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021-06-14 06:21宋应明路知汇王泳捷安鹏聂云鹏
健康之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晚期胃癌不良反应

宋应明 路知汇 王泳捷 安鹏 聂云鹏

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以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以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恢复有效率为52.50%,对照组恢复有效率为3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低剂量阿帕替尼作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病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低剂量阿帕替尼;晚期胃癌;不良反应

胃癌为高发病率的肿瘤病症,早期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早期病症缺乏一定的特异性,极易产生漏诊现象,由此可能形成晚期胃癌[1-2]。针对病症的治疗主要可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病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明显特异性表现,由此可能延误治疗时机,部分患者可能在病症进展后产生远端转移等不良现象,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目前针对晚期胃癌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主要选择铂类、氟尿嘧啶联合化疗,但由于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病灶无法有效清除,仅可抑制患者病灶的进展,由此,目前医学人员正致力于更具有效性的药物探寻。现以8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对象,为探究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的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以抛硬币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45~75岁(53.16±3.84)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46~75(54.22±3.57)岁。一般资料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中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及增强CT诊断符合晚期胃癌的诊断标准;(2)患者肿瘤分期Ⅲ~Ⅳ期,预计生存期>3个月[3]。

排除标准:(1)存在器質性功能疾病者;(2)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铂类、紫杉类、氟尿嘧啶类药物进行化疗治疗。

观察组给予常规化疗基础上增加低剂量阿帕替尼(国药准字H20140103)进行治疗:以500 mg/次,1次/d进行服用,餐后30 min后口服。

所有患者持续用药8周以上。

1.3 观察指标

(1)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患者于接受治疗后病灶大小缩小50%以上;稳定:患者治疗后肿瘤大小缩小30%~50%,症状未产生明显变化;进展:患者治疗后肿瘤大小缩小30%以下。以完全缓解和部分患者为治疗有效[4]。

(2)以腹泻、乏力、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以及手足综合征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基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目前胃癌患者的人数正逐渐增多,早期病症患者普遍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由此可能导致病症漏诊。当患者于病症进展后出现明显表现,提示病症多于晚期阶段,存在较大的生命安全风险。相关研究指出,既往2017年国内胃癌病症的发病率可达各类肿瘤病症的15%左右,提示该病症在国内仍具有较高的病症发病率。随着病症研究的深入,临床治疗方针也在进行一定的创新,病症的最终疗效也取得了显著提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有效性更高,对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实施化疗治疗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病症的进展速率。但由于疗效不高,受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影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依从性较低。药动力学研究调查分析,二线和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不佳,无法对病症患者形成治疗作用,分析原因:(1)二线及以上传统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剂量同时高于人体所能接受的正常范围,严重情况下会影响患者的化疗治疗进程;(2)常规一线和二线化疗方案在治疗方案均存在明显效果差异,治疗方式主要针对性肺转移性的肿瘤,而存在转移性病灶的患者疗效欠佳。研究指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迁移期间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下游通路均有参与,且这种信号通路与胃癌病灶生长、浸润、转移关系密切,由此提示治疗的重要性。研究指出,阿帕替尼作为小分子化合物,同时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口服后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药物在药动力学指标中可作用于抑制下游促血管生成信号通路,可竞争性结合受体细胞酪氨酸ATP[5~6]。同时有研究指出,药物也可作用于抑制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的形成和迁移,以降低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较高的针对性治疗效果[7]。另外还有研究报道,阿帕替尼联合给药或单独给药都有助于抑制移植瘤生长,且耐受性较好。

本文以8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析指出:基于常规治疗下,给予患者低剂量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高,同时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由此可见,阿帕替尼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现如今,阿帕替尼在临床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中作为单药用于三线及三线以上的治疗药物,或者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且药物在市价方面也更具优势,患者的接受度较高。研究指出,药物在作用于患者病症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由于症状较轻,患者可确保较高的耐受性[8]。

综上所述,以低剂量阿帕替尼作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董芊汝.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1-3.

[2]董向军,王春晖,李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6):342-345.

[3]吕丽婷,茅国新.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J].交通医学,2017,31(1):53-55.

[4]徐菁.阿帕替尼不良反应观察及其在胃癌治疗中的疗效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9.

[5]赵青芳,关露露,吕慧芳,等.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和预后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3):203-209.

[6]闫晓红,赵亚宁,汪华,等.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效果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7,29(11):761-764.

[7]吴志伟,蔡俊,陆网坤,等.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3):69-71,75.

[8]朱华云,孙小峰,周青,等.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6,8(6):394-396.

猜你喜欢
晚期胃癌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晚期胃癌患者行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影响晚期胃癌患者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替吉奥胶囊联合草酸铂对晚期胃癌的治疗价值探讨