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卓玛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学习时期就是幼儿园阶段,因此做好幼儿时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至关重要,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创设语言教育情境,在对应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幼儿不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如何高效地创设幼儿语言情境,并提出创设语言情境的方法,旨在切实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情境创设;方法研究
引言:目前中国的社会是人才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社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必定会有人际关系交往,而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的表达,如果一个人语言表达有问题,说话毫无技巧,那么很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从幼儿开始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在幼儿时期无法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么在之后的成长中很難会改变了,势必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中创设情境是最行为有效的方式,因为语言就是为了交流使用的,因此学习语言表达也必须是为实际使用而服务,因此必须通过设立具体的情境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幼儿语言学习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幼儿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语言是沟通中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是要想说、敢说、会说、有机会说,通过创设语言学习情境的方式首先就可以解决敢说与有机会说的问题,创设情境对话,让每一名幼儿参与进去,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每一名幼儿敢于用语言表达思想,增强幼儿说话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技巧,达到会说的目的,因此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应为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
二、幼儿语言教育中情境的创设原则与方法
(一)中班幼儿教育情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中班的幼儿经过了一年的语言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化的语言表达的基础,因此在该教育阶段遵循的第一个原则是随机性原则,即场景创设的随机与对话内容的随机。由于目前幼儿有语言表达基础,因此不再需要老师创设规定好的语言表达,要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自由交流,老师在一旁可以纠正表达中的错误。第二个原则是持续性原则,即情境训练模式要持续,场景的创设也可以持续。语言的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要持之以恒,因此必须要持续进行情境学习训练,不断强化语言表达技巧,此外在创设的情境上也可以保持关联,让幼儿在场景中连续进行对话,增强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第三个原则是真实性与贴近生活。幼儿语言表达情境创设必须要以生活为依据,以真实性为标准,语言表达是为生活中交流准备的,因此必须贴近生活。
(二)创设对于幼儿有吸引力的视听结合的场景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于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因此注意力分散,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情境创设的第一点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动画片来吸引幼儿注意力,适合幼儿看的动画片上的情节简单,画面多彩,非常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鼓励幼儿勇敢开口,在幼儿观看动画片时针对动画情节要求幼儿对于动画中的场景进行讨论,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表达出来。
(三)创设拥有问题,能引起思考的情境
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说,而且相应的思考也是必需的,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要注意要有能引起幼儿思考与讨论的内容,老师在设置情境时可以适当加入简单的思考内容,并且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增加问题的数量与难度,充分调动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创造性思维。
(四)在创设情境时引导幼儿之间加强交流,相互交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创设情境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幼儿的参与度,不能让有的幼儿孤立,可以采取分组活动交流或者针对性交流的方式来帮助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幼儿,在创设的情境中也可以将注意力向这一类幼儿倾斜,积极引导其他的幼儿与这类不爱说话的幼儿主动交流,最终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所有的幼儿都可以并且乐于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幼儿时期的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的成长,由于这时候幼儿文字功底低,理解力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文化类的课程一般不会取得太大效果,因此本时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师在该时期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不断训练强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唤醒幼儿乐于说话的本性,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潜力,潜移默化之中不断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段文艳.试论幼儿教学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6(19)
[2]周超行.快乐学习 主动学习——幼儿语言“快乐教学”的策略探究[J].新课标(小学),201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