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娥
摘 要: 语文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写作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写作素材 积累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一、细心观察,捕捉素材写作来源于生活,而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广泛地接触自然,有些家长带孩子出去了,却又只注重玩赏,而忽略了引导孩子观察、体会,孩子们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教学生写作,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验生活,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秋天到了,我布置学生观看玉屏公园菊花展。让每位学生周末饶有兴趣地欣赏菊花,观察并记录菊花品种、颜色、姿态……学生兴趣浓厚,观察得仔细,记录得认真,积累了大量真实资料。在写作训练主题“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写下来”中,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写作,而且写得真实、精彩。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教师应该帮助、指导孩子寻找生活的“源头”,鼓励孩子们多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多看、多听、多思。如在指导习作《家乡美景》时,我给学生布置的周末作业是:和家长一起去爬九峰山、玉屏山;去溪源峡谷、江滨公园游览;去领略春天独特的景色……让学生观察每个地方独特的景色、人们的活动,留意周围事物的变化,从各个角度广泛观察,积累材料。学生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写作时便“文思泉涌”。二、凭借教材,活用素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感悟能力。这就提醒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例子举一反三、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一)凭借文本填补空白。文本的空白,在课文中随处可见,也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显现。利用文本空白,进行想象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践的有效途径。在《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教学中,通过披文入情,多种方式朗读,引领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随着教师“嘎羧忘不得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这片自己的战友,此时此刻它想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悲壮的情景,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写出嘎羧的重情义。”的深情叙述,学生纷纷描绘嘎羧临死前的庄严,一段段生动传神的文字跃然纸上,学生在凄婉的音乐声中读着自己的练笔,有的读着读着,已是泣不成声。听着听着,学生似乎走进了作者的内心,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地走入课堂,落到实处。习作能力在不经意间得到训练与提高。(二)依据文意拓展提升。在《唯一的听众》一课教学中,教师依据“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提供一次小练笔:“善意的谎言是否有悖于讲诚信?”这种拓展性练笔,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强化了语言运用。(三)凭借范例巩固训练。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有丰富的可供学生学习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教师要让学生以文本为例,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文本为拐杖,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文本作迁移,在练笔中形成语言技能。如在《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中,学完文章的写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当场练习运用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家乡一景。通过仿写实践,体会表达,加深对文本写作方法的理解。三、鼓励阅读,充实素材(一)读书看报,积累素材。阅读是积累及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开阔学生视野,为习作积累素材。要让学生多看古今中外名著名篇,多看同龄人的佳作,多看《小学生周报》、《优秀作文》等报刊。博览群书能弥补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缺陷,使学生的写作范围变得更广阔。让学生多看《史记》等有关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典故、趣闻轶事,汲取历史精华;阅读时政报刊获知先进的感人事迹、蛀虫的劣迹……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看多了素材也积累得多,在写作中也自然得心应手。 (二)写读书笔记,强化记诵。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中可以摘抄精彩语句,可以概括内容要点,也可以书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将看到的好片段、好素材随时记录下来,分门别类进行储存。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圈、点、勾、画,学会做批注,长期坚持,不仅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对一些精彩句段、名言妙语,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而且反复吟咏体会,最终背诵下来。背诵多了,词汇也自然丰富了,写作时就文思泉涌。四、开展活动,收集素材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创造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应有目的地多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如充分利用我校“六·一”儿童节的游园活动、元旦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安全自救演练及各种节日开展的献爱心活动、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竞赛、语文课开展的诗歌朗诵或故事演讲比赛等,在活动中不断观察、思考、积累素材。在参加活动时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参加,并将从中所获得的素材储藏在自己的脑海中。学校举办了趣味运动会,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次运动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获得写作素材,大胆放手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以“体育运动会”为素材写一篇习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至于选材、内容、体裁等都可以灵活选择。结果学生的作文内容五彩纷呈,有的抓住了运动会热闹非凡的场面写;有的抓住了比赛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写,赞扬了同学们在运动会中表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有的学生重点抓住了在比赛中为大家服务的少先队员,对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真实生动……学生写出的作文每一篇都是那么精彩。我也被孩子们的创作能力震撼了,同时陷入深深思考:不是孩子们写不出好的作文,而是他们太缺乏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除了要教给孩子写作方法,更应该引导孩子积累素材,从丰富多彩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巧外,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摆脱“无米之炊”的苦恼,逐步提升写作水平。参考文献:[1]王珍珍.作文如何选择素材[J].小学时代(教师),2010(05).[2]任海民.浅谈小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J].学周刊·B,2012(4).[3]张义升.从积累写作素材入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课改科研,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