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1-07-21 15:23李清明
考试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化学探究课堂教学

李清明

摘 要: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需求,如何实施有效的知识明确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追求知识的愿望达到教育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有效获取科学、严谨的化学知识。

关键词:探究;构建;有效;确立

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明确培养中学生的知识具有明确性和系统性,使中学生在分析事物时更加仔细,更加深刻,能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细节、本质和因果关系,在处理问题上更具有主动性,且自觉明确学习的目的。探究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思考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喜欢怀疑争论,探索事物的根本原因和性质,不采取轻信盲目态度等。因此,对学生在课堂上最适宜采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性教学原则。

一、 如何有效确立教学目的

如何有效确立教学目的,充分利用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产生浓厚的追求愿望,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的发展变化,确立有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比较、归纳、推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题的教学目标:1. 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在实践中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操作过程;2. 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生产中一些化学现象和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化学问题。

二、 如何有效确立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从学生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出发,能简要地确定重难点知识。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教学环节,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问题,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时以预习形式,设计预习提纲交给学生,学生有了设好的提纲,就能明确探究学习知识的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学生能更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识。根据所学内容,提出预习提纲,提纲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有兴趣和好奇心。有了兴趣和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带着问题思考,去自主合作,探究新的知识。例如,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提出预习提纲如下:1. 查阅资料,质量守恒定律是哪个国家哪位科学家研究概括的?2. 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3.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你能设计什么实验方案?方案一,红磷的燃烧。用干燥的锥形瓶,用天平称量好磷的质量,点燃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测量出生成物的质量,再进行比较;方案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出生成物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二)要遵循事物认识发展的规律。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并且要结合生活实际,与生产相结合。引起学生注意后,逐步提出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问题,学生必须深入思考才能解决问题。例如: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中,在上述提纲的基础上,又可以追问下列问题:

1.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为了突破学习上的重难点,要反复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中,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难点就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的同时,提出:定量研究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等问题,这样有主有次,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 如何有效构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找出教材内容的关键句词,引导学生理解句词的化学表述意义,然后有目的地提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应着重抓如下几点:

(一)阅读是探究知识的最重要环节。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目的是了解教材内容,学习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要引导学生精读关键的词句,能为探究知识提供正确导向及内在联系;精读就是要抓住重点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探究新知识,结合实验数据和现象,能准确归纳、概括它的概念、规律,或者得出它的化学方程式等。在课文做好记号或做好笔记。

(二)对预习相互督查,适当抽查。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要持之以恒,自我培养。学生能在阅读、探究知识中清楚所要获取新知识的方向,就能自我培养,钻研课本课外知识,深刻理解课文。因此,要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效果。例如:在教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着重思考:引出质量定律时通过哪些具体事实,事实就是通过探究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方案一,红磷的燃烧;方案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等事实。它们共同的现象是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经过分析:从宏观角度来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从微观角度来说,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然后经过综合、抽象、概括出“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它的实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它的特点是:1. 有新物质的生成;2. 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本定律的关键词语又是什么?又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可指导学生按下列思路阅读课文:结构决定反映性质决定反映用途、制取、存在、保存及运用了哪些原理等。例如,氧元素的原子結构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具体表现为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有机物在点燃、催化剂或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有机物等。有这样的化学性质,决定了氧气的用途,可以用作: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医疗急救、登山、潜水等;反之亦然,由这些用途反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即氧化性较强,由这些化学性反映氧气里氧原子的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猜你喜欢
化学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