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2021-09-17 01:11刘珂乔诗音
关键词:职业能力

刘珂 乔诗音

引用格式: 刘珂,乔诗音.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97-102.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86/2021.04.013

文章编号 :2096-9864(2021)04-0097-06

英文大标题  Research on improv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in digital economy era

关键词:  数字经济时代; 会计专业硕士; 职业能力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工作方式、工作范围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于会计人员的数字化思维能力、数据挖掘能力、业务综合处理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还难以适应这些新变化。高等院校应融合数字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配置、课程设置、能力考评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持续提升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益运用到众多领域和各个行业,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社会需要大量能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商业环境的会计人员。此外,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国家《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当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会计从业人员要持续提升素质和加速转型。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在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与时俱进,受到了多方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当从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衡量会计人员能力,高校应培养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大数据思维的复合型财会人才[1]。会计专业硕士(MPAcc)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领域专门人才,近年来的招生规模快速扩张。同时,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在不断扩大,以满足需求和提高质量为主的一系列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正在实施之中。本文拟分析数字经济时代对于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和当前会计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经济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新业态也重塑了会计行业,引发财务会计在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发生转变。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数字经济带来财务数字化转型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财务工作提供了更加精良的分析技术和设备,财务部门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财务中台,实现了从业务端采集数据到财务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面在线、实时互联,并进一步推动了财务自动化、数字化发展。财务数字化转型使得财务中心成为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使财务会计在会计职能、工作范围、工作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其一,会计职能发生变化。会计职能由原来简单的核算、监督向管理、分析、决策等职能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会计人员的生产力,将其从繁琐的凭证处理、重复的操作性业务中解放出来;财会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分析预测、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2]。同时,对于高端会计人才能力素质的研究表明,高端会计人才不仅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积累,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高端会计人才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战略决策、风险管理等职能。

其二,会计工作范围发生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会计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价值创造和数据分析的作用凸显,会计信息不再局限于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而是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关联整合。新技术的应用使数据利用范围显著扩张,数据来源从财务系统扩大至整个业务系统,提升了数据处理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从而實现信息时效性数据支持,满足各环节需要,帮助提升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3]。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展,更加专注于将会计信息进行全范围、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分析。

其三,会计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大数据的应用促使会计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不仅从以前的会计核算转向管理和监督,其工作重心也从以前的事后算账前移为事前评估和事中控制[4]。数据驱动决策,财务成为真正的大数据中心。会计人员需要精通业财一体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给出专业的判断,为公司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控提供支持。也就是说,会计工作的重心由反映过去转变为预测未来,由传统会计管理模式转变为信息技术管理,由事中监督、事后分析转变为全过程管控。

2.财务数字化转型对财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财务数字化转型必然会引起人才、管理、组织、技术和战略布局等诸多领域发生变革。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财务数字化转型日益深化,有关财务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也迎来了新变化和新要求。《2019中国财务共享服务调研报告》提出,数字化人才短缺、企业内部数据管理能力和流程再造是财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核心挑战。

其一,数字化思维能力需要提升。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数字化转型挑战,引起传统会计思维发生战略转变。首先,应转变传统财务数据决策有用观,树立全体数据大局观。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范围、方式、报告形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数据从财务数据扩展到包括业务部门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使数据的类型由单一向多种、由静态到动态转变,会计人员必须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实现传统财务会计向数字化模式转变。其次,财务人员应提升系统性思维能力,准确把握数据间内在的本质联系,理清问题的内在逻辑,透过全局数据发现问题和规律,利用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再次,应掌握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适应数字经济思维变革的要求,培养对数据信息的敏感度,发挥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在服务价值创造、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

其二,数据挖掘分析评价能力需要提升。面对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数字化,财务人员也需要具备数据整理、分析和挖掘能力。首先,与过去相比,会计人员可以获得和利用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如果会计人员没有一定的数据挖掘能力,就难以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会计信息的获取来源更加广泛,使得数据信息多种多样,需要专业的技能进行挖掘分析,将有潜在价值的数据转变为当前可用信息,以此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会计人员需要运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逻辑推理。再次,除通过掌握数据挖掘、分析处理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外,还需要加强培养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其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需要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工作不仅需要掌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知识,还要对统计学、计算机、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于高端会计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跨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复合型技能。在业财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懂财务,还需要懂业务、熟知业务流程,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因此对于会计人员的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层次会计人才重视和加快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升,发挥在数据分析、风险控制、决策支持等综合业务方面的统筹协调能力和作用。

二、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全国会计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指导性培养方案中,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并要求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管理素养和数据处理等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顺应了当前会计人才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前多数培养MPAcc的院校都按照此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和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在会计专业硕士的实际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受当前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等因素的影響,MPAcc的生源质量存在差异,部分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专业素养比较差。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时允许跨专业报考,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生源的本科专业分布广泛,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生源在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欠缺。

其二,虽然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明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差异化和区分度不高,导致会计专业硕士未能完全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中虽然存在实习实践环节,但是各个学校大多以结果导向评估实习实践质量,过程管理和监督不够严格,因而导致实践环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未达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准。

