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普通高中德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1-07-21 22:03吴岳
考试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策略研究德育教育

吴岳

摘 要:高中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课程,肩负着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诚然,德育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一是通过优秀党员身先垂范,言传身教德育渗透;二是通过课堂教学强基固本,稳步推升德育素养;三是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内涵,潜移默化教化育人,多方合力提升德育素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思政教学;渗透;策略研究

一、 通过优秀党员身先垂范,言传身教进行德育渗透

“言传不如身教,榜样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普通高中这片教书育人的沃土决不例外。学校党支部应充分发挥政治引领的核心功能,保证正确办学方向,办学成绩也会蒸蒸日上。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以他们为榜样,要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如何让党员教师带动全体教师,教职工整体素养做到再上一层楼?学校党支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以党性强师德,以党风促教风”的工作思路,把师德师风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培训、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优秀党员推荐评比等活动切实转变教师工作作风,树立学校和教师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了党员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

学校还应积极倡导开展优秀党员与骨干教师结对活动,通过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形成“把骨干教师发展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党支部坚持“党建统领立德育人”为主线,把“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狠抓学生习惯养成。1. 充分激发爱党爱国情怀,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利用学校电子屏、橱窗报栏、文化走廊、学校文化墙、展板彩绘、党报党刊等将党性教育与校园文化高度融合,渗透到教学环节。通过举办歌颂党的系列活动,使学生从小培养起热爱党、拥护党、感恩党的思想;2. 开展系列德育教育。组织开展感恩励志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育励志成才,生活中学做人;3. 开展“星火相传”活动。积极运用和创新“星火相传”这一有效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街道、社区卫生大清洁”“文明宿舍”评比等一系列内涵丰富、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使文明的星火传递给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大手,把健康知识、文明行为带入家庭、带到社会。

二、 通过课堂教学强基固本,稳步助推德育素养

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思想政治课是主阵地。它一方面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教学必须渗透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系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素质、伦理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实践

“牵牛要牵牛鼻子”。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普通高中可由教研室承办、各教研组精心组织,开展党员教师示范带动,全校所有教学科任教师参与的“高中各学科赛课”活动。评课的标准之一是看是否体现学科素养,是否落实德育目标,是否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党员教师要敢为人先,率先垂范,给高中学生讲入学教育,做心理辅导;讲理想信念,谈学习方法,使其快速适应新环境,进入高中学习生活的快车道。学校鼓励全体教师撰写论文心得、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力求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让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积极主持课题研究,带领本组教师积极承担公开课、观摩课、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能手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带头做到工作有意见的必谈,尽力“化干戈为玉帛”,平和心态,沟通思想;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必谈,让老师“如释重负”,心理减压,理清思路;教学效率低的必谈,改进方法;主动加强对问题学生、贫困儿童必访的关心关爱,努力提升师德形象、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内涵发展,为广大学子的正确信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普通高中教育理念创新路径

1. 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展风采

为了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要着力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的步伐,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书香校园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教学之余,学校积极举办教师“经典诗词诵读比赛”,让《少年中国说》《将进酒》这些经典名篇家喻户晓。既提升教师品位,优秀的经典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优良品德;也有助于落实新时代教育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有助于帮助中学生学好国学和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其才艺的提高;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起到增强学生文化品位,接受先进文化教化的作用。

2. 专家报告展风采,名师效应提品质

为了发挥名师效应,学校可定期举办学术报告。

2019年7月3日下午,我校特邀请道中书院副院长、读经宣导讲师王欢锋老师在教学楼六楼会议室,为我校高一级200多名师生做了专题讲座。讲座由校长亲自主持。王欢锋老师紧紧围绕“新时代如何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这个主题,分别从“为什么要诵读经典”“怎样培养有品德的孩子”“經典诵读的内容选取”“诵读方法”等方面系统进行了阐述。王老师的讲座如春风化雨,启发至深,给中学生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深远影响。

讲座结束后,校长做了总结讲话。他说王老师从学做人的准则入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为新时代树立德才兼备的好孩子发挥作用为核心,要求学生从小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著作,了解宇宙间的天理天道;并给所有聆听讲座的师生冀以期望,能在课外多阅读传统经典作品。学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践行经典阅读,培养自己的品质。通过讲座抛砖引玉,让校园处处都是经典诵读之声,让经典之文琅琅入耳,进而启发学生礼貌待人,践行孝道,爱国爱家,自强不息。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策略研究德育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