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
摘 要: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接着从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三个角度详细论述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材;小学生;思考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下,教师群体纷纷探寻数学课堂的创新发展可能,以此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活力和新鲜资源。创新不仅是社会的时代主题,也成为数学课堂的变革力量。数学思想方法以其策略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而颇得师生的集体喜爱和普遍践行,从而使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而量身定做的认知策略,以有效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认知兴趣。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以字母代替数字进行运算的代数思想、图形与数字密切关联的数形思想、抽象复杂体系运算的方程思想、分类处理区别对待的类比思想、有设计有安排的转化思想等,是小学生开展数学认知的行动指南。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锦囊妙计”,也是教师全面考量数学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更是师生互助成长的策略牵引。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是数学教学的实施规划,也是教师精心备课的“书面成果”和智慧结晶。因此,教学设计往往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文字证明”。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把数学教材的具体内容一次性地输送给小学生。教师往往以“类比思想”和“转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中为小学生设计出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的认知过程和探究内容,辅助小学生认知。
以“千克、克、吨”为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转化思想”为小学生设定一个慢慢探究、逐渐递升的认知轨迹。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选择“体重计”,让小学生通过“称重”对自身的重量有所了解,能够在以后以自己为参照物去主观猜测其他物体的重量。教师将“体重计”纳入教学设计以后,还要为小学生提供小计量的“电子秤”,还要为小学生准备好硬币、药片、钥匙、银行卡、圆珠笔等小物件,让小学生在亲自动手称量上述小物件以后,对“克”有全面而直观的认识,可以将“克”理解为“约是一个药片的重量”。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师不仅可以将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之中,还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有效优化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代数思想”和“转化思想”去设计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能够为小学生设计出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数学认知过程。另外,教师还可以借此实现小学生的深度学习、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健康成长。
以“路程、时间与速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转化思想”为小学生设定认知梯度。教師可以先让小学生认识“什么是路程”,让小学生明白“路程”就是一个长度数值。然后,教师再让小学生明白“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联性和对应性,“时间”就是完成这段“路程”所消耗的“具体时间数值”。最后,教师立足小学生对“路程”与“时间”的认知基础而引出“速度”这一新定义,并让小学生一起探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教师就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设定了一条循序渐进的科学途径。
(三)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前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更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活动是小学生的具体认知过程、群体合作探究和快乐交流沟通的实践区域,是师生集体智慧的共同着力点。因此,教师能够借助“类比思想”和“转化思想”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设定一个个探究单元,在循序渐进中真正达到教师预设的探究目标。
以“生活中的负数”为例,“负数”是一个特殊的数学区域和知识范畴,因此,教师在“正负数”的教学过程中要“刻意”为小学生强调“零”的标尺作用。为此,教师不仅要让小学生亲自观察温度计,看明白“零刻度线”的具体位置,还要让小学生体验“坐电梯”,让小学生明白“地面就是零刻度线”,以地面为起点,向上则加,就为正;向下则减,就为负,以此让小学生慢慢熟悉“正与负”。
三、结语
数学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教学智慧、教学能力和教育艺术的才艺展台,还是小学生积极认知、主动探究、快乐交流和自觉成长的生命乐园,更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基地。因此,教师积极探究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的科学应用,切实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知识积累、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全面发展创建最优化的发展环境,加速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涛.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2):52-53.
[2]许礼云.探讨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活动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2018(20):114-115.
[3]陈华忠.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基本应用[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