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友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关注学生阅读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是,因为记叙性文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相对比较大的比重,所以将記叙性文本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当前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为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尤其是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其在初中教材中占据的比重是非常高的,而且记叙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还有利于学生文学底蕴的积累。因此,有不少语文教师在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可以通过教学策略的改革和创新来改善当前记叙性文本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实现阅读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 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学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关系着阅读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要用到的课件,调整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等,以此来确保阅读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地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国一部分教师没能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在教学时缺乏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还存在生搬硬套等问题,使得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合理
在初中阶段的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会忽视这一步,直接按照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如此照本宣科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而且部分教师在进行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时,所采取的都是固定的模式,这样不仅教师没有发挥的空间,学生也缺乏思考的空间。另外,教师如果无法打破这种固定的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那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往往会毫无特色,使得学生对于记叙性文本阅读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让原本形象生动的记叙性文本阅读变的生硬且枯燥,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初中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记叙文本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往往比较落后和单一,再加上语文这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大段的文字叙述,会使得阅读教学非常的枯燥。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兴趣不足,积极性不强等不良的学习状态,这些不良的学习状态必然会对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产生影响,使得阅读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
(四)教学引导的力度明显不足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说,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更偏重于阅读材料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后,只是片面地理解了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并没有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更谈不上文学素养的培育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以至于当前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难以得到提升。
三、 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会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有关记叙性文章阅读的知识,会不自觉地采取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这样虽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记叙性文本阅读知识,但是却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正式进入阅读教学前,应该先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方向才会偏离,同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再进行教学准备工作,也会准备得更加充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让学生具备自主认知和判断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二)结合记叙性文本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为基础,以此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使得后续的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文本特点对记叙性文本的内容进行科学解读与分析,并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实施阅读教学活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让教师以文本特点为原则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它只是为了给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提供可以参考的标准以及角度,教师想要具体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还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多下功夫。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时才可以在带领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兼顾记叙性文本中的知识内容以及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孔乙己》的教学中,这是一篇叙事小说,所以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之外,还应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首先,教师应该先带领学生掌握叙事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然后再结合这篇文章的特点,选择文学性质的小说来与之产生对比,最后再利用表格等手段,将叙事性质的小说与文学性质的小说的特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眼就能从中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
(三)改变传统的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模式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为记叙性文本的文字叙述篇幅非常长,所以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使得学生从心理上厌烦语文阅读,这样的心理必然会对阅读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当前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体验等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并结合记叙性文本材料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促使阅读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活阅历,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记叙性文本的阅读材料有更加深层次的感悟。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篇文章的人物形象,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情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文章中选择出自己想要的扮演的角色,然后简单的排练后以舞台剧的形式将文章内容表演出来。这样一来,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就能直观地呈现到学生眼前,而且加入表演后能引起更多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另外,学生再参与表演的过程中,也能真实地体会到文章所描述的情感,这个时候教师再让学生去揣摩文章内容,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于勒”亲人的自私虚伪、冷酷无情、唯利是图以及金钱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