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研究

2021-08-27 05:23刘润成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自学能力核心素养

刘润成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的核心目标.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性、依赖性强的现状,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身的自学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中心,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自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最终更好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思维能力,也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分析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个能力.科学实验研究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好地开展学习,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前,我们必须对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认知程度比较低.笔者在具体的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多数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对自主学习的认知不够,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片面地认为自主学习等同于课前预习.导致学生产生这一认知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同比较低,对自主学习方式的理解不够,没有形成全面的认知,以至于学生根本无法了解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第二,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在具体的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制约,在学习中呈现明显的依赖性,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在这种学习意识的支配下,学生基本上都是听从教师的安排,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同时,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念理解不够,以至于在日常教学中没有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没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最后,受到数学学科的制约,数学知识难度比较大,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当前学生的数学知识薄弱,分析能力低下,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利用到自主学习中,而并非依靠教师的指导.但多数中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制约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调查研究显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大都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同时,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受到年龄特点的制约,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得到有效集中,难以实现自主学习.

二、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策略分析

(一)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因此,教师在优化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才能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自主学习中.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1)以名人故事作为载体.在唤醒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名人故事作为载体,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科学家达尔文、画家达·芬奇等,使得学生在榜样人物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唤醒自身的自主学习动机.(2)以情境作为切入点.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认知结构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出具有趣味性、探究价值的学习情境,最终促使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自主学习中.(3)借助探索延续自主学习动机.教师在强化学生自主探究欲望时,应立足于学生探究学习中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冲破一个又一个阻碍,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持续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尤为重要.基于当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的现状,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为在具体的数学学习中,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关键.面对这一要求,教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分数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可将一支粉笔进行平分,使其成为2段.接着,教师将其中的一半粉笔再次进行平分,使其成为3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对再次平分的粉笔段进行表示.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结合本章内容展开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激发自身的自主探究意识.

(三)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

学习目标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和方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必须使学生具备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数学自主学习时,可结合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思维能力等,制订略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自主学习目标,确保学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促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在“分数的意义”的自主学习中,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并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紧密相连,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就可以制订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使得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新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随之提高.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自学能力核心素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