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旭东
[摘 要]返本归源,就是要还音乐、还音乐教学本来的、本真的、本然的面目。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音乐本源、情感本源以及实践本源,警惕非音乐性、纯音乐性、泛音乐性等误区的出现。返本归源,关注音乐的形式、情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学习;返本归源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8-0058-02
“让学习真正发生”是时代对音乐课堂的一次质疑、一次追问、一次审视和一次挑战。在音樂教学中,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运用学生的实践,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返本归源,就是要还音乐、还音乐教学本来的、本真的、本然的面目,促进学生真体验、真感受、真实践、真思考。真正的音乐课堂应当具有生成性的,应当充满情趣的,应当富有挑战性的,应当涌动着勃勃的生命活力的。本源意义上的音乐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音乐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健全学生的音乐心智,发展和完善学生的音乐人格。
一、音乐本源:警惕过度的非音乐性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由相应的音乐形式要素构成的,如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表达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形式要素(音乐要素)。音乐要素是音乐的载体、媒介,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形式本源。教师要警惕过度的非音乐性要素对音乐教学的影响。当下的音乐教学,已经显示出了许多非音乐性的端倪,如音乐教学泛游戏化、表演化等。过度的活动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让游戏成了主角,让音乐成了配角,导致音乐的本源性要素被弱化。
音乐教学要回归音乐的本源,体现音乐的美感,要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形式要素,通过对音乐形式要素的感知,建立音乐形式要素与音乐表达之间关系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培养学生“聆听的耳朵”以及“审美的眼睛”,生成音乐细胞。如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上册民歌《森吉德玛》时,笔者引导学生依据歌曲的结构、旋律,绘制高度不同的“蒙古包”,将音乐的内在形式要素转化为可视化的教学要素。这样可将学生的音乐听觉与音乐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视觉与听觉相互融通、相互关联的暗示性关系,触动学生音乐学习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其中第三个乐句的旋律最低,第二个乐句的旋律最高。这些乐句的结构是工整的,曲调是短小的,节奏是欢快的。正是通过凸显音乐要素的教学,学生触摸到乐曲的灵魂。
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音乐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形成一定的音乐技能,了解一定的音乐要素,这是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当然,音乐的本体不是单纯的、机械的音乐本体,而应当是学生所能理解感受和体验的音乐本体,是对学生而言有意义的音乐本体,也是音乐课程语境下的音乐本体。
二、情感本源:警惕过度的纯音乐性
音乐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同样要警惕另一种实践误区,即音乐教学纯音乐性。纯音乐性,指音乐教学中,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条分缕析的音乐知识讲解、技能操练等。纯音乐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导致音乐教学的表现力、感召力大打折扣。因此,音乐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感性、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领悟、表现、欣赏音乐,让音乐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
音乐的内在情感直通人的心灵,能够对学生的心灵发挥濡染作用。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深刻地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能够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音乐是抒发情感最有效的手段。”音乐不仅是一种技巧、审美方式,更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媒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心灵。当下,很多音乐活动热热闹闹,看似生动活泼、气氛活跃的音乐教学,却多半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情感深度,更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升华。音乐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如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瑶族舞曲》时,歌曲中的两段音乐主题,能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静静地聆听,引导学生感受:“哪一乐段可以表现小姑娘?哪一乐段可以表现小伙子?”这里,学生必须融入自己的情感,获得对乐曲的认知。舒缓的A乐段步伐柔和,而热烈的B乐段,则显得比较粗犷。学生借助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够展开音乐性想象,并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兴趣源于情感,如果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产生情感,融入自我情感,就会完全进入音乐学习之中。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通常表现得非常愉悦,但愉悦只是学生音乐学习的表现形式,情感体验才是根本目的。当然,情感依赖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认知。表情、唤情、传情是本体性音乐的基本价值,而音乐是传递情感、交流情感的工具,是直接的源泉。
从根本上来说,音乐作品中的形式要素,如音长节奏、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都是自然界所没有的,都是按照人的情绪、情感的波动创造的,因而能打动人心。音乐有着教化、娱乐、鼓动和审美等功能,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音乐要素,更要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触摸其内在的、难以言说的情绪与情感。
三、实践本源:警惕过度的泛音乐性
有教师认为,音乐教学活动就是充分运用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等,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活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看到很多拍手、跺脚等音乐表现形式。这样的表现形式看上去很热闹,但学生在这种泛音乐性的活动中,不能领悟音乐的内在情感,不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趣。从音乐实践本源的视角看,教师要警惕过度的泛音乐性,应当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实践形式等有所取舍,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音乐性。
音乐教学应遵循“体验为先”的原则,将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通过音乐的通感性活动,不断引导学生积累音乐活动经验、情感经验和联觉经验。音乐实践活动不能依靠简单的音乐活动,而应当对活动予以精心设计,使音乐实践活动具有声势性、音乐性。如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上册《来和我划船》时,笔者首先对乐曲进行分析,将之与意大利民歌,如《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等进行比较。在设计音乐性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感受、体验时,笔者让学生感受、表现三四拍的荡漾感。《来和我划船》这首歌曲以三和弦的和弦音为主,教师在设计、研发音乐活动时要体现民谣风格的质朴感。笔者在教学中融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元素,助推学生通过体态律动及声势进行体验。其一是“|× - -|×××|× - -|× - -|”的节奏,这是一种有规律的、舒缓的、有拉有推的划桨动作。其二是“|×××||×××||×××||× - -|”的节奏,这是一种连续紧凑的三个拉桨动作以及一个舒缓的退桨动作。这样的动作不是随意的、无意义的,而是融合了学生音乐元素的律动。音乐性律动,是提升学生音乐性实践的活动要点。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打击乐器进行演奏,表现音乐的内在情感,注重与音乐作品整体性、独特性的结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机械地引导学生进行毫无音乐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就不能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不到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将音乐元素融入实践活动之中,能够让活动成为音乐性活动。
瑞士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认为:“人具有一种天生的音乐学习本能,但需要诱发、培养。”返本归源,关注音乐的形式、情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因此,音乐教师要时刻关注音乐教学状态,警惕与谨防非音乐性、纯音乐性、泛音乐怀等误区的出现,突出音乐本体,关照学生的经验、情感,形成多元建构的音乐教学大格局,巩固、维持音乐教学的本体。
[ 参 考 文 献 ]
[1] 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 胡云霞.如何在音乐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J].北方音乐,2018(09).
[4]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 何秋瑜.有效积累学生“音樂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16(01).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