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萍
【摘要】高中政治为《经济与社会》,单从学科的名称来看就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而帮助高中学生在基于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获得对相关政治认知的有效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学科素养
高中政治相对于初中政治而言,更趋于抽象与深刻,需要学生结合相关生活体验去理解,去感悟。教师要秉持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时有意整合、渗透生活中的合适资源进行对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贴近他们认知状况的生活化课堂。现阶段高中政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与学科素养的生成远没有达到深度融合,换言之,教师还没有真正萌生让学生借助生活资源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教学理念。所以,实现学科与生活的相融、共生,實现政治课教学的“拔节”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渗透生活化理念开拓教学内容的“感观性”
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紧抓着教材,学生也以教材为主,没有进一步拓展教学的内容,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舒展和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拓宽,更好地对接学生认知与情感的需要。如果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教师需要到生活中找寻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果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教师同样可以引入生活,以让学生的思考多一个层面。
以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课为例,这节课涉及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要让学生完全理解、掌握,并能用书上学到的原理去分析一些经济现象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课本涉及的原理又多是与生活相关的,是符合生活实际的,因此教师可从生活入手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先呈现苏东坡写的《猪肉颂》,进而引出相关文字: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教师将学生引入生活,从猪肉那些事儿说起。接着教师播放了一个视频《计划经济时代的回忆》,让学生感受计划经济时代的气息,进而出现了“稀罕肉”三个字。紧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家常肉”,同时引入一组数据:今天中国人对猪肉的消费量,让学生直观地看出市场经济是如何调节资源的。再接着,教师抛出“伤心肉”的字样,展示“非洲猪瘟”肆虐的图片,进而探讨市场失灵的一些表现。最后,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舒心肉”,引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等。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深刻了。
二、借助生活化理念寻求教学情景的“共通性”
提升高中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是这门学科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不能仅仅将目光聚焦在学生的分数上,要聚焦到学生的真实情感上,只有师生在情感上共融,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借助生活能让师生有彼此相处的媒介,能让彼此的相处更和谐。生活化教学的引入能让学生在与教师相处的过程获得感性知识,能从学生在生活化材料中与教师对话,在生活化理念中与教师争论,在生活化情境中向教师提问,学生不再抵制政治课堂,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理解政治内容,进而极大地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还以《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课为例,学生在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后,自己总结出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对着这些规则,教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有没有在购物的过程中吃过亏?教师运用的是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吃亏”,学生理解的吃亏就是被别人占了便宜。有关市场秩序的话题对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他们接触市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多时候都是由父母操办的,因而他们对市场规则的理解也是表面化的。但是让他们从“吃亏”的话题说起,他们也是有许多经历可以讲述的。为了平等地交流,教师先讲述自己的一次“吃亏”故事。教师说,自己有一次买糖葫芦吃的时候,挑了一个最大的,被商贩骂了一下,说,最大的那个是标本,只是由别人看的。学生听完教师的故事,感觉这是市场上诚信缺失的表现,同时学生也能感觉到教师与他们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然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一学生说,自己买回家的桃子,再重新称一下,却发现斤两不足。在师生的交流中他们发现,短斤缺两、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都是常见的不公平竞争行为。教师要借助生活的理念,让师生的交流变得真切、自然,让学生的成长水到渠成。
三、借助生活化理念达成学科素养的“目标性”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学生多方面地参与和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素养的生长与具体的实践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生活化教育教学是学生实践的最好方式,能让他们在经历中成长。
(一)生成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是学生重要的政治素养,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政治认同素养,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一章节为例,这一课需要学生确立的政治认同素养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让学生通过观察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对于这样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不是让他们阅读相关的文字再记住一些结论,而是让他们在生活的体验中感知到这样的论断是存在的,进而深深映入自己的大脑。教师让学生回想这些年来他们自己家变化的一些现象,一学生说,他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是用电瓶车接送的,现在是用汽车送的,现在家里有两部汽车,这说明现在国家发展快了,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例子,是学生自己能感受到的变化。学生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是不是周围的每一个人的家里都有这样的变化?他们会由特殊性思考到一般性,进而他们会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我国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会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原先跟中国差不多的国家现在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明显地,对接生活,学生的思考会更贴近他们的实际,他们会将政治认同变成自己的切身体验。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政治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拥有“科学精神”素养,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非常有利,能让他们在纷繁的现状背后看清问题的本质。还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一章节为例,本课就要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科学精神素养,即,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对于这一素养的形成,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思考,因为对于这样的“科学精神”,学生其实是没有多少感同身受的,他们获得的认知也是书本上强调的。首先教师展示给学生一组图片,让他们明白这样的道理: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这是让学生明白所谓的“科学”一定要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同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书本里的这样一句话:“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为什么要去改造?這样的改造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是什么?能不能从当前的“中国制造”占世界的22%去反思56年的改造?学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现中国制造的厉害,发现中国真正的强大,教师再让学生思考:目前“中国制造”的兴旺说明什么呢?对于科学精神的确立,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要让学生感知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强大威力。
(三)催生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生活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说,每天的国内外新闻大多与政治有关,而这些新闻都来自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同样可利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所谓“公共参与”素养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思考的习惯;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并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明显地,“公共参与”素养直接要求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将知与行对接起来,在生活中理解政治。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在高中毕业之后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的还会有机会出国去深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教育渗透其中。首先,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祖国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比如学生发现家乡的有些河流污染还很严重,这说明家乡还需要污水处理、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学生从新闻中了解到,美国在一些高科技方面掐我们的“脖子”,这就需要这代高中学生奋发图强。当教师将这方面的素养培植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所承受的重担,进而也会更努力学习。其实对学生来说,学会学习、学会担当都是重要的核心素养,“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就是让学生从学业的担当走向生活的担当。
四、结束语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活化教育就是高中政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只有把“生活”融入教学实际中,切实挖掘学生在政治课上的学习潜能,才能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拔节”之效。
【参考文献】
[1]张朝旭.在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0(09):50-51.
[2]格玛初.浅谈高中政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0(0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