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全育人”模式下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困境与发展模式初探

2021-09-03 20:24宋健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发展模式困境

宋健

摘 要:育人是家校合作的根本目的。当前的家校合作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实际的困境,主要在于机制不健全、基础不稳定、内容无新意、观念不一致、合作缺平台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理念的指引下,合理应用平等尊重、交流沟通等原则,在新时代积极构建家校合作的创新发展模式,深入实践,使家校共育实现预期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 中职家校合作; 困境;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59-002

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认知方式、認知理念、行为模式、思维习惯等对人的塑造、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的教育在愈演愈烈的焦虑面前时常无奈、被动、疲于应付,因为越符合互联特征的存在方式往往越戳中传统教育的软肋。2018年教育部启动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职业教育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因此,育人是一项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工程,家庭、学校、社会无论哪一项出现空白,都会使中职学校的正常教育出现裂痕,无法有效衔接,往往会降低了育人的成效。

一、“三全育人”的实际意义与家校合作的困境

1.“三全育人”的现实意义

在“互联网+”的时代,为人们创设了便于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因家庭教育的缺失、个人受教育的环境、个体心理生理的差异、学业压力等诸多因素,导致现在的部分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抑郁等诸多问题,使得孩子们骄纵任性,道德缺失,生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怎么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培育时代新人;怎么去改进育人方式;增强育人实效,显然就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三全育人”模式中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和平台,能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能从原生态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推演学生成长的路径,使中职学校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和专业的发展。

2.家校合作的实际困境

(1)机制不健全。目前的家校合作缺乏必要的机制建设,仅仅停留在学校单方的推动,缺乏家校双方组织机制的建设和落实,即使部分学校有相应的组织架构,但因缺乏必要的抓手,而流于形式。

(2)基础不稳定。家校双方存在着沟通、交流等隔阂与地位的不对等性,家长缺少一定的话语权,在目标方面过多地强调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或者仅仅按照要求对学生进行作业或道德的管教,使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家长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彰显,积极性不能被有效地激发。因而家校双双合作的基础不稳定。

(3)内容无新意。当前的家校合作形式仅仅是家长会、校园开放日、家长学校等等,合作表面上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实际上依然缺乏有效性,没有深层次的交流和对教育本质的触及,对学生的过程性成长缺乏有效的、必要的指导。

(4)观念不一致。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该负全部的责任;有教师认为,学生成长受家庭、社会环境等影响,学校教育仅仅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不能承担全部的责任;有些学生家长没有科学育人理念的支撑,仅凭自己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导致教育的方法不当,又跟教师缺少必要的沟通,教师也没有把教育理念、教育手段、专业发展等及时与家长进行分享,

(5)合作缺平台。随着对家庭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很多的80、90后已成为家长,其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对育人的理解和期盼也越来越高,但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在于教育教学,与家长缺少合作的媒介与平台,对于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影响育人的效果。

二、“三全育人”框架中,家校合作的运行原则

1家校合作树立平等尊重原则

家校合作不能仅依靠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权威而成为一言堂式的说教,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把家校合作的平台视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器,是学校育人的同盟军,要积极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自身的提高上来。随着家长受教育的提升,其自身在某个领域甚至超过普通教师的文化水平,因此教师要放低姿态、消除权威的思想,平等、尊重地对待各类家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和谐、理解的氛围。

2.家校合作确立有效沟通原则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师生关系,而是为学生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关系,目标一致。因此在沟通时,首先要坦诚,真实表达各自的想法,使双方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有更清晰的认知。其次要学会相互尊重,家长与教师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对学生在不同时空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在表述的语气、态度、思维方式、表达维度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要尊重对方的人格,认识到自身在育人上独特的优势,接受对方,才能更好地保持一致。最后是要学会相互理解,家长、教师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在目的一致的情况下,认可各自的方式,最终达成共识。

