的教学更加生活且具体,促使学生如临其境进行学习与体会,进而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节奏能力以及音乐学习能力。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进而保证音乐节奏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打击乐器开展节奏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乐器的辅佐作用具有较强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节奏感较强的打击乐器作为教学工具,从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及旋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可爱的羊群》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利用三角铁等打击乐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演奏歌曲,以此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打击乐器的类型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与专业能力,利用更加全面且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待学生,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及节奏感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3]。
五、利用多元化表达方式指导节奏创编
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基础的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以节奏创编的形式深度学习音乐节奏。在此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打击乐器,如沙锤、碰铃、三角铁等教学工具。教师借助多样化打击乐器的辅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节奏感,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物品自制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编,同时根据教材内容的引导进行联想。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春晓》的歌表演中,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利用玻璃水杯、水盆、碗和筷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节奏创编的工具,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充分发挥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更加具有节奏感的旋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想象力。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节奏教学期间,应当善于运用多种策略和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为核心,丰富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向。
六、利用肢体动作促进学生体会音乐节奏
肢体动作的辅助作用,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有效方式。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深化对音乐节奏的体会,同时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进而为音乐节奏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课程《土风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引导学生站起身,根据歌曲的节奏以拍手、跺脚、蹦跳等动作表示节奏的变化。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律动、学习音乐节奏,同时可以加强音乐节奏教学的趣味性及有效性,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在此方式的具体运用中,教师应当注重以节奏鲜明、旋律愉快的音乐为主,使学生在体会音乐节奏的基础上逐渐学会舞蹈的编排,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七、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促进发展师生友好关系,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师生互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进行互动。首先,在日常音乐教学游戏及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与学生共同玩耍与学习,使学生感受教师的亲和力,进而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节奏教学期间,应当以引导者身份,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正确且科学的引导。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军队进行曲》一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示范,使学生在与教师的良好互动中提升音乐学习能力及节奏感。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良好途径。
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的专业性,更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多元化并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开展音乐节奏教学,保证学生节奏学习有效性的同时,发展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思琪.“节奏”,不可忽视的旋律——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的教学方法分析[J].北方音乐,2020(9).
[2]宋艳.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的教学方法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8(28).
[3]吴帮湘.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6(18).
【作者簡介】
李华珍(1982~),女,汉族,福建安溪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