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豫
【摘要】努力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幼儿园中班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老师”角色的作用,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使幼儿学会自律,进而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小老师”;班级管理;中班幼儿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能听到幼儿说:“你再这样,就一天都不许你玩这个。”“你再这样,你就一天都站在这里。”这些声音来自班级中的“小老师”,而且这些稚嫩的声音总是能够引起教师的关注。许多幼儿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有效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促进幼儿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小老师”在中班幼儿管理中的作用。
一、“小老师”的定义
姚敏在一篇关于“小帮手”的文章中将“小老师”划分到了教师的小帮手一类,她把对教师有所帮助的幼儿都称为“老师的小帮手”,并且根据行为的不同指向将他们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指能够帮助教师递取物品或者传递信息的小帮手;另一类是指能够行使教师权利进行班级管理的小帮手,也就是本文提到的研究对象——“小老师”[1]。
笔者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将“小老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任命型,这种类型的“小老师”有着教师的明确授权,这种授权很有可能是公之于众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更容易获得其他幼儿的认可;另外一种就是幼儿自居型,这种类型的“小老师”并没有得到教师的授权,他们产生“小老师”行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责任感的驱使。幼儿在某种情境中获得了有关规则的经验,在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时,责任感会驱使他去阻止破坏规则的行为。
二、“小老师”现象的成因
(一)教师的鼓励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并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比如,中班幼儿在10分钟后经常出现屁股离开小椅子、随意讲话的现象,对此,教师通常会采取表扬措施,如表扬安静端坐的幼儿:“苗苗小朋友坐得端正,我喜欢她。”这时,幼儿心中的“小老师”形象开始形成,但并不清晰。在游戏过程中,许多幼儿并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教师可以将遵守规则的幼儿作为模范,如“我看到婷婷将掉在地上的雪花片主动捡了起来,我要送给她大拇指,请她当‘小老师”。这时,幼儿心中已经有了“小老师”的模糊形象,即遵守规则的人才能够当“小老师”。在中午吃饭时间,教师也会安排值日生作为“小老师”为其他幼儿分发餐具和食物。以上这些“小老师”就属于教师任命的“小老师”。
(二)幼儿发展的需要
普林格尔提出儿童有四种需要: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对新体验的需要、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对责任感的需要[2]。“小老师”的产生源于幼儿责任感的增强。幼儿在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有关规则的经验,相应的责任感也随之产生。在有人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这种责任感驱使他去阻止破坏规则的行为,幼儿自己充当的就是“小老师”的角色。这种类型的幼儿就属于自居型“小老师”。
(三)幼儿角色的需要
活泼好动、模仿性强、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而模仿性强也会导致“小老师”的产生。幼儿的责任感往往驱使着他们去模仿教师的行为。教师为了班级的管理,经常向幼儿强调“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耳濡目染下,幼儿在看到有人不遵守规则时便会去制止或说教,模仿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俨然一位“小老师”。这种幼儿也属于自居型“小老师”。
三、“小老师”带来的效应
(一)培养自信心,提升交往能力
【案例1】班上的婷婷漂亮又聪明,但是她很胆小。她讲话的时候声音小得让人听不清,课上回答问题时声音也很细弱,如果多问几遍,她好像要哭出来。笔者课后单独找她谈话时,发现她又能够正确回答出问题,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差。一开始,其他幼儿还愿意找她玩,但是她总是不说话。于是,其他幼儿也渐渐和她疏远了,婷婷越来越沉默寡言。在一次自主游戏时,笔者发现了这个现象,采取了有效措施,如让她帮忙递取工具、分发材料,当值日生,传递消息等。在这个过程中,婷婷不得不与他人接触、交流。一开始她还有些放不开,但次数多了,渐渐能够与同伴正常交流,课堂上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上述案例是一个利用“小老师”角色的成功案例。笔者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增加与同伴接触交流的機会,培养婷婷的自信心,使她逐渐适应班集体生活,并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进而获得与同伴交往的基本能力。
(二)约束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
【案例2】明明是班里让教师都比较头疼的男孩,经常听到有幼儿告他的状,而且每次犯错误的幼儿中一定有他,他仿佛没有一刻静止的时候。在笔者任命他当“小老师”后,他被其他幼儿告状的次数逐渐减少,课堂上的表现也改善了许多。
案例中的明明是一名典型的活泼好动的幼儿,他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反规则的,仍然会去做。但是他当了“小老师”后,会在潜意识里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为了达到“小老师”的要求逐渐改正坏习惯,培养好习惯。这是从幼儿内心衍生出来的自我教育,比教师的直接教育有用得多。
(三)自信心膨胀
当上“小老师”的幼儿总是有一种优越感,仿佛有了与教师同等的权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小老师”时常偷偷地触摸象征着教师权利的事物,有时也会出现越界行为,在不该玩区角游戏时带着其他幼儿进入了区角。最让笔者惊讶的是,一位“小老师”自行带着班级的幼儿搬着小椅子去操场,幸亏保育教师及时发现,阻止了意外的发生。因此,部分幼儿在“小老师”的光环下自信心膨胀,仿佛自己就是班级的主宰者。
(四)告状行为增加
“小老师”在促进班级管理上起了不小的作用,但也给教师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最明显的就是幼儿告状行为明显增加。“小老师”虽然是教师的小帮手,是其他幼儿的榜样,是班级管理的力量,但是幼儿毕竟不是教师本身,有许多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他们无法阻止破坏规则的行为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教师,因此教师就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小报告。这样,“小老师”不仅没有帮助教师管理班级,还给教师增添了工作负担。
四、“小老师”的培养策略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不禁思考,在班级管理中应不应该加入“小老师”的管理力量呢?笔者认为,“小老师”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是被需要的。蒙台梭利认为,只有工作才是儿童主要和喜爱的活动。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隊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3]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使集体相处融洽,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那么,该如何发挥“小老师”的积极作用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种策略。
(一)教师要做“小老师”的好榜样
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幼儿喜欢模仿教师,以教师的角色自居,这是因为在幼儿心目中教师代表着权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了教师的言谈举止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4]。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幼儿提供模仿学习的好榜样。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幼儿,“小老师”也会用那种态度对待其他幼儿。
(二)家园合作,满足幼儿的模仿欲望
让幼儿担任“小老师”,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一种角色互换,幼儿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同样地,在家庭环境中,家长也应该满足幼儿的模仿欲望。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幼儿会更加兴致盎然,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当幼儿在家中扮演“小老师” 时,家长应该给予鼓励,认真对待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其评价和鼓励,让幼儿更有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明确规则,做到公正、平等
首先,在“小老师”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难免有幼儿不服从管理,于是就有幼儿失去了当“小老师”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先树立好“小老师”的形象,让幼儿认为当“小老师”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使“小老师”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从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明确能够担任“小老师”的要求与条件,在赋予“小老师”权利的同时,也需要严格要求其言谈举止。最后,在任命“小老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公平性,不能只挑选优秀的幼儿当“小老师”,如果有幼儿在某一环节中有突出的表现,也可以让他当一次“小老师”。
班级管理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都在影响着班级的发展。我们应该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由于不同的幼儿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努力了解每位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而“小老师”正是促进教师与幼儿交流沟通的有效媒介。相信在“小老师”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营造出轻松、安全、有序的班级环境。
【参考文献】
姚敏.“小帮手”现象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秦纯一.我是能干的“小先生”:浅谈“小先生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9):97.
刘占兰.新《纲要》中的幼儿科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