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峰
(郑州颐和医院 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整个妊娠过程,除损害孕妇自身健康外,还易引起胎儿功能发育不良等并发症,从远期看来,还可增加母婴肥胖、2型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风险[1-2]。及时实施科学有效干预,提高G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规范其饮食、运动行为是辅助控制血糖、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关键。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近年来新兴的综合性管理模式,以多学科团队协作为保障,以完善的管理为基础构建全程健康管理,医护人员给予专业化分工指导,可确保各工作环节紧密衔接,具有专业性、优质性及高效性,在慢性疾病、肿瘤、妇产科均有广泛应用[3]。本研究将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应用于GDM患者中,分组从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等方面分析其干预效果,为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郑州颐和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9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12月接受临床常规干预的6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1—12月在临床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的66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年龄22~37岁,平均(29.19±3.52)岁;发病孕周24~28周,平均(26.07±0.94)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27例;孕前体质量指数18.8~24.7 kg·m-2,平均(21.92±1.36)kg·m-2;受教育程度为初中10例,高中或中专28例,大专16例,本科及以上12例。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9.65±3.58)岁;发病孕周24~28周,平均(26.23±0.88)周;初产妇40例,经产妇23例;孕前体质量指数18.9~24.5 kg·m-2,平均(21.69±1.33)kg·m-2;受教育程度为初中11例,高中或中专26例,大专15例,本科及以上11例。两组年龄、发病孕周、经产史、孕前体质量指数、受教育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于孕24~28周经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等产前检查确诊为GDM;②超声检查显示为单胎头位妊娠;③于郑州颐和医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④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孕前即存在糖尿病史;②胎儿发育异常;③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④认知、沟通障碍或精神异常;⑤既往有不良孕产史。
1.3 干预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临床常规干预。发放孕期保健指导手册,由产科门诊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GDM发病原因及相关健康知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评估胎儿情况;以体脂分析仪测定血脂后对患者制定营养处方,指导患者通过科学饮食调整及运动锻炼控制血糖,嘱其定期监测血糖,控制不佳者自愿选择接受降糖治疗。
1.3.2研究组 在临床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1)MDT管理团队。由4名产科门诊医生、2名内分泌科医生、2名营养科医生、5名产科专科护士、2名助产士、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康复运动师组成,各学科分工协作。产科门诊医生负责GDM筛查,确诊后转诊至内分泌科,由科室医生进行血糖评估与控制,营养科医生负责饮食指导,产科专科护士及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将患者资料记录至健康档案,助产士指导患者孕期母婴监护方法,制定分娩计划,康复运动师根据患者身体机能情况制定孕期锻炼方案。各学科协同进行动员落实及质量控制,保证干预管理良好运转。(2)多学科评估。首诊时由产科专科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简单健康指导,讲解妊娠糖尿病发病原因、危害、主要干预措施等,讲解规律作息、合理运动、健康烹饪方式重要性。营养科医生通过了解患者饮食总热量、饮食习惯等对其制定各阶段营养饮食计划,合理调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比例,保证母体供给、胎儿发育营养所需的同时将热量控制为18~24 kcal·kg-1(1 kcal=4 186.8 J)。(3)微信平台GDM专病MDT管理。由产科专科护士及糖尿病专科护士共同创建并管理GDM专病微信公众号及交流群,指导患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并加入交流群。①健康教育:由产科门诊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共同制作健康教育课件并推送至微信公众号,内容包括不同孕周主要产检项目、相关注意事项、母婴自我监测方法、GDM对母婴的影响等;营养师定期向微信平台推送GDM营养治疗原则、饮食设计、食物交换份与食物交换法等健康指导内容;助产士定期推送运动原则、体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定期推送GDM血糖控制目标值、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低血糖应急处理等内容;健康教育课件推送至微信公众号后以群聊方式提醒患者自行学习。②微信互动:鼓励患者在微信交流群中相互交流、鼓励,分享自我管理经验,可在群组中提出问题;产科专科护士及糖尿病专科护士于每日18:00~19:00在微信群组中与患者互动,解答其提出的问题,纠正其错误认知;与患者约定每周“一对一”沟通时间,通过微信私聊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日常饮食、运动等,通过鼓励、安慰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并对其不良行为进行针对性纠正,强调科学饮食、运动、自我血糖监测重要性,督促患者每日监测血糖,完成康复运动师制定的每日锻炼方案。(4)线下管理:每月组织1次“GDM一日门诊”,重点培养患者科学运动、饮食搭配、血糖监测技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根据其血糖监测结果适当调整饮食。
1.4 观察指标(1)自我健康管理依从率。于孕36周时采用孕期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调查表评估患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依从性。饮食依从性根据患者对科学饮食方案执行程度评估,每周坚持5 d及以上为依从,5 d以下为不依从。运动依从性根据患者对科学运动方案执行程度评估,每周4次及以上为依从,4次以下为不依从。血糖监测依从性根据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执行程度评估,每周3次及以上为依从,3次以下为不依从。(2)血糖达标率:于孕36周时行门诊血糖检查,连续测定2次,空腹血糖3.3~5.3 mmol·L-1,餐后2小时血糖4.4~6.7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5.5%即表示达标。(3)体质量增长达标率:于分娩前测量患者体质量,与孕前比较,体质量增长11.5~16.0 kg即表示达标。(4)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包括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自我健康管理依从率研究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血糖监测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期自我健康管理依从率比较[n(%)]
2.2 血糖达标率、体质量增长达标率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增长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36周时血糖达标率、体质量增长达标率 比较[n(%)]
2.3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n,%)
平稳控制血糖水平是GDM基本干预原则,但患者多缺乏疾病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遵医行为不佳,易对血糖控制效果产生不利影响[4]。因此应从生理、生活习惯、心理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干预,以保证血糖控制效果。
MDT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本身为核心、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的连续性、规范化综合诊疗方案,与常规临床干预比较,更具严谨性及专业性[5]。本研究将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应用于GDM患者中,将产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医护人员组建成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均为自身领域骨干人才,具备良好专业技能,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并通过建立微信平台使患者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便捷式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增长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在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规范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提高血糖、体质量增长达标率。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管理模式对G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科学饮食、运动等多方位强化干预,同时通过微信群聊、“一对一”沟通等增进患者间及护患、医患间有效沟通及认可,打破以往干预管理时间、空间限制,使患者获得孕期全程指导与管理,进而有效规范其饮食、运动、血糖管理等自我管理行为,使血糖及体质量增长得到良好控制[6]。此外,妊娠情况统计结果中,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可明显降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血糖控制不佳可对GDM患者自身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还可对胎儿产生潜在危害,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7]。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可使GDM患者在产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医护人员系统健康指导下得到连续性、同质性科学干预,团队成员通过微信平台实施孕期全程管理,进而有效规避影响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
综上可知,MDT模式的早期强化干预具有严谨性及专业性,可保证GDM患者科学饮食、运动,提高其血糖监测依从性,进而使血糖、体质量得到良好控制,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