3.家校合作打造一体性原则

在“三全育人”中强调的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相长、相互成长,在家校共育中,要实现教师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家长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家长、学生、教师的育人一体化。家校育人的目标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的参与,不了解学生的实际与诉求,家校共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家校合作,全员育人,也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教育,家长、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让教育更有针对性,从而形成合力,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4.家校合作注重成长性原则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的共育。中职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德技并修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在家校合作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的成长描绘蓝图,规划路径,合理选择,清晰认知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自身的客观实际,从幼、小、初、高的不同阶段,从家庭、社会、学校不同角度,注重学生成长的连续性,而不能割裂或仅从局部来认知学生的发展,要从过程性中育人。

5.家校合作重视实效性原则

家校合作固然需要一定的活动的载体,但不能仅停留于此,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如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周,不能仅是一个开放日的展示,更应该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目前自身所掌握的技能与未来职业、行业的差距的认知和发展趋势的判断,努力提升的方向,同时让家长看到学生在校的努力和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天空。

6.家校合作凸显差异性原则

学生由于学习的习惯、兴趣爱好及职业倾向等的不同,在中职学校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因此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要按照不同类型的学生差别化地开展一些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发展,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要求。

三、“三全育人”模式下有效开展家校合作的路径

1.成立家长学校

没有一个家长天生就是一个教育家,更多的是凭借着家长自身成长的经验在自己孩子身上去实践,无论结果怎么样,学生终究会长大,好坏结果不可更改,有时候成本未免过大。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而中职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敏感、自卑、要强、耐挫力强、自信心不足等,因此作为家长要理性、客观看待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教师在看待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时,更应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家长一起探讨问题的成因,同时在学校关注学生技能养成时,首要的是关注学生为人处世、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等职业素养和人格塑造。而家长普遍缺乏的就是对育人理念的认知和育人方法的掌握。因此,家长学校更应该是一个平台,按照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会当好家长的基本方法,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理解孩子目前的困境及解决之道。

2.组建家委会

目前很多的学校都有班级、年级、学校的家委会,但是家委会很多仅是一个空架子,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要想发挥好家校合作中家委会“黏合剂”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要選择好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有热情和感召力,更应是有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奉献的家长。让这些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规划、发展,参与学校的管理,理解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从而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的建言献策,发挥家长群体的智慧,为中职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更能为中职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中职教育的认可度。

3.打造家长联盟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家校合作中,又受学生家长因素、成长经验、所处环境、自身境遇等的影响,在家校教育普适性的同时,更应加强个性化教育。可以将学生爱好、特长、兴趣、能力、价值观、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相近的学生家长按不同需求组合,组成微小家长联盟,以6—8个家庭为宜,定期进行家庭论坛、亲子活动、共育交流、才艺展示、拓展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师可适度参与,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落实机制,强化要求,从而实现育人成效。

4.整合社会资源

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目前社区作为资源比较丰富的载体,为学生、学校、家庭的教育提供了便利,社会也在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与氛围,注重培养时代新人。因此在家校合作中,加入社区丰富资源,为中职学校的学生走入社会,了解职业、行业和专业,实现学生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提供了对接的舞台。

当前“三全育人”模式在全社会广泛地开展,家校合作也在不断地推进,但是由于家校合作在思想意识、合作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制约的因素,更多的是对学生管理要求比较多,忽视了学生作为家校合作育人主体的地位不能得到很好的彰显。在家校育人的本质上,管理不是目的,育人才是家校合作的价值所在。因此,要使家校育人真正达成效果,就需要不断突破现实困境,合理运用原则,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从而实现育人目标,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的同向同行,形成家校合作的合力,真正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兴立.三级六步:班级家委会建设路径探析,江苏教育,2018年

[2]康九星.有效开展中职家校合作的路径探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年

[3]黄秋红.家校合作模式中家长参与度低问题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和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分析视角,长江丛刊,2020年

[4]李云海,任明霞.中小学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责任边界探析,中国德育,2020年

[5]闫瑞.家校合作中“重管理轻育人”的现实应对,教学与管理,2021年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发展模式困境
跟踪导练(一)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