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2021-06-23 09:52黄振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赏识关爱尊重

黄振华

摘 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育人工作需要教师在倾注爱心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关爱、赏识、尊重、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而达到立德树人、使之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关爱;赏识;尊重;引导;育人实践

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做好教学工作,更应该走进学生心灵,真正融入学生,关爱、赏识、尊重和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使他们信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合力和向心力,从而改进班风和学风,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为国育才。

一、关爱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

知人才能育人,摸清学生思想,学习动向,掌握具体信息,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前提。笔者作为体育教师,重视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的交流,了解任教学生的脾气秉性、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等,时刻洞察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了解班内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能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教育。

有一次,后进生小林在下课时找笔者拿止痛贴时,笔者才知道他刚才上体育课不小心摔倒,手摔伤了几处,现在觉得很痛。笔者检查他的伤口时,发现伤口又红又肿,还不时渗出鲜血。于是笔者用双氧水帮他冲洗了伤口,并做了细心的处理。自从这次事件以后,小林变得听话多了,无论是体育成绩还是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理解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理解。教师要尽量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感受,关心学生的细微变化。只有当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深切感受到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他们好,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时,才愿意信赖教师、接近教师,与教师说心里话,并愿意接受教育。

二、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的心灵

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扬,人格被尊重、被信任,才华被赏识,能力有机会表现、发挥,成绩被认可,功过能得到公正评价,这是人性中的一种共性。学生也是一样,作为教师,要带着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知道,学生是渴望赏识的,赏识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总是被挑剔的人,难以产生成就感和信心。因此,笔者的实践理念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觉醒。

笔者平时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心理处境,做到善于发现、赏识每一个学生身上值得赏识的地方,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扬己长,补人短,取人长,补己短。学生小李上课常打瞌睡,但她很有责任心,劳动时很积极,特别是体育课表现非常好。于是,笔者常在体育课上大力表扬她上课认真、动作规范、技能突出,还请她协助笔者做好分解的示范动作。由于得到教师的赏识,她久违的笑容又在脸上出现,成了班上一位乐于奉献的好班干。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用真诚的心对待学生,放下教师的“架子”,与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解决苦恼,真正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及错误,要给予真诚、热情、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绝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

三、尊重学生,感化学生的心灵

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件事情,偶尔也会带着主观色彩看待某事。倘若事实并非如我们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教师也将面临信任危机。笔者认为,教师有错应当大胆承认,这样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相反,还能增强威信,有利于开展班工作,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合作共事的师生关系。

笔者曾带过一名后进生: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不专心听课,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经常不完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是随便应付,且书写相当潦草……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尊重他,努力帮助他。于是,笔者想办法接近他,发现他比较喜欢打篮球,因此笔者以体育活动作为突破口。利用一次篮球比赛的机会,笔者私下找到他,让他在场上当前锋,争取进球为班争光。起初他不肯上场,经过笔者的一再劝说,他同意试试。结果第一场比赛他就投入了致胜的一球,使球队取得了首场胜利。球赛结束时,笔者对他的出色表现做了热烈的表扬,并希望他成为球队的最佳投手。在他和全体队员的努力拼搏下,球队竟然取得了学校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学生如果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觉得自己有价值,在同学们中有威信,他们就愿意推心置腹地谈心里话。笔者所带班有几个高个子学生,他们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见地。笔者对他们的能力善加使用。因而平时关于体育活动有什么好点子,关于体育工作有什么好建议,等等,笔者总是征求他们的意见,且他们提的意见大多数有建设性,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对其他同学形成了无形的约束,提高自觉性,又令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四、引导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中小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言行易于反复,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不应该把它看成是过去错误的简单重复,更不能认为是屡教不改或不可救药,而要善于在每次反复中看到前进的因素,并因势利导。

面对这项艰苦的工作,笔者的经验是一定要有满腔热情,牢记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来说是升温则火,降温则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只有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才能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地推动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比教师的强迫性教育效果要好,学生更容易接受;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成人感突出,喜欢被人看成有自我克制力的人;从中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他们的自制力较弱,容易反复犯错误。结合这些特点,要求后进生自律、自强,是符合中学生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过自律、自强,使后进生从根本上树立自我约束机制,从其自我认知中受到教育,从而起到后进生转化的教育目的。

笔者从育人工作实践中得知,育人工作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除了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自律、自强意识、进行自我教育是一个制胜法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育人工作在倾注爱心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就能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使之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赏识关爱尊重
用心感受,用爱教育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