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历史人物,构素养课堂

2021-08-13 18:24丁伟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物初中历史

丁伟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只满足于“注入”,那么学生获得的只是刻板印象。教师要采用挖掘历史史料、开展主题活动、抓住历史细节、贴近生活实际等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形象,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关键词:初中历史   人物   素养课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人物有趣的经历、丰富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特殊的历史年代,发掘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历史责任感,感受历史人物浓厚的爱国热情;然后,教师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转变机械的历史决定论,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选择会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最后,教师要通过介绍历史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挖掘生活史料,增加主题活动

历史教材中的男性人物比女性人物多,教师要挖掘具有独特贡献的女性历史人物,由于她们在生活中承担的主要角色是家务勞作,包括纺织、酿酒等,所以教师可以呈现古代妇女辛苦劳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她们的劳动智慧。教材中的文字平铺直叙,难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在单元内容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人物辩论、资料收集等活动,让学生依托这些资料来写历史小作文。

如在教学统编本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后,笔者以秦始皇为例,让学生列出他的生平事迹,写一篇小作文介绍秦始皇及统一中国的伟大意义,论述秦始皇的功过得失。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加以论述,了解秦始皇。由此可见,教师加强文史学科的融合,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对人物的认识更加全面,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更加饱满。

二、抓住人物细节,体验内心感受

在讲解历史人物时,教师要多挖掘人物的情感,让学生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历史背景感受人物的情感。如曹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用“奸雄”来形容他,但通过《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念之断人肠”可以看出他有悲天悯人的性格。又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时,笔者通过对比鲁迅描述的中国与外国对火药、罗盘、鸦片的不同用法,让学生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为何要发起新文化运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插图刻画人物的衣饰、动作等,力求将这些历史人物写“活”,让学生丰富自己的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如在教学《秦统一中国》时,笔者先提出问题:“李斯提出郡县制,王绾提出分封制,经过一番争议,最后选择了郡县制,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然后总结道:“是的,长官世袭会导致权力过大,而郡县制下的长官郡无力与中央抗衡,权力集中到了中央,其实是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集权的建立,能从政治上统一中国。(此时,呈现秦始皇的画像)你看他目光如炬,威严傲慢,显然对自己创立的制度是非常满意的。”

三、打破刻板印象,贴近生活实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渲染人物的功绩,但鲜活的形象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教师要将人物融入生活,才能使人物鲜活起来,也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先介绍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补充人生的生活经历,渲染人物的优秀品质。

如在介绍“铁人”王进喜时,教师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精神,叩开学生的心扉,要让人物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人物面临的坎坷。又如在教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时,笔者应先介绍孙中山从“医人”到“医国”的改变,分析他为什么要实现改变,再分析孙中山从改良到革命,从起义到流亡的经历,说说上书李鸿章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其坎坷的成长经历,感受其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体会其责任与担当。这样的分析有春风化雨之效,能让学生感受其光辉形象,无矫揉造作之嫌。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人物细节,引领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贴近生活实际,分析人物形象,改变对人物的刻板印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参考文献:

[1]王明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7(24).

[2]吴敏.论初中重大历史人物的教学的学习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娄庄中学 )

猜你喜欢
人物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