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
【内容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整个社会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落实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五大素养。作者将从基于“历史解释”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开展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以此来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成效。
【关键词】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教学 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说是内涵丰富,综合性强的一门学科,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作者将在文中研究历史解释素养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基于历史解释来构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基本含义和重要价值
基于历史解释来构建高效化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就得认真研究和明确历史素养的基本含义。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历史素养及时对历史事件、现象等进行描述、解释的能力和素养,主要内容就是解释的对象、依据、方法以及解释的意义等。根据最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标准,历史解释就是要充分地以史料为基础,以学生的历史理解力为基础,来理性分析、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和方法。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历史素养就是学生以分析研究等方式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学生不仅能将历史事件描述出来,还能对不同历史事件中的深层次关系进行分析和理解,接着还能从不同的视角来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解释。历史解释素养就是要注重对学生老师积累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提升。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将有助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摆脱以往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唯教材和试题的局限,引导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历史知识,更好地应用历史知识,感受历史知识学习的魅力,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方位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历史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基本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好弊端。对于高中生来说,已初步形成了历史解释的萌芽,掌握了描述和描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从总体情况来看,高中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很多高中历史老师对培养历史解释能力不够重视,创建高效化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模式还未形成。
第一,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能力比较低。从高中生的角度来首,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主要是由高中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动机、态度以及参与度有关的。很多高中生对历史课程知识学习的动机,并不是因为学习兴趣所引起的,学生是为了考试而不得学习历史知识。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很难真正地进入到历史课程学习状态中,学生历史课程学习成效自然不高。高中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深入思考,用心思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心体会在历史情境中出现的历史事件,这样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更好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准确、全面地解释和描述历史知识,推动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水平的持续提升。
第二,历史解释是要历史史料、史实为基础的,这就需要高中生扎实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历史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提升的重要原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想掌握与考试有关的历史知识,未能深入地挖掘和钻研历史知识,在解释历史现象更多地停留在表面,高中生的这种历史学习方法是不行的。长期下去,高中生对历史事件的内涵不能做到准确的理解,对历史事件的本质不能有效地把握,不能形成系统化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学生在对历史事件解释的时候,就不能有效地从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中提取到解释所需要的信息。因为高中生未能以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为支撑,所以对历史解释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也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事件。
第二,高中历史老师的解释素养意识不足。从高中历史解释素养教学的角度来看,很多老师对自身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意识不强。高中历史老师作为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纽带。从一定角度来说,高中历史老师的知识素养将直接决定了学生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历史解释素养。从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高中历史老师的历史解释素养还比较低,历史知识储备量不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是单一的讲解课本中的知识,不能将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见解融入课堂教学中,也不能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拓展历史知识,这样就影响到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形成。同时,高中历史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不够重视。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模式下,历史课程教学的任务局限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在这种教学目标指引下,很多高中历史老师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历史知识讲解、课后试题训练,对高中历史的枯燥讲解以及灌输式课程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都是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下,高中老师就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自身也为认识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价值意义,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基于历史上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分析
第一,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研究。史料是历史思维培养的载体。一切历史事件的解释都需要以史料为基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有关的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将学生以往历史学习思维打破,这样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思维,从而对学生的历史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为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史料。在具体的史料挖掘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和以往所学的历史展开对比学习,这样就能提升学生对历史时间的理解能力,学生就能更好地区分不同历史事件的缘由,推动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持续提升。比如,在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这节课学习的时候,老师就要先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者、路线以及开辟原因等,这样学生就能对新航路形成初步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将新航路和丝绸之路进行对比学习,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對这两个历史时间的异同展开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对历史解释多样性的理解,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构建历史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历史是对过去故事的讲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跟现在有着显著的不同,这样学生在理解历史事件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对于这个问题,高中历史老师在课程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以更加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来积极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情境,以课堂教学情境的导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虚拟化的历史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感悟力,更好地体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共鸣。此外,要积极搜集各种互联网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来对历史课堂教学氛围进行全方位的营造,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探究历史知识,多角度地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判断历史史料的真伪,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历史解释素养水平。
比如,在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学习的时候,学生可能对汉武帝的这个决定感到不理解,就问为什么不让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这种情形下,高中历史老师就可以播放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视频短片,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历史情境中,从而对当时的政治局面有更加准确的理解,拉近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
第三,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权威者、主导者,对学生的历史思维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这样就容易让课堂教学进入到是一种灌输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中,老师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想法向学生身上强加,这样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所以,高中历史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打破传统的单向输出的课程教学模式,以问题驱动的方式,通过提出各种历史问题,在讲解中让学生深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构建良好的师生沟通和交流关系,通过问题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在具体的历史问题选择的时候,要紧密高中历史课本知识,要注意所选择的问题难度适中,要注意历史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将历史事件的真相弄清楚,最终形成具有自我思维的历史事件解释。在各种历史问题的驱动之下,通过一定的训练,学生就会掌握对历史解释的分析方法,将更好地体会历史知识学习的乐趣,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自然就会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有关秦朝政治制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向学生先提出有关问题,通过问题来促使学生来初步了解秦朝的社会发展背景。接着在具体问题的驱动下,让学生深入思考秦朝的政治制度,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从而让学生在政治思想上产生碰撞,对历史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释。
结语
新时期,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历史问题思考能力,深化理解历史知识,为构建高质量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安琬玲. 高中歷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2] 王凯.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微观史学应用:基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26-27+14.
[3] 张莹. 万紫千红总是春:高中“历史解释”素养落实策略[J]. 中学历史教学,2018(9):33-35.
[4] 陶世华、袁文菁、袁丽 等. 对“历史解释”素养分层的理解和实践[J]. 历史教学问题,2018(2):105-108.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