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体
【摘要】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要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注重课堂中活动的延伸,教会学生们会围绕写作的主题搜集素材,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作素材;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你若问学生什么最难,他们会异口同声回答:作文难。写作文难,写一篇好作文更难,写一篇有生活气息的佳作更是比登天还难。追问造成这一原因的产生,主要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们阅读量少,积累自然不多。二、是学生远离大自然,缺乏相关生活体验,写作如同闭门造车。三、是教师片面地追求作文指导的套路,限制了学生写作的发散思维。鉴于这些写作问题的存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素材与积累的几点有效策略。
一、养成阅读习惯,拓宽素材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无不指向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小学生想积累语言的素材,非要多读书不可。因此,课外閱读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作用。多看课外书,增长了学生们知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了语言积累的基础,还要善于组织语言,这样才能把生活中所见所闻和结合自己的理解巧彻成文。正如俗语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把课外阅读和平时的作文写作联系起来,所以,笔者在平时开展语文教学当中,会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课外书中摘录好词佳句,这样能使语言积累积沙成塔;根据课外的阅读书写读书心得体会,这样的阅读能让学生读进去,想开去,用读过的书引导学生的善于思考。同时,鼓励学生们在阅读时遇到好文章,大胆进行仿写,这样能起到勤思多练的效果。经过长时间的引导与锻炼,学生写作时能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同时,学生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能解决了写作时“无话可说,生搬硬造”的困境,还能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学生拥有海量阅读,有朝一日可以“借他山之石巧攻玉”。
二、学会观察生活,作文素材信手拈来
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他的话道出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喜怒哀乐,人情冷暖,风雨雪霜”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用心观察,生活处处皆文章。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鼓励学生要把每天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进日记里,用记录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能把生活中小事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还会害怕学生不会写作文?在学生的日记本里有春天叶片刚刚抽出的细微描写,有花朵“悄然有声”开放的声音,有小贩们为了推销产品精彩语言秀,有看到小动物出生的惊讶,有被同学误解的委屈,有校园里的欢歌笑语……
例如,笔者在教学六年级语文习作《学写倡议书》这个单元习作中,一开始由于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缺乏观察,在讲课过程中,虽能积极发言,但在讲周围环境存在的污染现象时,学生是凭借记忆来说,说得不够全面,理屈词穷,泛泛而谈,没有达到预期的习作效果。笔者再根据学生存在的缺乏观察周围环境的现象,作文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观察居住社区的人们使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处理和分类问题、人们在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到野外走走看周围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再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指出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合理的建议,用倡议书的形式整理成文章,根据倡议的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如,校园的公告栏、小区的布告栏、网络论坛。经过学生们用心观察之后写出来的建议书,言之凿凿,数据真实可信,令人信服,也用这样的方式给他们上了一节不一样的环保课,用这样开放观察的方式获取写作素材,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写作素材信手沾来,让学生们明白了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敢于表达,优秀习作就在我们身边。
三、安排活动情景,即兴创造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阐明要有生活的经验积累,写作才能如鱼得水。但在现实的写作当中,学生写作文时多是靠编造的,得来的素材缺乏真实体验的感受,有很多事情与他们的生活不沾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还能勉强应付,但想象力没有那么丰富的学生,想破脑袋都凑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能写出佳作,机会是微乎其乎。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们有“源头活水”,笔者会经常设计在活动中完成写作任务。如,在教六年级级作文《多彩的活动》时,六年级的语文教师联合体育科组,开展了一次拔河比赛,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活动,或赛手,或啦啦队,场面热闹非凡,无论参与哪一个角色,学生们都沉浸其中,为集体荣誉而拼搏,而呐喊。
我们把最精彩的画面拍下来,制作成PPT,作文课堂中学生们看着一张张各种画面的照片,那天拔河比赛的情景历历在目。当要他们发言描述比赛画面时,学生们争先发言,笔者及时引导学生们说话要有有条理、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把画面精彩地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时候再让学生组织语言把作文写出来时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四、教会思维导图,理清素材主次
现实生活中,假如缺少创作灵感与激情,就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困境。当写作的灵感来了,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文思泉涌,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写作如虎添翼,对于小学生作文要求写500字的作文简直不在话下。为了捕捉到灵感,保持灵感的长久弥新,在现实写作当中笔者引导学生列提纲,教会学生们围绕写作的主题搜集素材,让素材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再根据这个提纲细画要写的文章思维导图,这样一来,文章的骨架已经立起来,按怎样的步骤写,整篇文章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学生们一目了然。这样就解决了在现实的写作当中灵感很快消失而只能坐着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现象,也不会再出现“无米下锅”的情况。学生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也是锻炼他们统筹安排作文生活素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写作再也不会高不可攀。在指导学生们完成思维导图时,笔者只要抓住这三步来进行:(一)画主题。 这一步在阅读作文要求时,找出作文的中心主题的关键词,拟订作文的题目,画好思维导图的根。(二)找关键。在已经拟订的作文题目基础上,围绕作文的题目进行搜集写作素材,从不同方面来发散思维,找到有利于作文中心的素材,在思维树上长出枝干,画到这一步,作文的框架已经立起来了,作文思路清晰明了。(三)理分支。作文的每一个素材该如何展示,如何动读者的心,如何一步步娓娓道来,就靠这一步来为文章添枝加叶,让文章有血有肉,使文章就更加丰满,读起来引人入胜。
素材是写作的源泉。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会在阅读,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学生的写作才会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曾利红.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有效途径[J].教师,2013.
[2]张凤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J].数码设计,2020.
[3]周定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探究[J].杂文月刊,2015.
责任编辑 罗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