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锦娟
摘 要:数学阅读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等。教师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策略
一、课前预习指导,培养阅读习惯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提前发给学生阅读提纲,让学生在预习中根据提纲的指引,把数学教材认真通读一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完例题之后,把例题的解答过程遮住,自己动笔再把例题解答一遍。
二、创设阅读情境
第一,设疑激趣。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教师可以通过设疑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第二,讲故事激趣。故事情节有趣,扣人心弦,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调动孩子们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调动他们数学阅读的内驱力。第三,实验激趣。一个实验,就是一个有趣的情境。把孩子们满心的好奇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们在阅读中探求真相。
三、加强方法指导
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其阅读技巧。数学阅读尤其要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在数学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要学会把數和图形相结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预习中阅读题目时动手画出线段图,借助图形一目了然地分析数量关系。
四、反馈阅读结果
学生在数学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阅读信息化的交流。学生阅读之后或多或少会有这样那样的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数学阅读的兴趣。
五、优化阅读过程
学生的数学阅读过程需要优化。教师要有计划地教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方式上,既要学会浏览,可以实现大量阅读;又要学会精读细读,仔细品味;更要学会研究性阅读,读出深层次的感悟。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优化阅读过程,梳理出图文结合内涵,理清解题的思路,提高数学阅读的效率。
六、课后推荐阅读,促使海量阅读
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时间是及其有限的,阅读更需要课后来进行。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后在要求孩子们阅读教材例题、教材习题的基础上,要向孩子们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引导孩子们在课后大量阅读。
数学阅读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等。课前,教师要指导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上,教师要指导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后,教师要推荐读物,促使学生海量阅读。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谭艳霞.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 名师在线,2021(07):34-35.
[2]申鹏飞. 浅谈数学阅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成功(教育),2010(04):81.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