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超
[摘 要] 数学是中专课程中一门主要的学科,对于中专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学习环境下,数学学困生比例不断增大,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是中专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 键 词] 中专数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054-02
随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门课程的发展也逐渐平稳化。但在中专数学教学中,产生了大批数学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影响了中专数学教学质量,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知名度。因此,转化这些数学学困生已成为中专数学教师的重大工作。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多个方面,既有学生的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和老师的原因。要想快速转化这些学困生,就需要找出问题所在,从各方面寻找突破口,才能顺利完成中专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
一、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
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学困生的原因不能只从学生的身上找,更要从学困生所处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学习的耐力和毅力,让学困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在各个中专学校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这些数学学困生降低了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学校只有把这些学困生合理转化,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1]
二、中专数学教学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主要以成绩论学生的优秀,经常把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分开,学习好的學生选择更多,他们可以进入不同的高中继续学习,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只能进入中专学习,从中专和高中招收学生的条件来看,中专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无法去普通高中学习。而从中专学生的整体成绩来看,数学一直是广大中专学生的弱点。这一弱点并没有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很多学困生认为学不学数学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其次,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数学课程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数学难以产生求知欲望。数学公式的繁杂难解不断打击着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没有耐心去解决数学问题,久而久之,数学在学困生的心中形成阴影,成为学困生最不愿意面对的一门课程。而数学中枯燥无味的公式只会让学困生更加乏味,学困生也认识不到数学对于未来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发现自身问题。另外,学困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缺乏学习的耐力和毅力,对学习充满了畏惧,加上成绩一直得不到他人的重视,最终不断消沉。
最后,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数学学困生在潜意识中抵触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没有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只对数学有零散的了解,在他们的脑海里,没有对数学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不能合理整合数学知识。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困生难以独立找出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中的知识掌握比较模糊,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自觉性。[2]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在中专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中专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一味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这使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程,造成学生前面知识点还没学会,后面的知识点又难以掌握,使学生处在两难境地,学生没有彻底吸收知识。在中专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差,他们在学习方面充满自卑,有问题不敢直接向老师询问,而大多数老师也忽视这点,他们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能一视同仁,造成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最后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去问老师问题,老师会给他们进行仔细的讲解,但是对于学困生,老师会认为这些题过于简单而不给他们进行讲解,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卑,慢慢对数学课程抵触。
(三)传统的教学观念是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在中专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数学教师认为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储备足够多的数学基础知识,不用再巩固他们的基础,只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公式套用的技巧,就足以让学生应付考试,这让学生更加没有学习兴趣。许多中专教师只注重给学生传授考试的技巧以及套用公式的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不能深刻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造成学生不能用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待数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没有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参与程度,学生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甚至造成学生对数学产生逃避心理,从而产生大批数学学困生。
(四)学困生的家庭原因
在中专学习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家人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学生的学习,许多学生缺少家庭的监督,自控能力比较差,不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另外,大多数学困生家庭成员都对其成绩不管不问,学困生得不到他人的重视,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五)学困生的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中国文化在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去除低俗文化所带来的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弱化了年轻人的判断能力。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都认为数学对自己的发展没有用处,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只与自己的成绩有关。而且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成为学生逃避学习的“避难所”。
三、中专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探究
(一)增加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缺乏务实性,给学生造成一种抽象的感觉,这也是学困生数学成绩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现实理论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数学课堂变得不再死板,使课堂上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数学教师对待每一节数学课都要有充足的准备,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先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用尽全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使每位学生达到最好的听课状态。[3]
(二)指导学困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中专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困生需要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學习方法,只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对学困生观察总结,寻找出适合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探究性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指引下,结合自身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让学生学会合理看待考试,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对于老师来说,考试是对学生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总结,无论分数高低,对学生今后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成绩的好坏关系着自己的自尊心,有些学生在经历一次考试失败后就信心全无,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给接下来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灌输合理的成败观,不要让学生只重视一次考试的成绩,要让学生能够对考试有一个正确认识,让学生在失败中寻找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数学学习。
(四)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提高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的教学。如果在中专数学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是雪上加霜。在数学学困生看来,数学是一门无趣的课程,他们只是被动学习这些课程,这让他们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至于最后觉得数学课程特别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形式上的教育。只顾自己讲,忽略学生的接收能力,最终会适得其反。数学教师应该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体系和人类自然规律的关系,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充满着青春活力,渴望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对于新鲜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扼杀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难以充满激情。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天性,缓缓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困生的薄弱之处,在每次考试的时候对每个同学进行辅导,增强学困生在考试中的自信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五)构建完善的数学教学体系
做好中专数学教学工作,不但是老师和学生的责任,更是学校每个成员的责任。只有建立现代化科学的数学教学体系,才能快速完成学困生转化工作。学校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建设数学教学体系。中专数学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校的学习环境相结合,建立一个统筹兼顾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既能让成绩好的学生保持稳定,又能让学困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当今时代,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已经引起教育领域的注意,只有克服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难题,才能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转化是一项长期工作,作为中专数学教师,应该对学困生充满耐心,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困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困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对学习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陈群.中专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30-231.
[2]谢芳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研究[J].教师,2016(30):50.
[3]张鸿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J].新课程(上),2016(3):179.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