其三,当前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计划多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注册会计方向,其中主要课程内容为管理学、会计学,缺少数字经济时代所应具备的学科融合知识,表现为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会计专业硕士的国际交流项目数量跟学术型硕士相比也少很多,因而会计专业硕士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职业能力也相对欠缺。

其四,专业化程度和导师选拔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符合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问题,导致会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如一些校外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机会比较少,在对学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低,导致校外指导老师有名无实。同时,少部分培养单位为了追求热度和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实质上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师资力量,因而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其五,部分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没有很好地结合地域和学校特色,对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而且在培养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及时地融合进人才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

其六,当前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几乎没有在校生的有效参与,未能及时地了解在校生的职业能力弱项,同时毕业生职业发展和跟踪反馈等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导致无法及时地对教学质量做出科学评估和对教学方案进行有效调整。

综上所述,由于各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不高、特色不鲜明,当前的培养现状与国家对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根据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各个高校的人才供给现状,可以看出,会计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提升会计专业硕士的职业能力迫在眉睫。

三、提升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积极融合数字经济时代特征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变化,做好自身职业能力提升。高等院校应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遴选、课程安排、质量考评等方面进行教改研究和实践探索,保障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切实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其一,完善学生的基础能力。一是应注重基础专业能力和基础通用能力培养。MPAcc的专业背景差异较大,统一教学必然导致培养质量难以统一的情况出现,因而对于基础专业能力和基础通用能力提升而言,应当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评估,发现学生的强项和短板,因材施教,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对于跨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会计与其他学科融合,让这些学生在熟悉的知识领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使其在学科融合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出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二是应培养持续学习能力。培养单位除需要做好常规教育科目外,还应注重信息化在线教育、互动教育、大数据实践教育等方式,形成持续化学习,将目标任务、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都建立在会计转型新要求上,不断完善基础能力。

其二,围绕职业能力强化实习实践,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一是应完善实习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实习实践的过程监督,及时掌握学生动态,真正发挥实习实践环节在学生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二是应加强实践课堂设置,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例如,可以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成立实务研讨项目组,让会计专业硕士更加了解会计实务,训练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战略管理思维,同时在实践中体会会计职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市场需求变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更好地了解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其三,加快知识结构重构,优化课程设置。一是应加快会计专业硕士知识结构框架构建,以能力框架为指引完善人才培养内容和方案。以经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会计专业硕士设置不同的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结合会计人才需求趋势,加强管理类知识课程,并融合金融、税务、信息处理等跨学科知识。二是应优化课程设置,助力国际化人才建设。会计专业硕士有2—3年的学习时间,学校可以在第一学年构建交叉学科为新型会计类方向,如智能财务分析、审计与咨询、税务会计等,以知识结构重构为主;在第二学年根据研究生自身职业规划,选择性增设国际金融、跨国公司会计等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三是应拓宽边界,基于学科融合进行多角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依托跨学科融合视角提出的创新性理论,设置创新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多学科融合运用能力。

其四,优化双导师培养考核体系,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一是应落实双导师制,多维度遴选导师。专业导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指导学位论文写作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导师可以由具备实务经验的校内老师担任,也可以从社会各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家中选任,实践导师应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应完善導师考评制度。对于校内导师,可以将其与学术型导师考评分离,把学科竞赛、案例教学、优秀硕士论文等内容纳入专业硕士导师考核晋升的条件之中。同时可以将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专业职业能力纳入考评范围。对于校外导师,应制定合作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职业道德和考核标准,实施过程监督,真正发挥出会计专业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的优势。

其五,定位数字化会计人才,提升数字分析能力。一是应结合时代需要增设前沿课程。目前,涉及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课程还比较少,在预算预测、成本分析、决策支持、数据管理等课程教学中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对实践教学比较轻视。高校应当结合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优化课程设置,增设特色课程,突出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态势,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二是应培养数字化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数据分析课程,掌握Excel、Python、Stata等量化分析工具,提升对系统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积极配合业财融合、管理集成、财务数字化转型开展人才培养交叉融通创新。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全体数据大局观、数据敏感等数字化思维能力。

其六,加强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持续完善培养方案。一是应优化教学过程监督和教学质量评估。高等院校应做好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管,期中和期末做好适时评价,同时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各项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不断持续改进。二是应建立会计专业硕士在校生能力评价机制。建立以专业评价、综合能力评价、诚信道德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三是应建立培养单位与毕业生的反馈机制。通过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和交流,持续关注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结合社会需求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

[1]   PALL R, OGAN Y. Business intelligence & analytic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Status and future foc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18(6):37.

[2]  谢诗蕾.探索信息化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之路[J].财会月刊,2020(1):81.

[3]  乌婷,乔引花.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建设探讨[J].会计之友,2017(19):38.

[4]  向传殿.新时代专业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探究[J].财会通讯,2021(3):167.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的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化学分析工的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平台构建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