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生元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结合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状况等特点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教学。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为学生互动探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于此,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依据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探究相应的教学原则与实现途径,以期为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设计;情境教学;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正确的方法。情境教学是利用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教师有必要结合课堂教学要求,对情境教学的应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一、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生动、高效的教学情境能够为数学知识的呈现与应用提供直观场景,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为确保情境设计的合理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学生主体。即情境的设计应围绕学生实际展开,在数学情境教学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历、性格特点等是情境设计的依据。教师在数学课程研究中应深入剖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的数学问题,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把握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等,并将这些元素融入情境之中,设计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接近学生学习起点、紧扣学生数学素养发展需求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2)灵活性。教学情境的设计应采用灵活的方式,同时情境包含的数学信息应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不能太过于依赖课本素材,但也要有效利用教材,这样情境教学才能打破传统课堂的僵局,真正发挥教学指导作用。(3)实效性。数学情境的内容应切实反映数学学习的需要,且形式朴素、重点突出,避免花里胡哨、过度装饰,这样只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并干扰学生思路,而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实效性的原则着眼情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应结合教学过程做好评价,检验情境应用,保证实际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实现途径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情境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合理选择,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1)生活情境。即基于与学生实际生活十分贴近的各种元素所设计的情境,教师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将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现階段所学的数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在“有理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购物中所付的定金、学生卡中的余额及学校旁边银行的利率等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数字构建情境,吸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究有理数中正负数的知识,活跃学习过程。数学本身就来自生活,所以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2)问题情境。即教师、学生通过质疑、提问,形成探究性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问题:校园里有一根旗杆,上边拉着一根旗绳,谁能不放倒旗杆、不拉下旗绳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呢?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探究,最终完成了勾股定理的学习与运用。(3)虚拟情境。即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动态情境,吸引学生探究。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有的数学情境是教师无法模拟的,就拿简单的正余弦函数图象来说,许多教师的画图水平一般,在黑板上无法画出一条平滑的正余弦函数图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函数图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软件为学生展示动态图象,引导学生思考函数斜率与图象倾斜度的关系,深化图象理解和把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供选择的情境设计途径还有很多,如故事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等,教师需要灵活选择,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也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学生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设计。教师应把握情境教学的应用原则,探求多元化的应用途径,不断优化情境构建与实施过程,保证课堂教学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蕙.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初探[J].华夏教师,2020(21):54-55.
[2]陈军.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才智,2020(1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