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生
摘要: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让智力障碍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回归到主流社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文章以G特殊教育学校为例,探讨了生活课程背景下的培智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关键词:生活课程;培智学生;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连,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地位和课程目标:“作为必修课的劳动技能主要以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其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向学生开展适当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国家政策法律之所系,也是培智学生全面发展、融入社会之所需。
一、整合生活适应和劳动技能课程,促进学生生活技能提升
生活适应和劳动技能课是培智教育中独具特色的两门课程。生活适应课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而劳动技能课是以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学生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能力。在培智学校的实际教学中,生活适应与劳动技能课在教学的内容选择、资源采取上常常互相重叠,在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也多有相似之处。在同一教学内容的框架下,生活适应的目标常偏于经验常识,劳动技能的目标则偏于技能获得,虽有一定的区分,但经验、技能是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的,截然分开的做法显然不妥。因此,学校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合并成一门生活劳技课程。新的生活劳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为目的,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圈的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务劳动能力、学校劳动能力等,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在课程体系上,学校立足于传承百年传统的“长善文化”,针对本校学生特点,积极开发“长善课程”。“长善课程”强调“长善救失、增长优长、发掘学生潜能特长”,促进学生的适性成长。从横向上看,是以“生活劳技”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基础性外缘课程、活动性外缘课程、发展性外缘课程为外围,形成涟漪式课程体系。其中,生活劳技课居于核心位置,占有最大的课程比重,是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生活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最主要学科。其他外缘性课程,分别从各个学科和侧面做好策应与配合,共同服务学生生活、职业适应能力的成长。从纵向上看,低年级段侧重以康复类课程配合生活劳技课程,抓好学生的身体动作康复,提高其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为后续的劳动技术教育奠定基础;中年级则以兴趣实践类课程配合生活劳技课程,发展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生活和劳动能力;高年级则以农事、烘焙、理发、动物饲养、超市理货、售卖等职业陶冶类课程配合生活劳技课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陶冶,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中专则在此基础上,设立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保洁、浆洗、中西点制作等职业教育课程,学习专门的职业技能,为他们将来顺利地融入社会、适应就业做好准备。
生活适应和劳动技能课程的整合,进一步统合了两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资源,构建了纵横有致、逐阶上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了劳动课程比重和课程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了生活劳技教学的低耗时、高效益的特点。
二、提供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强化学生劳动技术实践
《二程外书·卷一》中云:“治其器必求其用。”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应用和实践,通过学生的劳动实践来启发智慧、壮健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职业适应能力。培智学生较多具有认知和生活适应能力方面的欠缺,他们学习慢、遗忘快,知识能力的形成较为缓慢,唯书本、唯课堂的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致力于打破学校与社会的藩篱,让社会与校园互联互通,为学生提供更广的生活舞台和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首先,积极开发校内劳动实践机会。学校积极推行生活核心课程改革,加强校内生活化情境场所建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这些情境场所进行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和劳动实践活动。除了一般性的课内劳动和课后的校务、班务、舍务实践以外,学校还创造性地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制度,设立了校园劳动实践岗位,并分岗到人,各司其职,让每一个实践岗位都成为学生锻炼劳动能力的舞台,每一次值岗经历都成为学生难以忘怀的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的契机。其次,积极组织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带领学生回馈社会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交往技能等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社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积极悦纳。
从弥补劳动能力缺陷到发展粗浅劳动能力、精细劳动能力、专精的职业劳动能力,从服务自我到逐步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社区,随着学生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大、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学生的劳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也在同步得到成长。
三、加强学生适应性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学生社会融合就业
培智学生的最终发展目标是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生活、融入社会,成为自主发展的合格公民。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进入职场自食其力,是培智学生融入社会的一大挑战。依据培智学生的残疾程度和适应能力高低,学校分别设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就业或安置路径。在职业教育的渗透与开展方面,学校将义务教育段的职业陶冶与职业教育段的职业技术课程有序衔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近职业教育,迈入职业生涯。在初中阶段,开设“农事管理”“烘焙制作”“家政服务”等职业陶冶课程,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职业认识,培养初步的职业情感,掌握初步的职业技能。在职业中专阶段,与本地的爱心企业合作,开设“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酒店服务的相关技能,为他们将来进入酒店行业就业打下基础。在学生的融合安置方面,对程度较为严重的智力障碍、脑瘫、肢体残疾学生,优先考虑在家或到残疾人托养中心等福利机构接受全天候的照料或者护理。对一般残疾程度的学生,推荐到“残疾人之家”等日间照料机构实行辅助性就业。他们可以在白天到相关机构进行康复、娱乐,或从事较为简单的手工劳动,晚间回家休息。对残疾程度较轻、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或者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学校积极吸收社区、社会有关爱心单位,成立了“特殊教育社区协作委员会”,与有就业合作意向的社会单位共同成立“爱心助残就业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就业提供场所和舞台。不少学生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就业帮扶”等形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成为自食其力的合格社会劳动者。
培智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于使智力障碍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交往,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回归主流社会。通过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生活核心课程、职前陶冶课程、职业专精课程等步阶式的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教育,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技能和习惯,提高了他们的生活适应力和职业适应力,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带着自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最终享有高质量的“生命尊严”和“常态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天蔚.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残疾人教育条例[N].人民日报,2017-03-28(015).
[3]黃赫鑫.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4]姚郑芳.生活适应课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1(12).
[5]史维密.河北省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6]胡勇.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