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璐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课改的实施与传播已然深入全国各地中小学内。而新课改的核心便是智慧学习,教师应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全方位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大量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教育现场的方式,综合分析可实际运用于小学音乐智慧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其中包括以智慧课堂为基础拓展教学知识面,以智慧课堂为基础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以智慧课堂为基础转变教学模式,以供相关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智慧学习;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众所周知,智慧课堂是将学生、教师、家长充分结合在一起的互动智慧教育生态圈,在提升家长、学生、教师之间沟通效率,减少沟通成本的基础上,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其可渗透到音乐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能够快速帮助学生建立兴趣,最终实现让家长能实时了解孩子对音乐的学习情况,更好帮助学生制定长远学习计划和目标。
一、以智慧课堂为基础转变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需求。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此种方式导致课堂上通常教师是教学主体,课本教材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而这种教学模式至少存在两大弊端。其一便是课堂氛围过于枯燥,此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学习兴趣。其二便是此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差,无法达到差异化教学目的。而智力课堂的建立则极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两大弊端,为课堂带来了更丰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在帮助学生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程度。例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一些基础音乐知识过后,可组织学生一起行动起来,进行一次全班大合唱或分组大合唱,一方面可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参与感,充分参与其中展现自我,进而达到整体性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此种动态教学方式与音乐兴奋感和欢快感不谋而合。不仅可有效增加班级凝聚力,并且为师生之间建立友好和谐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以智慧课堂为基础拓展教学知识面
教师想要构建良好的智慧课堂学习氛围,其中对学生开放性的知识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对于音乐课程而言,音乐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有限,对一些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则更加有限,此时教师则应从基础做起,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例如,教师在讲发音的时候,可以将每一个音阶的发音与中文汉字所对应,一方面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另一方面,此种方式能够将抽象音乐教学具象化,把学生不熟悉的音符转化为更为熟悉的汉字,比如在讲“do”的发音时,可将这一发音与汉字“宫”联系在一起,并可借此为学生讲解历史故事。例如诸葛亮的“十面埋伏”,在为学生讲解浅显乐理的同时,可结合此种历史典故,不仅可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扩充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库,并且能有效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学习兴趣,达到智慧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以智慧课堂为基础强化学生综合素养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作品,可以有效舒缓身心,帮助人们快速找回状态。另外,音乐还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表达,能够反映出音乐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音乐则能将其表达而出,并快速与社会群众达到共鸣状态。而对于小学智慧课堂音乐教师而言,教师则可充分利用好音乐感染力的这一特点,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全身心投入,利用音乐培养自身综合素养和健全品格。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经典曲目时,可将曲目的创作背景,曲目描绘的场景,以及背后故事讲解给学生听,帮助学生学习曲目前,在脑海中便已经構建了相应画面,并对画面产生联想,进而深层次地理解曲目内涵。而在曲目讲解练习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踊跃发表自身看法,其中可包括学完此首乐曲后,从中学习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等。在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一方面可更清晰的了解学生对曲目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则可根据学生发言进行二次引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提升音乐智慧课堂教学效率。
简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于中小学生教育愈发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大力提倡的教育理念。近年来音乐无疑成为了诸多家长的首选,而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智慧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兴趣,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这则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达到高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琴.智慧学习——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解析[J].北方音乐,2020(15):197-198.
[2]王笑坤.智慧学习,健康成长——小学音乐智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12):212.
[3]陈伊玲.探索智慧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7(3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