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
中职学生处在16—18岁之间,正是青春好动阶段,对于篮球学习虽然比较有兴趣,但是不喜欢课堂约束,不能很好配合教师学习。在任务策略之下,可以将学生的比拼心理激发出来,使得其能够坚持学完当堂课程。“三步上篮”在篮球当中“一大二小三高跳”以及整个过程稳定性是学习关键,为了实现任务驱动,可以将班级学生分组,做到组间对抗,组内互相示范和指导,最终实现“三步上篮”的学习。
1 任务策略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性
任务策略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学生水平来通过任务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最终完整地学完课程内容,做到了学以致用。任务策略教学法源自“有任务才有压力”,通过教师的渲染激发中职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当中。在任务策略之下,学生彼此间能够自觉地分工合作,提升小组战斗力,一起为集体荣誉拼搏,正符合了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精神,即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塑造良好体魄,增强社会适应力,打造良好的体育心理。
2 “三步上篮”任务策略具体实施
2.1 分组
分组是在学情分析基础上展开的,力求小组内包括各层次学生,组间实力相近。组内学生层次不同,目的是让学优生拉动学困生,促进学生间交流;组间实力相近是为了便于展开激烈的组间比赛,使得“三步上篮”任务得以完成。在笔者设计的教学方案里,分组对接了组间比赛,以充分掌握知识和技术最终赢得比赛为具体任务,对接了学生的兴趣,改善了课堂学习氛围。
2.2 教师示范
在示范环节教师为了照顾到学困生需要总结出“一大二小三高跳”的三步上篮特点,同时考虑学优生可以增加花式三步上篮,这样自然而然将学优生、学困生进行了分层教学,对接不同理解能力和平衡能力,也使得已经学会三步上篮的学生在花式三步上篮下提升学习兴趣。在示范当中需要明确三步上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一大二小三高跳”的体验,难点是保证三者紧凑、连贯和稳定性。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多练习和观察。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该环节可以对接视频教学法,让学生观察每一位篮球明星的三步上篮,同时教师最后给出分解动作示范,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很好掌握三步上篮。
2.3 挑选组长
在教师示范完毕,对每一小组进行观察,将动作标准的学生选为组长。诚然,为了考虑组长的权威性,也可以由各小组民主选举。组长的第一要求就是动作规范、美观。
2.4 组内指导
由各小组组长来对组内同学展开示范以及动作指导。教师则总体观察个别指导。组内指导阶段,组长作为学优生对其他同学展开示范和指导,促进同学间交流,并允许组内互相监督和互相学习。组内指导实际上就是展开具体的纠错机制,使得学生们错误的操作被辨认出来,并获得组长的指导,使得学生们正确学习“三步上篮”。
2.5 组间对抗
组间对抗是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的一个环节,可以使得学生认真对待,积极掌握三步上篮,为本组加分。组间对抗比拼的是各组总体分数。具体的三步上篮评分指标:连贯性、稳定性、准确性、跳的高度和距离等。
3 篮球任务策略教学常见问题和应对办法
3.1 常见问题
第一,任务目标难度高。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做好学情分析,导致目标层次过高,反而会导致学生对篮球学习失去兴趣。例如有的教师会在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太多技术、技巧和技能,导致知识点多,学生掌握不全面,直接导致了整体的篮球体育能力不足。第二,缺乏纠错机制,即在具体的篮球学习当中没有对相应的技巧、技术、流程形成纠错标准,这会使得学生不能科學掌握动作和技术。另外,纠错的方式是组内纠错还是师生纠错,还是学生一对一纠错,方式不同效率效果不同。第三,缺乏评分的具体指标。教师在评分上大部分都是凭借自己观察给一个分数,这是笼统的评价方式,缺乏客观性。
3.2 应对办法
第一,建立科学目标。“三步上篮”的掌握总体来说属于篮球技术当中相对独立一环,而且其对学生的平衡力、运球、弹跳力都有全面的考验,对学生来说虽有难度,但是通过组内互相学习,能够很快使得学生掌握。另外还考虑到了学优生增加了花式三步上篮,做到了不同水平不同目标。第二,建立合理的纠错机制。在“三步上篮”教学当中,笔者的方案当中是以小组纠错来实现纠错机制,发挥了组长的功能作用,促进了学生彼此交流。第三,建立科学的评分指标系统。在“三步上篮”的学习当中,建立了具体的顺畅性、稳定性、准确性以及“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口诀,能够通过组内评价形式,使得每一位学生获得指导。
中职篮球教学中任务策略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差异,要建立合理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任务策略的正确运用,需要建立合理目标、纠错机制以及评分指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