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2021-08-03 09:34尹玉
黑河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主动性兴趣高效课堂

尹玉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同时,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自由、自然、愉悅的氛围中习得知识。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兴趣;主动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学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教学《我们去植树》一文时,课前我先把教室精心布置一番: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大树、荒滩、河岸的图片。上课伊始,播放课文录音,并投影课文中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我趁势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欣赏过茂密的森林吗?你们想过为什么会有森林吗?这节课让我们好好读一读课文《我们去植树》,一起感受大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然后让学生聆听诗歌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最后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加深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二、放飞心灵,学生自由学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例如,在教学《两个朋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危险时,只顾自己、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与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朋友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助解决。”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有不同意见,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瘦子会爬到树上,因而脱离危险,如果救了胖子,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急中生智,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了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生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该生的看法,也没有用一句“也有道理”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与众不同的发言而喝彩,然后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被熊吃了,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不能只顾自己逃命,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我肯定不与他交朋友。”……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进行全面总结,使学生对课文的寓意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张扬,而且让全班学生接受了一次思想教育。

三、注重激励,学生选择学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出现差错和失误,尤其是那些学困生。教师如何对待他们很重要,冷淡、责怪、不恰当地批评往往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也就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分层教学,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给予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给予激励性评价,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而且使学生充满自信。对于小学生来说,批评是一种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批评,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恐惧情绪,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语文园地”时,我让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回答问题,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我相信你。”他回答不完整时,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之后同学们都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此后,每节课他都积极发言。我还为发言的学生准备了各种精美的奖品,鼓励他们努力学好语文,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课。

四、真诚面对,学生喜欢学

1.平等、合作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唯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师生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是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因此,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共性”。

(2)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增进合作学习。不要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拼音b、d”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小棍和毛线拼一拼、摆一摆,然后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来促使学生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发掘共同点,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2.倾听、赏识、激励

新课程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育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倾听,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要成为赏识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此外,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激励的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的快乐园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宗顺.让梦想飞[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3]武志梅.让语文课堂活起来[J].山西教育,2001,(06).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主动性兴趣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